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给奥巴马“下马威”

2009-02-06

环球时报 2009-02-06
关键词: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中亚

●本报驻俄罗斯、美国特约记者 赵汉臣 丁 宁 ● 本报特约记者陶短房 郑润宇 汪析 柳直

俄罗斯4日宣布7个前苏联成员国建立快速反应部队的消息在西方引发强烈震动,这被视为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立以来迈向军事政治集团的第一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说,这支部队“在作战潜力方面不比北约部队差”。就在前一天,吉尔吉斯斯坦宣布将关闭美军使用的该国马纳斯军事基地,美国官员猜测这是俄罗斯向吉施压的结果。马纳斯基地是驻阿富汗联军的重要补给站,美国新上台总统奥巴马把打击塔利班作为外交头号任务,而失去这个基地就如同被卡住了脖子。《苏格兰人报》把俄罗斯的一系列动作称为对美国发动的外交“大博弈”,在国内这几天很不顺的奥巴马似乎在美俄外交竞争中也被压在了下风,英国《每日电讯报》说,失去马纳斯基地,对新总统奥巴马“既是一种尴尬,又是一记重击”。

俄罗斯“最咄咄逼人的行动”

俄罗斯与盟友组建军队的消息5日传遍了西方主流媒体。美国《华尔街日报》题为“莫斯科出招阻遏美国中亚势力”的文章评论说,这是“标志着俄罗斯反击美国地区军事存在的最咄咄逼人的行动,对奥巴马政府构成了挑战”。

4日,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国家在俄举行会议时宣布将组建集体快速反应部队,俄罗斯媒体说,该部队将永久性驻在俄罗斯。5日出版的《共青团真理报》披露,俄方准备将第98近卫空降师和第31近卫空降旅,以及内务部和紧急情况部的部队划拨用于组建集体快速反应部队。在集体快速反应部队中,俄方总兵力可能约1万人,哈萨克斯坦总兵力为3000-4000人。《生意人报》援引梅德韦杰夫的话称,未来的集体快速反应部队“在作战潜力方面不比北约部队差”。《莫斯科共青团员报》认为这是“用新集团与北约抗衡”。俄媒体说,成立以来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只是一纸空文,“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迈向军事政治集团的一步”,而如今正值俄美争夺中亚主导角色的关键时刻。俄《每日商报》题为“美元帮助俄罗斯加强了对中亚的影响力”的文章说,以俄军为主的这支部队可以在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任何成员国境内采取行动,标志着俄在消除美国在中亚军事存在的斗争中取得了暂时性胜利。

路透社说,“俄罗斯收紧对盟友的控制”,组建军队表明俄罗斯决心施展其经济和军事影响力。“尽管全球危机已对俄罗斯经济造成打击,股市价值缩水3/4,其黄金和外汇储备从去年夏天超过6000亿美元骤减至不到3900亿美元,但俄罗斯领导人坚称经济足够强劲,能帮助盟友”。法国《新观察家》网站文章说,俄罗斯领衔、包括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宣布组建联合快速反应部队,使得迄今仅起到论坛作用的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有向实体化发展的趋势。文章认为,俄罗斯正重新集结昔日苏联的伙伴,力图和美国恢复某种程度的对抗,尤其是在美国十分看重的阿富汗问题上拖后腿。文章说,俄同时放出合作口风,软硬兼施,将令奥巴马政府感到十分棘手。

法国《世界报》把关注点投向主要由俄出资的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百亿美元“防范金融危机共同基金”,称这是宣示俄地缘政治的利益底线,并展现俄在前苏联传统势力范围内不断增长的影响力。文章说,欧洲担心俄越来越娴熟地运用经济武器,如牵制摩尔多瓦全盘倒向西方,用天然气威逼西欧和乌克兰等。

奥巴马遭遇俄“下马威”

香港《亚洲时报》把吉尔吉斯斯坦宣布关闭马纳斯基地称为“突然丢下一颗炸弹”。奥巴马上台后将阿富汗事务定为外交的首要任务,打算大量增兵,而马纳斯基地是美国在中亚唯一的军事基地,是保证阿富汗军事供应的重要生命线。《华尔街日报》说,失去马纳斯基地对美国的阿富汗军事行动是一大打击,2008年有17万人次美军及5000吨装备经由马纳斯基地进出阿富汗。五角大楼一名高级官员说:“这将造成我们更加依赖俄罗斯。”在国内救市计划和官员任命接连遭到批评之际,美国媒体说,奥巴马这个时候最不希望听到这样的外交消息。《芝加哥论坛报》说,这将给奥巴马带来两个新的挑战:中亚角力及俄罗斯决心把美国赶出其后院。

