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排斥经济排斥与市场排斥

2009-02-08李中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市场机制

李中锋

摘要:“社会排斥”是一个涉及研究领域广泛的概念,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社会排斥”包含、甚至主要是“经济排斥”的观点。文章在论述“社会排斥”概念及其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由市场机制的运行带来的“经济排斥”从本质上讲应是“市场排斥”的观点,并就“市场排斥”的作用机理及主要表现形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社会排斥;经济排斥;市场机制;市场排斥

中图分类号:C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6-0113-06

“社会排斥”是一个涉及领域广泛的概念,因主要涉及社会问题而在社会学领域研究得较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力不强而被市场边缘化、不能有效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不能从市场经济中获益的情况,如企业亏损或倒闭、劳动力无法顺利实现就业并导致贫困等,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必然结果,从本质上来说,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市场排斥”。“市场排斥”不但对参与各种市场活动、或准备参与各种市场活动的自然人和法人有排斥作用,而且对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具有排斥作用。

一、社会排斥

社会排斥是从研究“新贫困”问题开始的。“新贫困”是与“贫困”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主要国家经济爆发恶性通货膨胀、出现严重的经济萧条时期,因社会结构转型、经济结构转型引起的新型贫困。“新贫困”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不但表明“贫困”主体占有的基本生活物质匮乏、经济困窘,而且还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缺乏,不能充分行使权力并获得相应的收益。西方学者在研究“新贫困”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社会排斥”的概念。

1974年,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Ren Lenior)第一个明确提出了“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的概念,并用它来阐述那些不能得到社会保障、受到社会歧视的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例如精神和身体残疾者、自杀者、老年患者、药物滥用者等边缘人、反社会的人和其他社会不适应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社会问题、政府干预等研究领域,社会排斥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社会排斥这一概念也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社会排斥理论也日趋丰富完善。

关于“社会排斥”的概念,由于其涉及研究领域宽泛,目前学术界并无准确、统一的概念,正如斯尔维(silver)所说:社会排斥的概念是一个非常容易被使用、模糊的、多角度的和边缘宽广的概念,它可以用许多方式来定义。研究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以概括式规定、列举式规定、概括加列举式规定等方式,给“社会排斥”下了诸多的定义。以下是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英国“社会排斥办公室(the Social Exclusion Unit)”将社会排斥定义为:“社会排斥指的是,某些人们或地区受到的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的环境、丧失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所发生的现象。”中国学者唐钧认为,社会排斥是游戏规则造成的,社会政策研究的目标就是要修订游戏规则,使之尽可能地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而趋于更合理、更公平。李斌认为,社会排斥主要是指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在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中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而日益成为孤独、无援的群体。

二、经济排斥

尽管对于“社会排斥”的定义各有不同,但是,研究“社会排斥”的学者们在依据“排斥”产生的原因对“社会排斥”内容进行分类时,大多认为“社会排斥”应主要包含“经济排斥”。

关于“社会排斥”的内容(或者“社会排斥”包含的几个层面),主要有以下观点:包括经济排斥、政治排斥以及文化排斥三个方面;或包括经济排斥(包括劳动力市场排斥、贫困和消费市场排斥)、政治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或社会孤立)、文化排斥等四个方面;抑或包括经济排斥、政治排斥、社会关系排斥、公共服务排斥四个方面。以上研究表明,学者们就社会排斥应包含“经济排斥”已经达成了共识。目前,学者们大多认为“经济排斥”主要是指:特定的自然人或者社会群体被排斥在一般的自然人或者社会群体可以获得经济收益的途径或方式之外,不能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这些特定的自然人或者社会群体较一般社会的成员或者社会群体的经济条件差,消费水平低,生活环境差,难以获得社会救济以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从以上学者们对于“经济排斥”的认识可以看出,目前学术界对于“经济排斥”的界定与西方学者19世纪六七十年代对“社会排斥”的界定十分类似,即:由失业引起的贫困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不但反映了“社会排斥”研究的不断发展,而且反映了“社会排斥”适用领域和范围的不断扩大。

