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女人

2009-02-05陈文芳

文史月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媳妇儿女孩子

陈文芳

村里的娘们儿,在暮色四合的时候点燃灶火,袅袅的炊烟从屋顶的烟囱冒出,煮熟晚饭后,就来到村头招呼自己的孩子回家。长一声短一声,呼唤声交织在乡村的夜色里,伴着晚风,凝成了许多人关于童年的温暖记忆,哪怕白发皓首,哪怕天涯飘零,那些声音也不绝如缕,永远在天堂回荡。

那些“做了娘的女人们”,在男人们这样的称呼中憨厚一笑,埋下头,继续着柴米油盐的劳作。一辆马车、拖拉机或者汽车加上锣鼓把她们载到一个陌生的村庄,从此,命运就成了拴上线的风筝,一端牵着自己,一端交给了男人,提到她,人们习惯说“谁谁的媳妇”。婆家虽然没有了“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的无奈与压制,但生活在公婆以至村人的眼神下,谨慎也要有几分。红妆未曾褪尽,就坐在灶旁一把一把往锅底添着柴火。

儿女诞生后,“谁谁的媳妇”变成了“谁谁的娘”。谁谁的娘,心都在孩子身上,她会毫无顾忌地敞开衣襟,让孩子含住自己的奶头。她把羞涩丢掉,也丢掉了女孩的天真与拘谨,她变成了乡村原野上最普通的一株高粱,生长在玉米、大豆、棉花的中间,为争取阳光和水,不停地向高处生长。

村里的娘们儿眼睛紧盯着土地,乘着朝霞上路,伴着月色归来,没有诗意,没有浪漫,只有庄稼的长势与收成。孩子读书是一项任务,做娘的要督促完成,上学惹事要打屁股。村里的娘们跟着村里的步调,不超前也不落后地走着,好像那句顺口溜“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

有一家的孩子喜欢读书,半夜还趴在床上点着油灯一页一页地翻阅着圣贤的智慧,他的娘就很是不满,一次次在院子里喊叫,她害怕家里的煤油很快就会烧完,更不满意孩子早上赖在床上不肯起身的样子,地里的野草已经长疯了,还有闲心看书。村里的娘们儿一般都没有坚持到小学毕业,简单的账会算一些,一旦超过两位数头脑里就如麻丝一团,她们甚至连电视剧都看不懂,不认识上面的大官,只知道村里的书记。所以她们认为,村里的事地里的事比天还要大,东家长西家短,南山的苹果北坡的梨,今天的旱情明天的雨,院里的猪圈架上的鸡,这就是她们的全部。她们说,猫能记千,狗能记万,小鸡只能记住二里半,自己就是那只除了挠草堆找小虫、走过二里就不认路的小鸡,浅浅地活着,又浅浅地老去。

上了年纪的娘们开始操心儿女的婚事,万事之中,惟此为大。村里的娘们把儿女的婚姻看成一生最重要的事业,那是寄托,也是尊严。一滴滴汗水换成一张张的钞票,一张张钞票买来一车车的砖瓦,东家借,西家凑,房子是招牌,立在地上谁都看得见。现在的社会变化有点快,大家都在竞相攀比,攀得她们有点累,等到媳妇娶到家,媳妇叫上一声“娘”,她们的眼泪也就不由自主地往下落。“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熬成了婆婆,自己也就开始衰老了,而周围的事物却一天比一天新鲜,新的媳妇坐不住锅台拿不稳针线,火车一声长鸣,小两口就去了城市。城市怎么样?村里的娘们不知道,一生都没有走出县城以外,只觉得那是无法读懂的高深,高深就给人压力,压力之下就没有幸福。守着老房子,守着老村庄,她们从容坚忍地走着一如既往的步子,该走的都走了,该留的还要留下。

镇上来了摄影师,要求更换身份证。村里的老娘们翻箱倒柜找出多年前的新衣服,对着镜子照了照,把那缕白发藏在耳根后,很不自然地坐在镜头前。“下一个,吴翠翠。”大家一愣,这是在叫谁呢?谁谁的娘从人群里挤出来,坐下,带着几分羞涩、几分幸福:“是我呢。”她的名字已经被大家遗忘了几十年……

(责编 张静涵)

猜你喜欢

媳妇儿女孩子
匆匆太匆匆
媳妇强大
家有儿女欢乐多
两个字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一直未变
儿女不孝老人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