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仲景与“辨证论治”

2009-02-10戚建庄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09年1期
关键词:医圣医学家杂病

戚建庄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名词,亦称“辨证施治”。“辨证”即根据祖国医学理论,运用“四诊”、“八纲”等方法,辨别各种不同的症候,从脏腑、经络学说等整体观点出发,分析病人的体质特点及其疾病的反应,结合发病的时令、地区、环境差异等因素,研究其致病原因与发病原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做出确切的诊疗。“论治”即根据辩证的结果,针对病情,确定标本缓急的治疗原则,选择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恰当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包含了系统的理、法、方、药内容。由于病机的变化不同,不同疾病也可以产生相同的症候,同病可以异治,异病可以同治。“辨证论治”在诊断和治疗上充分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

这一成语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公元150-219年),名机,字仲景,河南南阳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的医学理论对推动我国古代医学发展和保护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人研究他的医理,敬仰他的医德和医术,尊称他为“医圣”。他的《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以论述传染病和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是中国临床医学之祖。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兼备,实践与理论结合的临症诊疗专注,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对中医学治疗急慢性传染病、流行病以及内科杂病等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曾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

张仲景被后世的医学家尊称为“医圣”,明清时人们为了推崇纪念他的成就,在其家乡河南南阳东温凉河畔修建了“医圣祠”,以纪念这位杏林先师。

猜你喜欢

医圣医学家杂病
廖志峰运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杂病经验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妇人杂病乳结核候”导引法
女医学家与小说《静影沉璧》
中国医学家首次获诺奖
《杂病心法要诀》对《金匮要略》的继承与发展
名医长廊
名医长廊
“医圣”张仲景临证之我见
扶阳学派理论在杂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