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能”模式的颠覆

2009-02-09赵智敏

新闻界 2009年6期
关键词:万能经济

赵智敏

摘要本文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报道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万能”模式经济报道三重困境独立话语

中图分类号0210文献标识码A

新中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不平凡历程,中国的新闻事业在这60年里也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作为媒体内容中反映中国经济发展“晴雨表”的经济报道,也在这60年里实现了跨越发展:在社会和经济环境变迁的基础上,不断冲破积习多年的“万能”模式,实现了独立话语的创建,如今又迈向了专业主义精神锻造的新阶段。

《人民日报》主办的《讽刺与幽默》曾经刊登一篇题为《万能表》的文章,全文如下:

。在__以来的大好形势下,在__会议精神的鼓舞下,__党委认真贯彻执行__精神,组织党委一班人围绕__专题,反复学习了__文件,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__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开展__的重要意义,从而大大增强了贯彻执行__的自觉性,在提高认识6々基础上,他们针对本单位__的特点,狠抓了__工作,做到了__,从而有力推动了厂里的生产,到__为止,全厂已超额完成了__计划的百分之__,总产值达到__,比去年同期增长__,群众高兴地说:‘__,目前,__厂的干部群众正在成绩面前找差距,力争为__做出新的贡献,”

[(原文注)本表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段落清楚,主题突出,适用于所有工矿企业的新闻报道,大、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同志均可使用,使用时稍加填写就可成为一篇正规的新闻稿了]。

这是一种“流行”了多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呆板的写作模式,反映了经济报道长期处于较为落后状态的历史:视界封闭、文风僵化、缺乏个性的经济报道长期不被受众看好,逐渐产生相当大的心理抵触。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济报道长期滞后。尽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总署作出“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了“适应全国逐步转入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的情况,全国报纸应当用首要的篇幅来报道人民生产劳动的状况,宣传生产工作和经济财政管理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错误的教训,讨论解决这些工作中所遇到的各项困难的办法。报纸的新闻、通讯、评论、信箱、专门性的或一般性的副刊,都应当尽可能地服从于这个任务”;尽管1954年7月党中央通过的关于报纸工作的决议又明确指出:“经济宣传所占的篇幅,不应少于报纸版面的百分之四十”,但以上对于推动经济报道的发展无疑是个相当利好的重要“决定”和“决议”并没有促进经济报道的发展。相反,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经济报道与其它类别的报道,如时政报道,并没有区分开来。因为界限模糊,经济报道在媒体上的地位便是边缘化和非主流的,这种状况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有了彻底改变。

一、三重困境的束缚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济报道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这是和当时中国社会以政治为中心的导向分不开的,类似于“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的泛政治化倾向,使得社会各个阶层都把政治取向作为其行为的唯一价值诉求。所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都被打上了政治的烙印。正因为如此,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立起了新型的新闻事业,并且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中也相当重视经济报道,可是对于当时的中国媒体来说,其特有的单一属性决定了新闻报道的运作必须服务于政治这个中心。

泛政治化的中国社会促成了这样的媒介场景:“经济新闻总量不足,多集中于会议和各种宏观经济关系,反映各个领域和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新闻不多;在报道质量和理念上,对于经济新闻的社会作用、服务对象不够明确、片面强调指导性、思想性,忽略群众生活,离生活较远,实用性不强,服务于政治,把经济进行政治化处理,对经济了解少;报道视角多从上级角度出发,少从群众角度考虑,报道生产过程多,而缺少经济生活以及消费、流通等领域的报道”。

不管对那些特殊年代的经济报道做出怎样的概括和评说,其最本质的原因还是在于受制于政治的需求,如是,经济报道的目的完全倾斜于宣传的导向,旨在上对下政令的传达。或者树立各级领导者“良好的”政治形象。受制于政治的需求以及传播价值取向(宣传)的单一化,使得经济报道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脱离政治的视角来操作。而极“左”时代充满了“假、大、空”的政治术语、流淌着浓厚说教味的“浮夸”报道,则是政治领域的狂热运动在经济报道领域的反映。“1958年6月8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著名的文章《郑州卫星社坐上了卫星,五亩小麦亩产2105斤》,紧随其后的《红光赶超卫星,小麦亩产3605斤/永胜胜过红光。亩产3664斤》、《青海小麦亩产8585斤》等报道掀起了中国新闻史上的‘浮夸风。随后,花生、茶叶、棉花超产的经济报道四处开花,大量虚假经济新闻被炮制出来。1959年开始的三年困难时期,经济报道讲究实用,热衷为人们克服经济、生活困难提供方法。如报纸津津乐道于《一斤油炸出五十一斤油条》以及如何做好红薯、窝头等。还有‘以钢为纲的宣传,如《破釜沉舟全力以赴,9月破万吨,10月过两万,河北力争生铁扶摇直上》,以及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醒目标题放在显眼版位”。。诸如此类的“浮夸”报道被史学家赋予一个荒诞的称谓:“真实地记录着虚假”。