从目前的学术研究成果看,学者们普遍认为“经济排斥”与“社会排斥”的内涵与外延并不等同,“社会排斥”包含了“经济排斥”,“经济排斥”只是“社会排斥”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排斥”不必然包含“经济排斥”;“经济排斥”并不一定形成“社会排斥”,而不受“经济排斥”时仍然可能受到“社会排斥”。正如英国首相布莱尔所认为:人们可能在没有被社会排斥时陷入贫困,而在不贫困的情况下却被社会排斥。因此,托尼·阿特金森(Tony Artkinson)在《社会排斥、贫困和失业》中指出:“无论绝对贫困分析的价值何在,它都与社会排斥没有关系。”

三、市场排斥

虽然学者们普遍认为在经济层面上存在“社会排斥”,即“经济排斥”现象,但是,他们都没有就“经济排斥”的产生原因、产生机制、产生机理进行必要的分析。如果按照以往学者们以“社会排斥”的产生根源对“社会排斥”进行分类的思路,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排斥”本质上应是一种“市场排斥”。

市场机制是以价值规律作用的机制,其蕴涵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是通过激励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进而实现整个市场利益的最大化的。对于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产品、劳动技能不高的工人、管理能力不强的企业主都表现为“挤出”或“排斥”作用,使他们被市场边缘化,不能有效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不能从市场经济中获益。

(一)市场机制

作为一种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作用调节资源配置进而实现市场运行的机制,市场机制由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等要素构成。

第一,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基础的运行机制,是价值规律产生作用的基本形式,是市场机制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价格机制是通过商品供求关系和商品价格的动态变化来实现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必然引起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供求关系的变化又反过来引起价格的变动,通过以上联系变动,供求关系表现出趋向一致的走势,商品价格

与商品价值也表现出趋向一致的走势。

商品价格的变动可以影响生产。对于同种产品的生产者来说,商品价格变动是调节怎么生产的信号;对于不同种产品的生产者来说,商品价格变动是调整生产方向和生产规模的信号。当某类商品价格上升时,商品的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包括生产该类商品者扩大生产、生产其他商品者转型生产该类商品)。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一定的时间,就会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进而造成商品价格下降。当该类商品价格下降时,商品生产者为了使自己生产的产品能够顺利实现价值,往往减少生产(包括生产该类商品者减少生产或转型生产其他商品)。

商品价格的变动还可以影响消费。商品价格变动,决定着消费者以同量的货币收入所能交换到消费品的多或少,是改变需求方向和需求规模的信号。如果不考虑商品价格需求弹性,当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往往减少购买或者求其次改为购买其他替代商品,而难以满足需求;当该类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往往会增加购买,有更多的实现需求的机会。

第二,供求机制。供求机制是市场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受价格涨落的刺激不断增减,在动态中实现相对平衡的运动过程。供求机制是调节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并使之趋于均衡的机制。供求机制与价格机制紧密相连,供求对价格的调节作用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供不应求刺激价格上涨;供过于求,影响价格下降。

第三,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市场主体之间为了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和产品实现条件而展开的争夺,并最终实现优胜劣汰的机制。在生产方面,竞争表现为商品生产者争相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个别消耗以降低个别价值,总体上表现为提高商品的赢利率。在销售方面,竞争表现为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市场分额,总体上表现为提高商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市场排斥的产生机理市场机制是由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等要素构成的实现资源配置的运行机制,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是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机制对于准备参与或者正在参与市场活动的自然人和法人都先天具有“排斥”作用。

第一,市场机制对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企业的排斥。如图1所示,市场是在供求和价格变动中实现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实现了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同时,对于市场中的落后企业产生了“市场排斥”作用。

