APP下载

现代企业管理审计的特征、方法、难点和对策分析

2009-02-11黄志萍

新媒体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方法

黄志萍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迫使企业管理者更加讲求管理效益。作为新形势下的内部审计如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刻不容缓的新课题。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必须要借助管理审计的职能作用来满足企业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的新需求。了解新形势下管理审计的特征、内容、方法、难点、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就成现代审计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审计的特征 方法 难点和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110181-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大企业集团的建立,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迫使企业管理者更加讲求管理力度,防范风险,追求经济效益,并且建立富有生机活力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如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刻不容缓的新课题。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生存、发展的竞争核心是经济效益,只有加强管理,使经营在竞争中不断得到改善和加强,才能获得高效益。这就要求借助管理审计的职能作用来满足企业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的新需求。因此,研究管理审计的特征和方法,对搞好内部审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以下就管理审计的特征、方法、问题及对策、需关注的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看法。

一、管理审计的特征

(一)管理审计是一种监督、检查、评价及深入剖析的活动

管理审计的最大特点在于通过对表面经济现象的监督、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由表及里,对表面现象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对审计对象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管理审计不同于一般的审计监督活动,它是一种深入地由感性到理性的分析过程。没有对感性认识进行深入解剖,不能称之为管理审计。由管理审计深入解剖的特性伸展开来,我们可以认定,不需要进行深入解剖的审计活动也不能称之为管理审计。

(二)从审计辅助手段上来说,管理审计是相对于财务审计的一个概念

如果从审计方法和手段上对审计活动进行分类,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即管理审计和财务审计。财务审计更多地借助于财务账簿等财务资料进行审计,审计人员接触的多为财务人员,并只就财务收支的合法、合规或会计报表的内容是否公允发表意见。而管理审计则有很大的不同,管理审计表达的是一种改进管理方式的意见。我们通常所说的内部审计要向管理审计发展,便是要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现代管理审计过渡和延伸。

(三)管理审计与其它审计活动的联系

管理审计与基本建设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合同审计有所不同,但又不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管理审计蕴含在这些审计项目之中。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便包括管理审计的内容,需要对离任人任期内物资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等经济管理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揭示离任人的经济管理水平及责任。

二、管理审计的方法

具体说来,管理审计的方法包括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等。总体上概括可以阐述如下:

(一)“因果分析法”与“果因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是从事件的起因查起,最终查出所对应的结果。“果因分析法”则正好相反,是从事件所产生的结果查起,最终透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果分析法”的优点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审计内容较为全面,不足之处是审计所需时间较长,技术难度较大。“果因分析法”的优点是溯果撷因,方法简便,需要时间较短,不足之处是审计过程容易以点带面,内容不够全面。究竟哪种方法效果更好,这要视具体的审计情况和审计目的而定。一般来说,在没有审计线索的情况下,更多地采用“因果分析法”,如果审计人员掌握了审计线索,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便可以考虑采用“果因分析法”。

(二)“解剖麻雀”审计法与“高屋建瓴”审计法

强调管理审计要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与解剖,并不是说管理审计要一味地在“微观世界”中探索。深入地了解“微观世界”之后,审计人员还要“跳”出来,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微观”进行总结、提炼,使之上升到一定高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屋建瓴”审计法。通常所说的“既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就是这个道理。“解剖麻雀”法停留在“微观”层次,“高屋建瓴”审计法则提高到“宏观世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微观是宏观的基础,没有微观只有宏观是不可能的,同样只有微观没有宏观也是不行的,站在微观和站在宏观的角度所得出的审计结论也可能是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审计结论。

(三)“否定之否定”审计法

在实际审计工作中,由于受环境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做出的审计结论往往不可能一次完成,先前的审计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时,如果审计人员发现了这一偏差,应对原有的审计结论进行否定,重新得出正确的结论。否定之否定才是肯定。审计人员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才能不断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所说的否定之否定,并不是单指一次否定,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多次否定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111211111.111许多内部审计人员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上,尚未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尚未意识到要为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服务。

2222.管理审计实施的内部环境尚不宽松。长期以来,内部审计局限于以“查错纠弊”、“堵塞漏洞”等为主的财务审计,管理审计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企业对其管理活动没有实施经常性的审计,有关这方面的规范化制度尚未出台,这些都影响管理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

33.实施管理审计缺乏高素质的人才。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起步较晚,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都缺乏系统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风险意识不强。

44.管理审计技术手段落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正逐步对经济发展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对传统的理念形成强大冲击。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使网上审计可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事后紧密结合为一体的审计方式,大大增强了审计的及时性,事后审计将逐步被实时审计所代替,这与针对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审计不谋而合。许多企业审计人员大多对计算机还不太熟悉,有的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的基础上,在新技术面前还有些无所适从,还不够熟练。