经济报道服务于政治运动的需要,导致其报道价值取向的偏失,即不是以传播信息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而是以完成政治任务作为自己的首要使命。受制于政治的需求以及传播价值取向单一化的需要,经济报道在报道对象的选择、报道视角的撷取、报道方式的设定等方面都呈现出僵化和刻板的“万能”模式。以下话语较好地概括了“万能”模式的具体表现,“经济新闻的报道面过窄,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对消费领域涉及较少;对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经济报道则涉及更少。经济新闻的写法呆板,缺乏应有的变化,形式单一,读来无味。”;“经济新闻文风死板、拘谨,事件报道平铺直叙,喜欢罗列干巴巴的数字,堆砌深奥的经济词汇”;而“报道语言具有很强的公文性、政治性和口号、标语化”成了“万能”模式主导下经济报道的通病。

处于“万能”模式主导下的经济报道的只能把宣传价值作为其唯一的追求,其形式和内容服务这一追求,其视角和语言也必须服务于这一追求。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报道功能的发挥是单一的,也可以说是畸形的:最基本的经济信息的传播功能被忽视或漠视,更不用提其它的社会功能了。从一定意义上说,长时期里,媒体有关经济的报道成了传达上层声音的“传声筒”,或是展示领导业绩的“政绩”牌。

缺少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新鲜灵动的内容,经济报道长期不被受众看好。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来临,经济新闻僵死的“万能”模式终于被逐渐打破,长期落后的经济报道得以慢慢改观。

二、独立话语的初建

无需媒体为其提供足够的经济信息,高度计划的配给制经济就可以有效运行;而泛政治化的社会也不允许经济报道脱离政治的视角,所以,从新中国诞生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

间内,经济报道是缺乏自身特性的。其显著的特征便是写作中的“万能”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泛政治化社会的结束为经济报道冲破泛政治化和单一化价值取向的困境提供了社会基础,而这恰恰正刻板的“万能”模式得以颠覆的前提。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市场经济行为的活跃。新经济领域的开辟和拓展以及新的经济现象和问题的出现。为经济报道开辟自身的报道领域和寻求新的报道方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媒体对于经济报道的重视,新生的经济类媒体的涌现,以及此类媒体之间激烈的市场化竞争,这些都为经济报道构建独立的报道话语和形成个性化的报道品质开辟了道路。

经济体制的彻底变革,使得市场中的经济主体和游戏规则发生变化,企业和公司成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同时。伴随着资本、金融市场的形成和扩张,股票、基金、债券、期货、保险、外汇买卖、个人理财等新的经济现象又不断呈现。这一切都为经济新闻的报道对象、领域的不断拓展提出了要求。改革开放前,报道者常常拘泥于政府和生产者的立场,导致经济报道选题狭隘,陷入了“工业围绕产值转,农业围绕季节转,商业围绕节日转,市场围绕柜台转”的怪圈。改革开放之后,选题视野狭窄的历史得以终结:经济报道从过去只注重宏观政策领域的报道扩展到具体的市场主体的报道;从过去只注重生产领域的报道扩展到流通、分配和消费领域的全方位的报道。同时。新生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又为经济报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鲜选题。

改革之初,类似于“租赁业究竟姓社还是姓资”的大讨论以及“关广梅现象”式的报道,在展现和思考人们困惑的经济体制和经营方式问题的同时,也革新了经济报道的报道模式,深度报道便是明证。这一全新的报道方式对于打破“万能”模式具有开创的意义,因为深度报道注重事件前因后果探寻,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可以这样说,深度报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经济报道的刻板面目。

2000年前后一批新锐的财经媒体崛起,此类媒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寻求报道方式的突破成为各路媒体精英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至此一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已经行进了十几年,由于法治建设的滞后。急骤变迁的中国社会所引发的种种矛盾逐渐呈现。如此的社会背景为调查性报道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财经》杂志以2000年lO月发表的封面调查性文章《基金黑幕》为起点,2001年连续发表《庄家吕梁》、《银广夏陷阱》、《谁在操纵亿安科技》等文,犹如重磅炸弹,股市、证券业风波骤起,引起社会、学界,业界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财经时报》等分别跟上,纷纷揭露‘坐庄内幕大证券报及《新民周刊》等报刊对此作了支持性评价。于是,2001年成为众媒体‘捅破窗户纸年。”至目前,调查性揭丑报道方兴未艾。

