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技术突破的瓶颈和捷径浅析
2009-02-11张晓月
摘 要:把握住金融危机的机遇,引进发达国家已有的创新成果是一条便捷的途径。文章从我国技术突破的瓶颈入手,着重分析了技术转移、技术外溢两种引进先进技术的手段,对金融危机的机遇进行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技术突破;技术转移;技术外溢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09)12-113-03
始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至今已经近两年的时间了。随着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实体经济已深受影响。很多企业在这次波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程度之深均属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出现巨额亏损或盈利状况恶化甚至倒闭,于是资本、人力等生产资料从旧的经济体系中游离出来,成为科技突破的物质基础和动力。谁能抓住机遇,谁就会在下一轮经济增长中成为核心,就如英国借助第一次科技革命成为“日不落帝国”,德国和美国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崛起,日本也在当代技术革命中成为世界强国一样。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从技术突破的瓶颈入手,结合金融危机的背景寻找技术突破的捷径。[1]
首先,什么是技术突破?从技术发展的历史看,技术是不断进步和积累的,当关键技术出现后,就促使技术产生质的飞跃,也就是出现了技术突破,这里强调的是技术发展的量变达到质变的时候才可以成为突破。从技术突破的种类看,技术突破可以是原创型新技术,如最初源于对自然界的新认知,在此基础上出现新的发明和应用,如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并在此基础上发明创造了发电机;技术突破也可以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和提高,替换材料或工艺等,如几代集成电路的发展。从技术突破的地位看,可以是主导式突破,即不断出现新技术,并领先于整个行业;也可以是追随式突破,通过对先进技术的追随,打破现有技术格局甚至超越先进技术,接近、达到或超过当代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从技术突破借助的途径来看,一是来自内部,即自主研发不断增加技术含量,实现技术突破;二是来自外部,即技术引进和利用技术外溢实现技术突破。[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放弃技术引进的比较利益,一切从头做起,也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无视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外溢,搞闭门造车式的独创。自主研发和外部技术模仿相互补充,共同服务于一国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这一根本目的。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无论是来自内部的自主研发还是外部的技术利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技术突破的瓶颈
1、自主研发的弱势
自主研发也称为自主技术创新,一般是指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创新,而不是仅做国外先进技术的被动使用者。一般来说,技术突破的方式与工业化经济发展程度有着密切的关联性。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但是整个现代化经济发展基础比较薄弱, 工业化经济处于跟踪发展时期, 从根本上决定了技术突破以模仿型技术突破为主跟踪世界工业化经济发展潮流, 自主技术突破尚未上升到主层面,自主研发能力也比较弱,主要体现在投入与调研上。[3]
首先,我国科技研究与开发费用投入不足。2007年,我国R&D;经费支出额占38个国家R&D;经费支出总额的5.3%。如果把38个国家按地缘特征进行简单归类,可以发现美国-加拿大、欧盟15国、日本-韩国构成世界 R&D; 经费支出的三极,三方分别占 R&D;经费支出总额的 40%、28%和 19%。非常明显,中国与这三级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其次,研发人员占总人口比重严重失调。因我国存在人口基数大的特点,2007年科研人员投入量可以说占据首位。但是,我国每10000个劳动力中却只有22个研发人员,只是日本的0.16倍,这个比例严重影响了我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见图1)
最后,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技满足市场需求,才能促进社会进步。我国每年有2万余项比较重大的科研成果和5000多项专利,真正转化为产品的只有2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80%,形成产业规模的不足5%,而欧美发达国家为45%以上。由此可见,市场调研力度不够造成科技孵化、转化中的资源浪费。
2、国际技术转移的负绩效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显示,在FDI合同项目中,排在首位的是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服装及皮革毛皮羽绒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的制造业,这些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比,带来的技术不够先进。所以说,FDI对先进技术转移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同时,中国引进外资的方式越来越倾向于以独资方式进行。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0年到2007年的数据显示,高技术产品来源于独资企业逐年上升,而来源于其他合资企业则呈递减的状态,这说明外商投资企业在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也更加注意控制技术的溢出效应。FDI带给中国一些先进产品,但很多核心技术被固化于设备当中,加之跨国公司的控制,技术外溢的可能性很小。
在待遇水平和发展预期方面,跨国公司科研机构的水平也高于国内科研机构,这种情况导致了跨国公司的人才流动倾向于在外资企业之间进行,从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员流动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更有甚者,会导致国内企业或科研机构的人才流入外资企业。
