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人学过紧日子
2009-02-09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特派记者 孙 力
自上月底以来,哈萨克斯坦股市连续13天下挫、“金融风暴”突起、政府被迫出资控股一些大型银行、国家货币突然贬值25%,这些由国际金融危机和石油价格低迷所带来的恶果,在悄然地改变着哈萨克斯坦人的生活方式。
哈萨克斯坦人生活通常很洒脱,“今朝有酒今朝醉”,特别是年轻一代,“寅花卯钱”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今,贷款买车的人少了,选择在家聚会替代到饭馆就餐的人多了,哈萨克斯坦人开始变得会过日子了。中餐在阿拉木图是非常受欢迎的,阿拉木图有家经营了十几年的“北京”餐厅,当地人来这里消费即可品尝到中国菜肴,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然而,据餐厅工作人员介绍,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来这里的客人要提前预定,而现在是随时来都有座位,餐厅的营业额也急剧下降。其他几家中餐厅的命运也是如此,“月亮”餐厅的老板介绍说,以前周末餐厅几乎是座无虚席,而且大多是当地人,全家出来品尝中餐的也不少,现在老百姓兜里缺钱了,餐厅的生意也冷淡了许多。
婚庆公司是哈萨克斯坦最火爆的行业之一,竞争比较激烈。各公司均购买最豪华的婚车招揽生意。一辆豪华加长型卡迪拉克花车,在几辆、十几辆轿车的簇拥下,沿着阿拉木图主要大街呼啸而过的场景是过去常见的现象。老房东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说,当地年轻人结婚热闹场面要持续十几天,办一次婚礼少则几万美元,多则十几万美元。而金融危机把这样的好事也给搅和了,婚礼少了许多奢华的场面,婚礼车队“缩水”,甚至有人干脆就不租赁婚车,改用自家车或是亲朋好友“有面子的车”充当。也有年轻人只延续过去的风俗习惯,在亲朋好友陪伴下到附近名胜古迹或有纪念意义的地方献一束鲜花,算作婚礼纪念仪式。
经济不景气还改变了当地人的就业观念。过去,在石油美元和金融业的带动下,兴旺发达的哈萨克斯坦经济催生了大量就业机会,中亚和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大量劳动移民涌向这里。建筑业、餐饮业和零售业等领域,重体力和低收入劳动几乎被来自于中亚其他国家的劳动移民垄断。但目前,哈萨克斯坦就业压力剧增,在过去3个月里,仅阿拉木图市就有4.8万人失业。哈萨克斯坦人对过去无人问津的低收入和重体力劳动也开始“争抢”。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政府近日颁布新法令,2009年给外国人的劳务配额缩减一半,确保本国人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