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洲与季风博弈数千年

2009-02-11

环球时报 2009-02-11
关键词:季风东亚降水

●白虎志 ●本报驻瑞典特派记者 雷达 ●本报记者 谷棣

中国部分地区正遭受50年不遇的大旱,究其原因,与季风“作怪”有很大关系。在人口众多,农业要靠精细耕作的中国,风调雨顺是人们自古以来最朴实的一种诉求。当遇到旱涝灾害时,过去连皇帝老子都要率众祈天。但现在,中国人早已学会用科学手段来应对天灾。与海洋性气候对欧美发达地区的影响不同,中国连同东亚、南亚、东南亚等受季风影响严重的亚洲国家,数千年来既享受着季风“正常”时施予的恩惠,也承受着季风“异常”时强加的灾难。连美国著名历史和地理学者都感叹“季风亚洲”创造了领先于欧洲的文明史以及亚洲地区独特的文化,而瑞典学者也把亚洲国家人口多的根源算在了季风头上。

“季风亚洲”是欧洲的两倍

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形成了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这种具有大气环流特征的风被人们称为“季风”。季风在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在冬季由大陆吹向海洋。季风是一个很古老的气候学概念,它的英文Monsoon来自阿拉伯语“季候风”一词的发音。中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在上世纪30年代的论文《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中写道,季风也被中国古人称为“信风”,“此风在阿拉伯海及印度洋中流行最盛,中古时代南亚海上贸易,全为阿拉伯人所操纵。当时海洋船舶来往,惟风是赖……”

季风活动范围很广,它影响着地球上1/4的面积和1/2人口的生活。西太平洋、南亚、东亚、非洲和澳大利亚北部,都是季风活动明显的地区,尤以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最为显著。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也有小范围季风区,而欧洲和北美洲则没有明显的季风区,只出现一些季风的趋势和季风现象。

亚洲有很大一部分受到季风影响,美国著名历史和地理学家罗兹·墨菲在其《亚洲史》一书中提出了“季风亚洲”的概念:“在季风亚洲生活着世界人口的一半,季风亚洲除了它那最重要的特点——位于阿富汗以东和前苏联以南、人口密度为世界之冠——之外,还具有其他一些有着普遍意义的特征,使得它成为一个合适的完整学习单元”,“虽然季风亚洲仅为亚洲的一个部分,它却是一个很大的区域,它的面积几乎是直到乌拉尔山脉的整个欧洲的两倍,它被山脉和海洋分隔成许多产生了不同文化的次级区域,在很多地区居住着不同人种的居民”,“它的语言和民族比欧洲多样而复杂,它的有记录的历史比欧洲更长”。在这位美国学者看来,季风维系着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影响着这些地区的文明与历史。

季风是把“双刃剑”

“季风亚洲”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里的降水多半来自夏季风盛行时期。如夏季风在高温季节给我国广大的亚热带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形成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这些地区的农业十分发达,最适宜种植水稻。但季风“异常”在任何地区都会造成两个极端,一是大旱,一是洪涝。据中国气象部门分析,此次北方冬麦区严重干旱的成因之一,就是季风在作怪。中国地处季风气候区,一到秋冬季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就进入降水稀少的季节。据气象专家分析,去年11月以来,西太平洋副高位置较常年同期偏东,自副高西南侧向我国东部地区输送的水汽异常偏少。同时,青藏高原高度场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使得处于高原南侧的南支槽强度明显偏弱,也无法有效地将印度洋水汽向我国东部地区输送。这一东一西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水汽输送活动一直较弱。连同其他一些因素,今年入冬以来华北地区只出现了大风降温天气,但降水活动却很少。

每当处于亚洲季风带的中国遭遇洪水或大旱,便会有人思考这样的问题,这“风”到底是福是祸?在中国成语和俗语中,带“风”字的有300多个,可见中国人和“风”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和复杂”。其中,风调雨顺、春风化雨、风雪交加、乘风破浪、一帆风顺、呼风唤雨、天有不测风云等都多少与“季风”有关联。风调雨顺,既说出了季风“温顺”时带来的适量降水预示着农民种水稻、种麦子都会有个好收成,但当季风“淘气”时,大旱和洪水又会让农民担心颗粒无收。“一帆风顺”可以用我国古代利用季风实施航海活动并取得过辉煌成就来说明。如明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基本是秋冬出航,夏季返回,十分符合航区的季风规律。

“呼风唤雨”总让人想到那些祈雨的法师。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带着百姓祈求老天降雨的事情有不少。北京大钟寺里的那口永乐大钟在乾隆年间成为清王朝专门祈雨的法器。每当遇上久旱无雨之年,乾隆皇帝就亲自到寺庙里拈香祈雨。除了逢年过节外,这口大钟“非祈雨不鸣”,可见中国古代人对季风的无奈。

前两年,美国《科学》杂志曾发表论文说,中国历史上的唐朝、元朝乃至明朝走向衰亡与亚洲季风减弱有关系,并说“影响着整个农耕文化的亚洲季风”扮演了一些古代王朝“终结者”的角色。英国《自然》杂志2007年也刊登了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学者杰拉尔德·豪格的文章,他和他的研究小组认为,在公元700年至公元900年左右,由于亚洲冬季风的异常,导致唐朝出现干燥、少雨的气候,这最终让唐朝走向灭亡。