3、知识产权意识淡薄造成技术流失
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对其在文学艺术和工商科技领域中从事创造性智力劳动获得的成果所享有的一种独占权利,是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一系列权利的统称。
目前我国存在高新技术流失的现象,主要由三点原因造成:第一,大部分科技成果和专利发明没有取得专利保护。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信息表明,近年来我国每年取得的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达三万多项,而每年申请专利的只有一万多件。其余两万项中,有很少一部分可采取技术秘密的方式保护,而有些则通过发表论文,成果鉴定、学术研讨、公开使用等方式向国外流失掉。第二,不申请国外专利而造成的高端技术流失令人痛心。按《专利法》规定,专利是有其地域性的。如果一项发明只在中国申请专利,那么该发明在其他国家则不受法律保护,人们可以无偿使用。第三,中途放弃专利而造成的技术流失。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我国专利放弃的数量非常大,而且逐年增加。如果一项技术已经没有了市场前景,放弃该专利是明智的。但也有很大部分不该放弃的专利,因不愿缴纳专利维持费或转让不出去等原因被无端放弃。
二、技术突破的机遇
由于我国的科技投入较少,技术突破纯靠自主研究有一定的难度。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主要看能否通过其他的方式获得一定的技术突破路径。
1、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是指技术持有者通过某种方式将技术及其有关权利转移给他人的行为。技术转移方式主要有三种:技术交易市场的专利买卖、国际直接投资、引入科研人员。技术转移为技术改进、整合、嫁接提供途径,在目前的金融危机背景下,笔者认为技术转移有一定的优势,主要源于以下的原因:
第一、金融危机使国际政治壁垒不断下降。经济危机前,我国作为技术的买入者,处于谈判的劣势,很多发达国家都限制核心技术的买卖。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主要的发达国家都受到严重的波及,为了尽快地恢复经济,大多数国家都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而且,中国市场需求巨大,跨国公司要占领市场,首先必须拿出自己的技术。从这些因素看,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对于高端技术的引进不再处于劣势地位。
第二、技术人员的引进。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迅速蔓延,失业人员从华尔街蔓延到世界。从美国劳工部公开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本科及以上学历美国失业人数逐月上升,这是我们进行人才抄底的较佳时机。
2、技术外溢
技术外溢是指技术扩散的外部性,是技术扩散的一种方式。技术扩散是指技术从一个地方运动到另一个地方或从一个使用者手中传到另一个使用者手中。如果扩散是研发厂商自愿的、主动的,这种技术扩散我们称之为技术转让;[4]如果扩散并非出自研发厂商的主观意愿,这种扩散我们称之为技术外溢。技术外溢的存在意味着研发厂商不能完全占有其研发的全部收益,有一部分收益被市场上的竞争者无偿占有。
新技术通常通过以下的三种途径外溢:
其一,专利授权前的信息公布,使专利知识存在初步溢出的情形。研究者可以更快更好地检索最新创新成果,把握技术发展动向。通过对率先者专利的研究,开发围绕率先者基本专利的外围专利,对其进行包围,限制率先创新者的发展,或者迫使率先者同意相互交换、转让专利,或低价转让其专利,日本经常采取这种策略制约在日本申请的美国专利。
其二,研发人员具有流动性,而本身研发人员身上集聚着知识资源。同时,研发人员由于各种原因会出席学术会议、与亲友交流等。流动和交流中,把知识和技术不同程度的转移到了新的环境或竞争者手中。而接收者则会把接收到的信息整合起来,为更好的消化技术或产生更新技术做准备。
其三,产品生产环节中存在着广泛的劳动分工,生产链越长,技术外溢越容易。也就是说,产品在生产阶段接触到的空间和人员越多,技术外溢的可能性也就越多。同时,可以在某些生产环节上进行技术模仿和技术改进,整合成新的技术链。
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技术外溢可行性进一步增加:
第一、目前我国为了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设立了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6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尤其是新兴产业园区,出于后发优势,在产业链的设计方面比较完善,这为企业间加强合作提供便利,为我国技术突破提供助推器。先进的技术如果让中小企业去各自买进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各个中小企业通过外溢获得了某个技术或知识点是普遍的现象。在特定的开发区区域内,拥有不同外溢技术的企业,在相关的产业链上产生技术交流,互通有无,共同弥补,把技术点转化成技术面再到技术链,推动技术的变革。
第二、危机已经使得全球合作的难度降低,国内企业主动地走出去,主动去寻找技术外溢变得更为容易。比如俄罗斯、巴西等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2008年下半年以矿石、原油等为代表的资源类产品价格的暴跌令一些企业举步维艰,如果能够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并购这些资源类企业,不但能缓解发展中的资源瓶颈,而且能够享受到国外其他企业外溢的技术。[5]
参考文献 :
[1] [美]约瑟夫·熊彼得著.经济分析史[M].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54.
[2] 王春法著.国家创新体系与东亚经济增长前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 何骏.技术创新的国际互动链[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 胡涵钧,王作维.R&D;投入—中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选择[J].世界经济研究,2005(1):11-16.
[5] 杨波,刘海云.关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的思考—基于中国科技兴贸战略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59-64.
作者简介:
张晓月,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