市场机制运行的核心问题,是商品一货币一商品的流通实现问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在商品一货币这一阶段,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是商品“惊险的跳跃”,“商品的惊险的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生产者”“惊险的跳跃”至关重要,如果“跳跃”失败,就意味着商品卖不出去,那么生产者的劳动白费,循环再生产的链条就断裂了,商品生产者就会“摔坏”,甚至面临破产的困境;即使“跳跃”完成,如果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商品的价格低于生产商品的成本,那么生产者也将面临亏损的危险,也是不成功的“跳跃”。在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存在对竞争力不强企业的“排斥”,特别是在商品价格下降到商品供小于求这一阶段(如图1所示虚线部分),市场机制就会集中产生“排斥”作用,使因科技含量不够高、资金不够雄厚、管理不善等无法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企业或者无法成功实现商品生产转型的企业被挤出市场,这些被“摔坏”而破产或者面临破产困境的企业都将是市场机制“排斥”的结果。

第二,市场机制对市场竞争力不强的自然人的排斥。市场机制对试图或者正在参与各种市场活动的自然人来说,也具有“排斥”作用。市场机制对自然人的“排斥”突出体现在“失业”问题上。

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因此失业与就业一直是西方经济学自产生以来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无论是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问题、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是新古典经济学家的宏观经济模型,亦或是供给学派的劳动与资本“楔子”模型、新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工资理论,都把失业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并且形成了古典经济学失业理论、凯恩斯学派的失业理论、货币学派的失业理论和发展经济学派的失业理论等。其中,以下失业概念及理论在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古典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庇古(C·A·Pigou)在《论失业问题》中首次提出了“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的概念,并认为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情况。其中,“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率而宁愿不工作;“摩擦性失业”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使一些人必须在不同的工作中转移,在获得新的就业机会前而产生的短暂失业情况就是“摩擦失业”。其次,凯恩斯(J·M·Keynes)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非自愿失业”的概念,就是指即使劳动者愿意接受现有的(比较低的)工资水平都无法找到工作的情况。凯恩斯认为“非自愿失业”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即缺乏足够的需求来吸收劳动力就业。托宾(JamesTobin)、杜生贝提出了结构性失业理论,“结构性失业”是指因经济结构变化而发生的失业,包含劳动力素质不适应新的产业所要求的新的技能而产生的失业、地区之间的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平衡而产生的失业。

以上关于不同的“失业”相关概念和理论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都是对应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而提出来的。但是,失业问题归根结底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其根源可以从劳动力就业的三个不同的纬度——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本身以及吸收劳动力就业的主体来进行分析。

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角度来讲,当劳动力市场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时,如果劳动力市场中的供求关系不平衡,或者劳动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失业就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凯恩斯认为,在假定货币工资和价格不变时,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就是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总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企业就会减少雇佣工人,以缩减产品总量。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由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产生的失业问题就会集中出现。目前,由全球金融危机而引发的大批劳动力失业问题,正是因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量减少造成的。自2008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发生、蔓延,商品市场需求量急剧减少,一大批商品生产企业纷纷减产,还有一批企业倒闭。这就造成劳动力需求量的减少,劳动力市场需求量也随之缩小。进而造成大批劳动力失业。以中国广东省为例,延续了数年的“民工荒”在2008年末、2009年初迅速转变为“民工过剩”。据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春节后有970万外省农民到广东打工,其中大约260万左右的人没有明确的就业岗位,远远超过往年同期数字。

从劳动力本身。即劳动力是否能够提供有效劳动来讲,市场机制自发地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

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变迁,以上变化将把不能提供有效劳动的劳动力“排斥”在市场之外。在这里,有效劳动是指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是可以在市场中顺利实现、物质消耗和活劳动的消耗能够带来收益的劳动。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守等量社会必要劳动相交换的原则: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对于个别企业来说,只有商品的个别必要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获得收益。如果劳动力的劳动素质、劳动技能(或工作能力)不高,其劳动生产率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那么,劳动力将无法为企业带来收益,因此也将无法实现就业。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也曾提出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自然失业往往是由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动所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要求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转移,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发展,对劳动力的专业化程度的要求提高,由于劳动力的这种转移并不能很快完成而引起的失业就是“自然失业”。总之,从根本上讲,劳动力无法适应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工具的更新、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工作技能需求变化(结构性失业)等情况,都可以认为是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时。由于无法提供有效劳动而引发的失业问题较为普遍。