对于气候变化与朝代兴衰的关系,自然也引起了学术界和民间的争议。中国气象学家拿出史料中的记载回应说,“唐朝灭亡前的最后30年正是处于多雨时段而不是干旱时段”。而中国数千年来,平均两三年就要遭受一次旱涝灾难。还有的专家说,在我国古代方志典籍中,记载自然灾害时往往掺杂明显的迷信色彩或政治色彩,甚至和改朝换代挂上钩。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祝从文一直从事东亚季风的基础理论和预测研究,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因为对降水的影响非常大,季风给人类的经济带来过影响,特别是在古代,季风变化引发的洪涝和干旱灾害造成过大量饥民外出讨饭。但中国人不可能因为季风异常带来的自然灾害就搬到世界上自然条件好的其他地方生活。有专家说,气候因素历来是一把“双刃剑”,季风气候既会提供适当的降水,也可能走向旱或涝两个极端,对农牧业和人类生活造成打击,因此季风是一种刺激力量,促进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与发展。

亚洲尚未掌握季风

“每个小学生都懂得季风的运作,印度气象学家却仍然对它感到迷惑。”罗兹·墨菲在对“季风亚洲”发出感慨时,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实际上,印度人有点冤枉。受季风困扰的印度几乎年年都会发洪水,但每到6月,印度人又盼着季风带来降水,好种植水稻。2007年夏季,由季风降雨引发的洪水曾造成南亚地区2500万人流离失所,数百人死亡。印度人不仅现在还像中国古代那样祈降雨,而且孟买等地还有人专门下注赌季风的登陆时间。对此,印度气象局长2007年时曾表示,考虑到导致气候变化的因素很多,气象部门只有当季风先在南部喀拉拉地区登陆后,才会预报出季风“光临”孟买的具体日期。2006年夏天,印气象部门数次预报季风即将给首都新德里所在的印度中部地区带来降水,但结果人们却被季风给“涮”了,当地居民纷纷打电话批评气象部门。迫于压力,印度气象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各种气象因素不断变化,他们将不再发布季风预报。

谈到印度气象部门取消对季风的预测,祝从文告诉记者,季风变化是一个全球范围的现象,在东亚地区,由于东亚海陆热力差异和大气环流变化的复杂性,世界上多数气候模式对亚洲季风的预报水平很低,甚至没有任何预报技巧。因此,东亚季风研究也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祝从文说,季风的未来变化还需要一个自然调整的周期。由于全球处于变暖时期,尤其是大陆温度持续上升对东亚季风具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的春夏干旱具有向南方发展的趋势。

季风气候逼东亚“添丁进口”

历史上,古希腊人也利用地中海的季风规律,抵御过波斯人的战船。但与亚洲受季风气候影响不同,欧洲大部分地区还是以海洋性气候为主。《环球时报》驻瑞典特派记者在春节回国休假时,很多朋友和同事见面时都会问:“在北欧的冰天雪地受苦了吧?”可事实上,北欧多数地区冬天的气候要比北京温暖、湿润得多。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历史系教授琳达·巴克特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历史学界有一种被多数人认可的观点,就是因为海洋性气候和季风性气候的不同,使西欧与东亚在相近的纬度上,却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发展史。首先在农业上,西欧多数地区降水丰富,但日照时间却相对较短,所以逐步形成了农、牧、渔混合的经济形态;东亚虽然阳光充足,但在地理上,降水分布极不均衡,降水量也因季节不同差异极大,因此不得不发展出精耕细作型的农业。西欧的农业形态,尤其是牧业、渔业等对劳动力需求相对较小,所以欧洲人口一直也不是很多;但在东亚,因为精耕农业的需要和应对灾难天气多发,使“添丁进口”成了最好也最无奈的应对办法。到了现代社会,西欧耕地多、人口少,农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比较奢侈的“精品经济”;而在东亚,农业以及发展农业所需要的土地、降水等仍是很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到了今天,农业问题在欧洲是个“小问题”,但在亚洲,特别是人口众多的中国,现在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农业都将是“大问题”。

巴克特曼还告诉记者,她在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时,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中国的神话传说都反映了人与自然界的抗争,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可在现实中,中国民间却供奉龙王,皇帝也会亲自祈雨,这说明几千年来,中国人与灾害性天气的斗争从未间断过。在欧洲,民间故事大多与自然界关系不大,只是在北极圈附近生活的萨米人因日照时间太短供奉太阳神,西欧和中欧一些地方因常有洪水灾害出过“河神”而已。另外,尽管欧洲历史上的皇帝也祈天,但多数为求神问卜一类,为老百姓保佑风调雨顺这种事情倒是很少有过。▲

猜你喜欢

季风东亚降水
DSC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降水对新郑市大气污染的湿沉降特征
翁源县1971—2015年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学霸“三小只”
户撒刀
2014—2015年新宾县降水酸度特征分析
东亚港口联盟在青岛成立
万马奔腾
亚洲季风 原因、历史与效应
2009男色季风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