美国连线杂志网站说,吉尔吉斯斯坦威胁关闭马纳斯军事基地令五角大楼“眩晕”。五角大楼一名官员说:“坦率地说,我们以为这是谈判策略,我们准备摊牌。但事情逐渐明朗,这不是开玩笑,他们想要我们离开。”《纽约时报》5日说,国防部官员称他们断定是俄罗斯向吉施压驱逐美国人,国务院官员还透露同吉尔吉斯斯坦的谈判已经中断。报道称,美国正在匆忙寻找马纳斯基地的替代基地。报道援引《环球政治》专家卢卡延夫的话说,“俄罗斯此举背后的计算是美国人没有多少其他选择,如果你在这里有什么需要,你应该去莫斯科,而不是比什凯克”。美联社说,短期而言,俄罗斯可能在为北约扩张和美国建欧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的争执争取谈判筹码;长远看来,莫斯科似乎决心恢复对前沙皇和苏联帝国大部分地区的历史影响力。

英国《每日电讯报》将吉尔吉斯斯坦要关闭美军基地称为“俄罗斯在外交政策上获得的重要胜利”,“对新上台的奥巴马政府来说既令人尴尬,又是一记重击”。报道披露,就在上月,美军负责伊拉克与阿富汗事务的彼得雷乌斯将军赶赴吉国,把马纳斯基地的租金从5500万英镑提高到了1.04亿英镑——这相当于吉政府年预算的7%,有外交官说,美国还向吉高官送了价值不菲的厚礼。法国《快报》称,关闭马纳斯基地,吉俄总统周二在莫斯科的会谈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克里姆林宫向吉这个素来听话的独联体小伙伴许以财政支持,而这正是后者所急需的。报道称,1.5亿美元赠款和20亿美元贷款——相当于吉尔吉斯斯坦年GDP的一半,这一诱惑显然很难抵挡。报道称,俄罗斯可能会不断在中亚祭起这一有效大棒,以排除美国在这一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的军事影响。欧亚新闻网4日的文章分析说,有人认为如果将美国逼得无路可退,有可能发动一场政变,使吉总统下台。

俄罗斯与美国展开“大博弈”

《苏格兰人报》5日写道,莫斯科在与美国展开“大博弈”,推动关闭在吉美军基地是“大博弈”的“重要一步”,等于向美国发出了赤裸裸的信号:如果想让中亚帮助打击塔利班,必先过莫斯科这一关。法国《快报》报道说,俄罗斯不仅给吉尔吉斯斯坦巨款,换取后者关闭美军基地,还向白俄罗斯提供大量援助,换取后者同意建立联合防空体系,以对抗美国的东欧导弹防御计划,而古巴则可能将获得3.54亿美元援助,交换条件可能是重新启用古巴针对美国的雷达站,以获取对美情报。报道称,尽管在刚结束的达沃斯峰会上俄罗斯总理普京作出了和缓的姿态,但上述一系列动作俨然让人嗅到了前苏联气味。

路透社3日以“不满西方,卡尔扎伊转向东方?”为题写道,奥巴马指责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未能“走出碉堡”有力执政,今后不太可能宽待后者,欧洲领导人也开始呼吁良好施政——这是对曾是西方宠儿的卡尔扎伊的间接批评。报道说,阿富汗国会议员巴拉卡赞说:“当卡尔扎伊看到其前盟友不在权位、而其他人不是去帮助而是开始批评他时,他就寻找新盟友。”“新盟友带头的是俄罗斯”。

莫斯科大学教授卡瓦列夫说,苏联解体以来,中亚国家担心俄罗斯这个强大的邻居,想引入外部大国力量平衡俄罗斯而使自己更加安全,但美国进入中亚的目的是完全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并不顾及中亚国家的真实感受和真正需要,而且在很多方面伤害了中亚国家的利益。经济危机下,中亚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美国现在不愿意为中亚国家的危机提供有益帮助,俄罗斯虽然自身也面临更严重的危机但却提供给吉国迫切需要的经济援助,必然让中亚国家明白最需要的国家是谁。

卡瓦列夫说,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一个重点项目就是军事合作,而此次决定建立快速反应部队是加强合作的一个切实步骤。俄罗斯是被迫维护自己的安全利益的,但从来没怕过美国的军事力量。俄罗斯依然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针对美国的军事压力,俄罗斯必然会在相应的领域与之对抗,这取决于美国准备走多远。他强调,美国的反恐战争如果得不到俄罗斯支持,在许多领域将很难顺利进行,而且会付出更高代价。俄罗斯要让美国意识到,没有俄罗斯的合作,美国根本无法完成反恐。对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冲击,卡瓦列夫承认比美国受到的冲击更严重,但认为只要能挺过这一两年最糟糕的状况后,俄罗斯有能力恢复元气。▲

猜你喜欢

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中亚
中国企业对中亚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量化评估分析
一带一路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形势”暨第十八届全国中亚问题研讨会举行
White Eleph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