从市场经济中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角度看,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可变资本所占的部分逐步递减,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对减少,不断增加的可变资本构成必然对部分劳动力产生“排斥”作用。关于资本的有机构成,包括资本的价值构成和资本的技术构成。其中,资本的价值构成是由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决定的,或者是由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总额的比率来决定的;资本的技术构成是从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方面来考察的,每一个资本都分为生产资料和活的劳动力,这种构成是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需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决定的。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并追逐尽可能多的利润,必须不断提高生产技术、不断创造和采用新的生产设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新的生产设备的应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意味着每个工人在一定时间内所推动的生产资料数量相应增多,意味着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而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反映在资本价值构成上,不变资本部分所占比重相对增多,可变资本部分所占比重相对减少,从而导致社会的或部门的资本平均有机构成逐步提高。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随着资本总额的增长,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部分逐步递增,可变资本所占的部分逐步递减,从而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对减少,从总体上看,必然对劳动力就业产生压力,使社会上部分劳动力被“排斥”在市场之外(如图2所示)。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劳动的生产力越是大,劳动者对他们的就业手段所加的压力就越是大,他们的生活条件就越是不安定,他们就越是没有把握可以为增加别人的财富,培值资本的价值,而出卖本人的力量。”

第三,市场机制对竞争力不强地区的排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还会对竞争力不强的落后地区产生排斥作用。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在《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中提出的“累积因果理论”认为,市场机制的作用一般趋向于强化而不是弱化区域间的不平衡,即如果某一地区由于初始的优势而比别的地区发展得快一些,那么它凭借已有优势,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发展得更快一些。这种累积效应有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回流效应是由于人均收入、工资和利润水平等要素收益的区域差异会吸引资本、劳动、技术、资源等要素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从而导致落后地区要素不足,发展更慢;扩散效应是指当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人口过多、交通拥挤等原因引起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加剧,外部经济效益下降等导致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倒流向落后地区,有利于落后地区要素的积聚,可以有效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区域经济能否得到协调发展,关键取决于两种效应孰强孰弱。市场经济中,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回流效应往往要大于扩散效应,这是造成市场“排斥”落后地区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落后地区经济难以获得发展、区域经济难以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经济排斥指自然人和法人不能有效参与生产、交换和消费等市场经济活动的现象。其中,参与各种市场活动或准备参与各种市场活动的自然人和法人未能有效参与生产、交换的情况毫无疑问是由市场机制运行造成的结果;而决定居民或企业的总收入来源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其中初次分配是市场主体在物质生产领域内进行的分配,主要根据参与市场活动主体的能力来决定分配的多少。居民或企业消费的消费水平还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自然人和法人未能有效参与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等经济排斥主要是由市场机制运行造成的排斥。

综上所述,“社会排斥”概念是从研究新贫困等经济问题开始的,经过30余年发展、丰富,所涉及的领域日趋广泛,内涵不断扩展,目前学者们广泛认为经济排斥是社会排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生活贫困等经济排斥现象主要由市场机制运行而产生。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由于市场机制强调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占有优质资源的主体往往会因为其竞争优势而在市场竞争中获益并不断发展,不具备竞争力的主体则往往难以从市场中获益并有效发展。因此,市场机制会不可避免地引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企业亏损甚至倒闭、劳动力失业等情况的出现。由于市场机制运行所引发的“经济排斥”现象是市场机制作用的必然结果,从本质上看是“市场排斥”。

猜你喜欢

市场机制
以市场机制推动自愿减排 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以市场机制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本质
非常规天然气管理与发展之路
嵌入分部相关性的内部资本市场机制设计
发挥市场机制优势,加快民办高教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