报道领域的拓展、报道方式的丰富又促进了经济报道理念的变迁。“经济报道主体对象实现从计划到市场的换位,经济新闻选题立意从一元价值向多元价值转换”;“经济新闻写作方法实现从工作业务型向生活综合型的换位,价值取向从‘指令传递型到‘消息传导型。”而“消息传导型”经济新闻的接受和认可,为压抑多年的经济新闻的信息传播功能的释放创造了条件。经济新闻开始向“新闻本位”回归。

经济生活的进步与日益繁荣,百姓经济实力的提升,使得他们对于消费品的需求增加;同时,百姓的身份也开始发生变化:即由单纯的消费者转身成为投资者。这催发了经济新闻的服务意识萌生,即自觉地满足百姓对于商品信息的需求以及投资产品信息的需求。同时,学界和政府对于媒体性质的认识获得实质性的突破,即“双重属性”的确认,这也从根本上剥去了束缚经济报道发展的沉重枷锁。以上为经济新闻功能的多方位开发创造了很好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前提。

不仅传播经济信息的作用和服务功能得到回归,经济新闻的社会干预力也在不断增强。2000年前后兴起的调查性报道,使得急骤变迁的中国社会所引发的种种矛盾得以通过媒体凸现。而在此方面的调查性报道所凝聚起来的强势舆论,使得经济报道的舆论监督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可以说,由长期的“失察”向“明察”转变的经济报道促进了中国经济建设的良性运转和社会环境的净化。

冲破“万能”模式主导之后。经济报道获得新生,开始行进在独立话语创建的新时期:从时政新闻、法制新闻、社会新闻等类别的新闻中分离出来,在报道领域的选择、报道视角的撷取、报道方式的设定、报道语言的使用等方面都形成了自身报道的特色。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作用的经济报道开始摆脱长期的边缘和非主流角色,真正成长为媒体中相当重要的主流报道领域。

三、专业意识的勃兴

在摆脱泛政治化的束缚以来,经济报道在自身报道的专业主义精神的欲求中进行了宝贵的探索:追求报道的独立、寻找事实真相表达的合理途径、追求多元观点的展现以及培养质疑和批判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向着新闻报道应有的基本理念——客观性靠拢。在构建经济报道的独立话语、锻造专业主义精神的同时,经济报道也在寻求一条能取得更好报道效果、更容易被公众接受的报道方式,最近几年来经济报道平民化发展的态势,即是以上探索的表现之一。

从“万能”模式的主宰,到“万能”模式颠覆之后对于独立话语的求索和初建,经济新闻在报道理念、报道内容、报道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迁,完成了其发展进程中颇有成就的精彩转身。经济报道向前迈的每一步,既得益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又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全发展。相对于改革开放前多年的泛政治化的束缚来说,如今,在越来越残酷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之中,资本对于经济报道的影响也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现在。置身于市场化的媒体运营环境中的经济报道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即如何摆脱商业的笼罩、超脱资本的控制,更好地为公众提供真实、全面、公正而客观的经济信息?以上话题在不时地拷问着正行走在新闻专业主义初建阶段的经济报道的良知。

自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的脉动无时不在影响着中国,中国的经济变化也常常引发世界经济神经的振颤。而2008年9月金融危机所导致的世界经济形势的剧烈动荡把以上问题更明晰地呈现}H来:当面对新的环境时,如何向公众负责任地迅速报道、有效解释复杂的经济信息和经济现象,已经成为现时代经济报道需要完成的重大使命。

如何摆脱商业的笼罩、超脱资本的控制,负责任、高质量地向国民报道国际和国内复杂的经济风云变幻,这正在成为当前社会各方热议的话题。求解良方何在?正如新浪CEO曹国伟所言,“作为负责任、有影响力的媒体来说,长期的竞争力、长期的影响力、长期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断地始终不渝地坚持它的公正性,它的客观性,它的专业性,只有这样的话,它才会有长期的竞争力,才有长期的盈利能力。只有坚持公正、公平、公开、专业的报道,我们才有真正的长期盈利能力。所以我们从来不把我们所说的公正的报道跟我们的收入、盈利能力对立起来看。我的观点认为这是两个相一致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是没有任何矛盾。”

对于专事经济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来说,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已经意识到只有永恒的专业精神的追求和永远的负责任的报道,才会从根本上解决全球化背景下摆脱商业的阴影、超脱资本控制的难题。如是,经济报道的公信力才能得以树立,而公信力必须是建立基础便是:向公众负责任地迅速报道、有效解释复杂的经济信息和经济现象。

猜你喜欢

万能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画家达·芬奇的万能笔记
为什么瑞士军刀被称为万能工具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刘老师是一本万能书
中国经济
万能的小白
万能的网络
万能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