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考验国家道德
2009-02-05
本报驻瑞典特派记者 雷达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卫敏思 王会聪 本报记者 何申权
伴随着美国政府近日抛出“购买美国货”条款来救市,欧洲很多国家民众对外籍劳工的排斥情绪同时在蔓延,亚洲和拉美一些国家也纷纷打出“贸易保护牌”。对此,瑞典《经济》杂志担忧地说,“金融风暴似乎把人们的头脑冲昏了,要知道,贸易保护主义之后就是贸易战,不敢想像金融危机加贸易战的组合,世界末日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有学者把正在加剧的全球金融危机比成一团篝火,而各国政府的道德价值观正在火上被炙烤:是迎合失业者,不断举起保护主义的大旗棒?还是痛定思痛,寻找新的救市策略?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很多国家的领导人已经摇摆不定了。排斥外国商品和劳工的做法就像吸食毒品一样,只能找到暂时的快感,但最终,一旦爆发全球性贸易战,各国百姓都会“很受伤”,甚至被卷入战争。回顾历史,二战爆发与上世纪30年代欧美国家掀起贸易战有着必然的联系。贸易战没有战胜国,如何避免一场注定失败的贸易战?眼下的金融危机正在考验各国的国家道德。
“大难临头各自飞”遭鄙视
美国《华尔街日报》一篇题为“保护主义浪潮膨胀”的文章分析说,一股保护主义浪潮正在全世界膨胀,这会对苦苦挣扎的经济造成进一步损害。阿根廷对进口鞋和汽车配件施加了新的限制措施;俄罗斯提高了汽车进口关税;厄瓜多尔去年秋天开始全面提高关税,如对一些肉类进口征收的税率从25%提高到了85.5%;印尼政府开始对大约500种进口商品施加限制;印度政府1月宣布将禁止进口中国玩具,此前还提高了对钢、铁和大豆的关税……
北欧国家历来有尊重自由贸易的传统,瑞典贸易大臣比约琳经常向外国媒体介绍自己是“自由贸易大臣”。但瑞典最近在出台对沃尔沃和萨博汽车厂的救援方案时也规定,这笔总计35亿美元的贷款和信贷担保只能用于瑞典产品。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经济学教授尼尔森这样分析说:“或许是这次金融风暴实在太猛烈了,人们本能的反应就是自保,这大概就是瑞典在自由贸易方面有所退缩的原因吧。”
一些国家政府“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做法立即遭到来自各界的批评和质疑。美国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理查德·费希尔2月2日说,“贸易保护主义是将经济带向死亡之路的‘快克(注:一种高纯度可卡因毒品)”。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也说,“让外国人做替罪羊是过时的政治把戏”。美国《新闻周刊》在谈到“购买美国货”条款时批评美国政府说,这不仅损害贸易政策,还将损害美国的外交政策,贸易保护主义将侵蚀国际关系和合作,成为一场可怕的梦魇。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月3日报道,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查尔斯·格拉斯利最近给微软公司的信中写道,“微软有保护美国工人的道德义务,分配工作时优先考虑美国人而不是外国公民”。但就在两天前,全球知名物流公司FedEx首席执行官史密斯在接受美国ABC电视台采访时对这种“损人不利己”做法表示担忧。他说:“如果参议院通过‘购买美国货条款,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在全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业务,我们将遭到报复,美国人失业的风险将加大。”
西班牙的建筑业曾吸引了数百万移民,但“见不到底的”金融危机让西班牙政府准备先拿他们“开刀”。西班牙政府决定花点钱把那些合法移民打发走,在他们领到一次性全额失业津贴后,至少3年内不能再返回西班牙。
在英国,劳埃德是苏格兰一家炼油厂的工人,他告诉记者,为了节约成本,企业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请了太多的工人,老板把身边越来越多的苏格兰工人解雇,这让他压力很大。不过,劳埃德并没有加入反对外籍劳工的罢工行列。他不认为排斥外籍劳工、排斥外国产品能够救得了英国,因为在两年前,他身边的外籍劳工比现在还多,而自己的生活却比现在要好。
欧美讲国家道德有难度
著有《道德情操论》、《国富论》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老家就在苏格兰,但英国学者克劳斯和乔伊尔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都坦言,和常看《道德情操论》的中国总理相比,了解这本书的英国人太少了,英国的年轻一代长于商业经济,但在商业道德的培育上却非常匮乏。英国财政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克劳斯认为,目前欧美社会正处在这场金融危机打压最残酷的时刻,这是西方金融和经济界已经预料到的。但问题是,在这个历史性关口,一些政府和企业似乎无法坚持在这场危机初期时所表示出的“同心协力”的决心。
