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的偈语

2009-02-10

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 2009年2期
关键词:善思志存高远林子里

金 亮

佛祖拈花,迦叶一笑;五祖索偈,慧能得传。和尚似乎总是带点玄虚,爱打机锋:有源和尚请教大珠慧海禅师:修行有什么秘诀?慧海答:有,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

看来,所谓深奥的禅机,不过是一些朴素的道理罢了。

可是“刚剃发”的玄奘还不明白,他有远大的抱负,想“出人头地”。玄奘是刻苦的,他“静思养神,潜心修身”。他修行所在的法门寺是“香火鼎盛的名寺,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法事应酬太繁”,最重要的是里面“高僧济济”,玄奘要崭露头角并不容易。志存高远的人是不甘久居人下的,玄奘动了离开的念头。这与其说是另谋出路,不如说是内心的逃避。玄奘是善思的,无论别人善意的劝说,还是方丈刻意的点化,他都“想了很久”,“认真思忖了好久”。这一思索,命运改变了。方丈带玄奘对比了两处松木:灌木丛中的“三两棵松树”和林子里的“棵棵,松树”。方丈也许想启发玄奘两点:

一、高与矮是相对的。和灌木比起来高大的松树,实际上“乱枝纵横,对于又短又扭曲”,“只能做煮菜的薪柴”。而林子里的松树才是棵棵“秀颀、挺拔”。做灌木中的一枝独秀又如何?由此可见,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得到高尚的熏陶,“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山野小寺”的野狐禅不参也罢。

二、即使在松林中,也别忘了竞争的重要。那些松树,“争着承接天上的阳光”;“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栋梁”。倘若不思进取,还是落得泯然众人的下场。

幸好,勤学善思的玄奘悟到了这些,“终于成为一代名僧”。

猜你喜欢

善思志存高远林子里
善思篇之瓷艺·琉璃彩作品
善思与研学齐驱,智慧和灵动共舞
谁打裂了酸菜缸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食堂火了
躲起来的小松鼠
感恩母校志存高远
席地而坐
善思,学习进步的秘籍
周持:书法学习重在“志存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