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09-02-05张晓
张 晓
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到一个现象:有些孩子学习很积极,几乎不用家长操心,同时学习成绩也非常优异;而另外一些孩子学习很被动,家长为此伤透了脑筋,天天催着他学习,可是学习成绩却往往不好。很多家长对此归结为“人家的孩子听话”。其实不然,这涉及到学习的自主性问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适合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使语文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学习自主性的过程呢?这是语文教学改革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当今语文教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教师要努力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使语文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学习自主性的过程。
要发挥学生主要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主人翁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学生耳听、眼看、动脑、动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自辩、自治、自理、自学的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以及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激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才能成功。
1.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教育的关键。首先,广大的语文教育者要更新观念,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陶冶情操,塑造完美的人格,以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以严谨的工作作风感染学生,真正做到身正为师,言正为范。而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基与转变教师行为的先导。教师应意识到教师角色的多样化,要为人师,不做经师;要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人。还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要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2.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重在学法指导。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语文知识和技能。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发展基本技能,提高语言综合素质的主要环节,也是师生交流进行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创造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做学生的知识朋友。卢梭说得好:“只有作学生的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教育首先应是温暖的,有人情味的,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以满腔的热情来帮助学生,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充当一个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不轻易地帮助学生解决他们能够解决的问题,对同学提出的问题教师尽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决,一个同学解答不完整,就让其他同学补充。碰到学生真正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这样既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参与意识,又能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及时归纳、总结、复习。例如,可以改变教学法,创设一些场景,给学生扮演角色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切身体验,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这样教学效果会好许多!课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复习要求:基础较差的同学以课本为主,加强基础知识,如字、词、句子的复习;基础较好的同学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复述课文,或根据课文内容自编写话习作等。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艰难过程,有待于教师的精心指导。但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将是学生受益终身的事情,能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