克劳斯说,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周抛出的“国货论”,显然是为了讨好对国际贸易和市场经济理论了解不深的美国选民的欢心。只买美国货和欧美最近出现的排斥外籍劳工的呼声一样,都是旧式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现。他说,英国媒体最近纷纷对全国各地工人反对资方吸纳廉价欧盟劳工的示威极力渲染,逼迫政府做出让步;而政府却在该问题上不断与劳方工会辩论。事实上,英国政府的举动让民众忽视了一个事实,廉价的外籍劳工并不是引发这场经济危机的原因,唯利是图的信贷投资行为和失控的金融监管体制才是症结所在,而英国政府现在却故意不愿多谈这一点,用罢工浪潮转移人们的视线。
伦敦大学经济学家乔伊尔把金融危机比成篝火,而各国政府的道德价值观正接受炙烤。乔伊尔说,原本高喊追寻美国自由市场经济足迹的法国总统萨科齐,面对国内一轮轮的罢工声浪,现在也软了下来。法国政府已经开始和工会展开密谈,露出了“保护主义”的苗头。这些政治家们担心的是,如果罢工引发进一步骚乱,国家将会失控,政府也面临倒台。和这些眼前的危机相比,保护主义是对是错已经不再重要了。
美国《时代》周刊文章认为,在困难时刻讲国家道德是有难度的。在经济困难时期,要首先考虑比自身利益更广泛的利益往往非常困难。因此,人们担心,今年4月在伦敦举行的20国集团会议谈论的话题可能不是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是讨论怎么样才能形成反对保护主义的共同阵线。
贸易保护主义有前车之鉴
面对国家道德正遭受金融危机考验这样的事实,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威廉·比特2月1日在《金融时报》发表文章,忧心忡忡地表示,“如果‘购买美国货成为法律,毫无疑问这无异于向全世界宣布发动一场经济战争。将很快遭到来自欧盟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报复。”
各国政府和民众显然不愿增加彼此间的仇视,甚至看到更坏的结果。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刘作奎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是二战爆发的最深层次原因之一。1930年,极度恐慌的美国国会率先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超过2万种外国商品的进口关税,高筑关税壁垒,试图挽救美国经济。美国的利己行为引发英国、法国、意大利等25国“报复性效仿”。这种后果是灾难性的,在1929年至1934年期间,世界贸易下降了大约2/3,美国自己也损失了40亿美元。美国《时代》周刊文章最近在提到《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时用了“声名狼藉”一词。文章说,就连美国国务院都说,这一法案“很快变成了20世纪30年代以邻为壑政策的典型”。刘作奎说,贸易战对战争的爆发只能是火上浇油,促使一些危机深重的国家铤而走险,用武力解决问题。
二战后,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成了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霸权国家”,与此同时,贸易保护在西方国家内部也时有发生,而且有些借口听上去十分可笑。1999年,澳大利亚政府依据该国动植物检疫条例,禁止进口加拿大的三文鱼,理由是三文鱼可能带来病菌,污染澳大利亚的河流,并最终导致对该国水产养殖业的破坏。加拿大方面认为,这完全“缺乏科学依据”。还有更奇怪的理由,美国禁止进口来自墨西哥的金枪鱼,原因是根据美国的哺乳动物保护法案,墨西哥不能证明在捕获金枪鱼时没有同时捕捉海豚。好在千奇百怪的贸易保护至今没有形成大范围的国际贸易战。
强国应该承担更大道义
瑞典经济学家尼尔森认为,在金融危机面前,美国率先立起贸易保护的壁垒,属于典型自私自利的表现,应该说,美国政治和经济界的一些所谓精英,把达尔文主义中冷酷、残忍的东西学得很“透彻”。他说,避免贸易战将是对美国政治经济精英们道德的一场考验。
中国将派“采购团”赴欧洲采购设备、商品和技术的消息,被外电评论为“遏制欧洲针对‘中国制造的地方保护主义情绪”。尼尔森说,中国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处处走在了前面,现在很多国家刚刚意识到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认为,一个国家实力越强,在国际上承担的道义责任就越大。从当前美英等国相继打算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的做法来看,它们完全没考虑国家道德这回事。亨廷顿、保罗·肯尼迪等美国著名学者也承认,西方发达国家没有道德优势,所谓虚幻的道德优势是建立在军事优势基础上。这次金融危机将美国暴露在更大的道德风险之下。
梅新育表示,在国际经贸关系中,各国都顾自己的利益,国家道德被置于一旁是我们长期面临的现实。中国是出口大国,受贸易保护主义伤害无疑会很大。但从目前看,再次爆发像上世纪30年代也是由美国挑起的贸易战的可能性并不大。当时,没有“关贸总协定”或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协调机构。事实上,从二战结束至今,一直没有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大规模贸易战也是因为有了这些国际贸易争端协调机构。但梅新育认为,各国从没有放弃过贸易保护这个武器。对中国来说,一方面应该尽力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贸新秩序,另一方面需要重新审视贸易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贸易出口国过于集中在几个发达国家,就会使中国在它们的贸易保护面前显得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