(二)针对问题的解决对策

11.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核算技术条件的提高,企业账面资料的错误弊端会越来越少。内部审计应积极转变工作重点,从单纯的“查错防弊”转向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内部审计人员应提高认识、转变职能,自发地从以监督为主向以评价与监督并重的“参谋”、“助手”角色转变,开拓内部审计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2.企业管理层应积极为管理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管理审计不仅要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事后监督和评价,还要延伸到企业经济活动的事前和事中,将审计关口前移,突破传统的审计方法,把注意力从事后对会计资料的审计上转移到对经营活动基础资料的审计上,从数据产生的源头查起,开展事前审计,防患于未然,降低管理决策风险。开展事中审计,全过程地参与企业管理,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审计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堵塞漏洞,提高经济效益。这些就要求企业管理层能为内部审计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一些决策类的会议可以请审计人员参加,事前介入。对整个企业管理的过程实施监控,就要求管理层给审计部门相应的授权委托。

33.提高内审队伍水平,实现内部审计多专业化与内部审计手段现代化,加强审计人员的管理及其它有关知识和计算机审计技能的培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满足管理审计的需要。审计人员要增强学习意识,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要构建复合型、精良型的审计队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比如审计人员开展的管理审计与财务、统计管理部门开展的经济活动分析在性质上是不相同的,应正确理解管理及效益审计的内涵。前者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间接经济监督评价,其本身不具有管理职能,不是直接的管理活动,不能替代企业管理部门的工作。而后者是结合各自的业务工作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两者的目的和程序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进行管理审计的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在掌握财务、统计、审计知识的同时,拓宽知识领域,还需掌握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企业管理、决策、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只有掌握了广博的知识,才能参与企业经济审计活动,通过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做出科学、合理的审计判断,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内控的薄弱环节,并据此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协助整改,促进其改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及企业经济效益。

44.建立完善的审计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管理审计与传统审计相比,侧重点有所不同。管理审计花费力气大,直接成果相对不大,但间接成果即被采纳的审计建议带来的效益却可能非常大,因此,管理审计的成果不好量化,不很直接,且短期内不易显现,审计人员业绩不明显。由于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成效的考核指标偏重于审计结果,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人为地将管理及效益审计与传统审计混淆起来,一方面讲,管理审计很重要,另一方面,又讲企业经营不规范,违纪、违规现象严重,先搞好传统审计,再向管理审计延伸,使管理审计停留在口头上。所以,针对这种情况,要在激励和约束机制上做文章,在对审计人员考核时,应加大对管理审计的倾斜,引导审计人员在这方面下工夫,为搞好管理审计提供保障。

四、实施管理审计,必须关注的若干问题

实施管理审计有必要关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实施管理审计,必然会涉及到独立性与审计风险问题。如何保证管理审计不与之相互摩擦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努力:

(一)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管理审计时,只提出建议,不要求经营者必须执行,管理决策本身是经营者的事,内部审计人员不承担经营责任。

(二)为避免发生利益冲突,或潜在的利益冲突,参与了管理决策审计的内部审计人员最好不要再继续从事决策执行情况的审计,如果受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则有必要要求决策执行情况的审计与决策审计的时间间隔应比较长,至少,它不对审计人员提供审计建议造成影响,这是保证审计独立性的一种良好举措。

(三)关注管理审计功能定位问题。必须界定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功能与“审计监督”功能之间的差异。从实际效果上看,管理审计更多地体现了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功能,那么,当咨询服务功能与传统的审计监督功能并存于同一部门的职责范畴之内时,我们就要警惕二者之间的冲突与碰撞,注意保持审计的审慎性,不对审计结论作出绝对的保证。

(四)关注管理层的主要兴趣。因为管理审计的目标是帮助组织增强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设想自己既处在总体管理的位置上,也处于部门管理的位置上,为企业提供建设性的服务。任何部门或职能管理的基本目标都是要达到总体管理制定的总目标。作为一个企业来说,最高管理当局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下问题:1.加强经营、加强经营控制及有助于实现目标等方面的建议;2.向上级报告和说明经营结果的方法;3.有关经营的总政策、指令和分配方法的影响。因此,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按照企业内部审计的总体目标要求实施企业内部审计时,必须针对上述问题有个明确的回答和解释,以便于决策层在进行企业决策时予以考虑。

(五)关注业绩评价。虽然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考虑管理问题,但也需牢记内部审计人员不是领导或一把手的监督人,审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类似于医生、诊断师、顾问和参谋,其基本职责是随时随地地提醒管理当局在作出决策时应尽可能地使用足够充分的信息,并注意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否都行之有效。审计人员应从理论和实务上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评价,帮助经营管理者更好地履行其职责,提高经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总之,管理审计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新要求,其目标应放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上,审计工作应定位在“管理、效益”四个字上。内部审计一定会大有作为,不断发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岳明凯,《企业管理审计方法初探》2006年1月出版.

[2]吉林石油集团公司审计部,《管理审计的定义和方法研究》.2003年石油内审优秀论文集.2003.11.16.

[3]《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的相关问题研究》.点亮网,2006.2.17.

猜你喜欢

方法
变快的方法
学习方法
认识方法用好方法
掌握方法,直面高考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上台前,你用什么方法消除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