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环境成为保增长牺牲品

2009-02-05

环球时报 2009-02-05
关键词:环境保护部金融危机环境保护

夏 光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近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环境质量状况呈改善趋势。好转的原因首先是,近几年来国家采取污染减排、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等一系列措施,有力推动了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其次,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造成我国经济下滑,许多企业(特别是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落后企业)停产关闭,污染随之减轻。眼下,保增长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因此有理由担心,环境会不会再次成为保增长的牺牲品呢?

我们可以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正反两个方向的趋势分析:从正面来看,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企业停产、歇业或关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污染排放。同时,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有相当一部分投资是投向生态环境建设和环保能力建设,这会使很多地方的环境基础设施和环保能力上一个台阶,这对控制环境污染和恢复生态功能是有利的。从负面来看,金融危机使很多企业流动性缺乏,无钱投入污染治理,可能使污染减排更加困难。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一些原来停产或歇业的落后产能又恢复生产,形成污染反弹。

上述正反两个趋势,究竟谁强谁弱,可能各地情况不同。笔者个人看来,总体上近期负面趋势可能会更大一些,值得注意。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并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大国,内生需求不可限量,一旦采取措施扩大内需,我国的经济可能比较快地实现好转。在这个恢复过程中,由于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很快改善,“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排放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延续运行,被市场周期性波动所淘汰的落后产业可能在欠发达地区“克隆”再生,所以对环境的压力会先拟后扬,我们应对困难估计得更足一些。

目前,环境保护部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大局已经出台了八条相当具体的措施,分别从结构、准入、监控、能力等方面准确地定位了环保工作与保增长大局的关系,反映了中央把战胜金融危机作为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大机遇的精神。但中央的决策是否能得到充分地贯彻,还不能使人放心。现在,一些地方上报的项目中包含了不少过剩或落后产能扩张的项目,总投资达360多亿元,环境保护部卡住了这些项目,但是有可能出现“未批先建”的问题。这说明要使中央的调控思路——既保当前经济增长,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得到很好执行,必须从整体上增强环境保护的调控力度。

我们可以把一个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实力称为“环境保护的国家力量”,简称“环境保护国力”,它包括政党、人大、政府、司法和社会在环境保护上作用的力度。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于世界前三,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我们的环境保护国力能排得上一个什么位置?恐怕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仍然是一个“弱国”。形象一点说,犹如一个巨人,经济发展这条腿越来越长,但环境保护这条腿还是原来那么长,结果这个巨人倾斜得很厉害,搞不好就会倒伏在地。

金融危机毕竟只是一个短期现象,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还是如何应对长期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产生的环境压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并非此起彼落的“跷跷板”关系,只要处理得好,它可能是互相促进的良性关系。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公害爆发时出台了大量环保法律,促进了全面的产业改造,以后又出台严格的尾气控制标准,促进开发和生产节油型汽车,都极大地提升了日本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又甩掉了“公害列岛”的帽子,这种一石双鸟的策略值得我们在今天应对金融危机时借鉴。▲(作者是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部金融危机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环境保护部北京会议与培训基地锅炉煤改气项目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
金融危机扑克牌“通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