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催着建金厦大桥
2009-02-06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据台湾《联合报》5日报道,马英九在和同僚的春酒聚会上指示,要研究兴建连接厦门和金门的大桥。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广泛关注。虽然“总统府”发言人王郁琦很快出面澄清说,马英九是表示关切金厦大桥的评估报告进度,并没有指示说要兴建,但岛内蓝绿之间以及蓝营内部已经为此事吵得不可开交。
先说“兴建”后澄清
这条刊登在《联合报》头版头条的报道说,马英九4日晚在台北宾馆邀请马萧竞选总部重要干部约20余人喝春酒。席间谈到金厦大桥,马英九表示强烈关切,并询问“行政院”说,“经建会”去年年底就应提出金厦大桥的评估计划,为何至今还没看到报告?马英九说,如果兴建金厦大桥,可以吸引很多观光客,对两岸和平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对此,“新闻局长”苏俊宾5日表示,这是马英九为回应地方需求,关心“行政院”政策规划的情况,“经建会”正在规划研究这项兴建案,确定之后会做出说明。“总统府”发言人王郁琦也强调说,马英九是要了解评估报告执行进度,并非指示兴建大桥。
金门与厦门有着广泛的经济往来,但由于水路交通的不便,金门县政府提出了建桥的想法。按规划,金厦大桥共有3套兴建方案:由金门县五龙山经大陆角屿、小嶝岛,衔接至大嶝岛,全长10.3公里;由五龙山,直接连到大嶝岛,全长6.8公里;由五龙山衔接泉州市的莲河地区,全长11.4公里。大桥建成后,从金门可直接开车到厦门,较目前“小三通”70分钟的船程可节省一半时间。
未与大陆协商表态谨慎
据熟知内情的人士说,马英九其实早在前年参加选举时,就已经提出兴建金厦大桥的构想,并作为他对金门地区民众的一项承诺。去年8月,马英九到金马参加“八二三炮战50周年纪念”活动时更是强调,他希望能将金门从20世纪的杀戮战场,变成21世纪的和平广场,所以他当时要求“行政院”于年底完成金厦大桥的评估报告,并且交由“经建会”处理。
对于马当局随后的澄清,岛内分析说,因为马英九很清楚,兴建金厦大桥不是台湾单方面能够决定的事,必须要经过两岸协商,早在去年9月,国台办发言人就表达过这一观点。目前,台湾方面只能先作评估报告。
岛内蓝绿吵成一片
虽然事情还没有坐实,岛内却已经吵作一片。民进党文宣部主任郑文灿5日借此事大做文章,批评马当局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台湾与大陆的连结上,造成两岸不设防也不负责任,这是冒进的两岸政策。他质疑这样会让金门变成厦门或福建的一部分。
曾经担任台湾战争管理学院院长的陆军中将“立委”帅化民表示,兴建金厦大桥对台湾的“国防”安全完全没有影响,现在金门已经没有什么军队,兴建大桥应该可以作为两岸和解的象征,是件好事情。但国民党另一“立委”邱毅则反对称,为节省时间就花那么多钱兴建大桥不值。
在马英九上台之前,由于历任领导人对大陆的敌对态度,一直没有对两岸交通建设做出规划。倒是大陆在过去10多年间,为两岸发展互动提出了一些极具规模的世纪性两岸交通计划,如1996年提出的“海底隧道”,包括由福建平潭到台湾新竹的北线、福建莆田到台湾台中的中线以及由厦门经金门到嘉义的南线3套方案,施工规模相当于三峡工程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