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使馆里的窃听器

2009-02-05顾育豹

文史月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阿方阿尔巴尼亚新馆

顾育豹

1983年,中国新任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郗照明抵达地拉那。刚一下飞机,前去迎接的阿政府外交部礼宾司长就迫不及待地对他说,阿方已为中方修建了新馆,希望在3日内搬迁。

郗照明大使听了十分突然,当即表示:1.我刚到贵国,还未递交国书,尚未履行大使职责,怎么能马上就让我馆搬迁?2.阿方为中方修建使馆问题,事先并未征求过我方意见,建造什么样的使馆,建在什么地方,中方全然不知,你一见面就提出迁馆的事,很难理解;3.迁馆是一项大工程,不是三两天就可以办到的;4.所谓现馆舍是不是已具备对外活动、办公和生活条件,只有现场考察后才能决定搬迁时间。

阿方礼宾司长未作任何表示,连声招呼也没打就离开了。

邓小平同赫鲁晓夫交锋时,仗义执言,支持阿尔巴尼亚;在与阿方交往时,也对一些意识形态问题上的分歧直言不讳。但这之后,随着中阿两国关系日益恶化,阿尔巴尼亚反华调子日高。1978年,复出后的邓小平在外交领域采取了第一个重大决策和断然措施,就是指示外交部,对阿尔巴尼亚停止援助,撤项目、甩包袱,果断地摆脱中阿关系的畸形状态。

1978年年底,阿领导集团霍查向地拉那区选民发表讲话,公然把中国列为“主要敌人”。他在随后出版的《中国纪事》一书中则全面反华,甚至号召推翻中国现领导,同时为“四人帮”鸣不平。霍查胡说什么中国武官和新华社记者都是“间谍”,居然诬蔑中国驻阿大使馆的大部分人都是特务部门派过来的。

对于霍查疯狂反华,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指示说:“大人不见小人怪。”随之,我国对阿尔巴尼亚采取了“四不”方针,即:不过于重视、不予置理、不与之论战、不主动恶化关系,赢得阿国百姓的同情。中国使馆机构、新华社分社人员进行了大精简。刘新权大使回国“休假”未再返馆,而随后派去的大使就不再是部级或副部级的了。两国外交关系进入最低谷。

中国驻阿尔巴尼亚使馆原址靠近阿党中央和部长会议所在地。阿方即使在两国关系好时也一直对我方起疑,担心中国对它搞什么动作,早就想把中国使馆迁走。根据原来的计划,新馆址在拉纳河北岸,与新华社分社、中国专家宿舍同在一个区域,以便于对中国人统一管理。新馆实际上已经建成,在当时的外国使馆中当属最大、最好的,但两国关系一坏就泡汤了。新馆的前半部分改作了阿外交部,后半部分改作阿贸易部,新华社分社新址则成了阿通社,中国专家宿舍先是改作对内旅馆,后又成为环保部的所在地。

过了一个多月,郗照明大使到阿方新给的馆舍去查看了一番。新馆设在使馆区的最北部“斯坎德培大街57号”。郗大使等查看后认为,新馆舍根本不具备对外活动、办公和生活的必要条件。随即向阿方提出,新馆舍的院落、大厅、厨房、锅炉等10处必须进行改造,并强调在改造好之前,谈不上搬迁问题。在我方多次据理交涉之后,阿方原则上接受了几项主要的改造方案,经半年多的施工,基本达到了要求。考虑到两国关系冷淡,以及阿方要我尽快搬迁的情况,为了安全保密和节省经费开支,使馆决定,由全馆人员和临时来馆修缮的工人于1984年内自行搬迁,不雇用阿方一人一车。

中国驻阿使馆原是在小国的大馆。在中阿友好时期,中国驻阿机构多,人员也多。1978年,我国政府决定停建所有援助项目,撤走全部援阿人员和留学生,大量精简使馆机构和人员。由于撤离时间紧迫,大批不能带走的物品都堆放在原使馆临时搭建的简易仓库内,新馆舍又没有一处比较大一点的仓库用来存放这些物品。工作人员几经挑选,选出了少量有价值的东西,运往新馆。余下的大衣柜、办公桌等准备免费送给阿方。出人意料的是阿方非但不领情,竟提出了索要废品处理费。还有上百部旧电影胶片和大量没有保存价值的资料、报纸等,都无法处理,只得就地焚烧,足烧了一个多星期。在搬迁过程中,全馆人员不分白天黑夜,超负荷劳作,用使馆的各种车辆,不论是超重物件,还是一般物品,都自行运送装卸。

新馆舍院落原是一片废弃的水泥操场,四处坑坑洼洼,砂石裸露。经大家日夜奋战,把原馆的无核橘树移栽过来,用老馆的肥土造出一片橘园,用废弃的钢管搭建了一条葡萄藤甬道,三面移栽了翠竹,凡是裸露的地表都栽种上了麦冬草,还人造了一小块菜地。几个月后,新馆一片葱绿,花草树木错落有致,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郗大使自阿提出要我方搬迁馆舍之时起,就预感到阿方对新馆舍可能做了一些手脚,随即报告了国内,并要求派安全保密检查组来馆进行检查。1985年4月,国内派一个检查组,开始用仪器对馆舍进行扫描,未发现异常。但在装修机要保密室墙壁时,检查组在靠近地面处发现一根塑料细管,便小心翼翼地深挖下去。在墙体的深处,发现了用高标号水泥和钢筋包裹着的窃听器装置。安全保密组的人员轮流作业,顺藤摸瓜,循着窃听缆线挖下去,先后在机要室、研究室、商务处、会议室、大使官邸等处总共发现了35枚窃听装置,几乎覆盖了全馆。

挖窃听装置的工作非常艰巨,需要门窗紧闭,把敲凿声降低到最小,以免引起阿方无理阻挠。尽管如此,阿方从我们挖第一枚窃听器起就引起了警觉,在使馆的四周,加派了便衣警察昼夜监视。外交人员服务局人员(实为内务部特工)几次以检修电话线路和输电线路为由要进入我馆,均被我方拒绝。此计不成,阿政府外交人员服务局副局长把郗大使召到他的办公室,提出要派人查看我馆的建筑结构,又当即被郗大使严正拒绝。与此同时,阿方对使馆人员进行了严密监视,我馆人员外出,阿方都派人跟踪。我方对其安放窃听器的行为,并未提出交涉或予以曝光,而是按照我方一向具有的“大国心态”,不加声张地拆除了之。

为了把挖窃听器的情况实录下来,作为历史性的见证资料,使馆派外交官前往我驻罗马尼亚大使馆借来摄像机,将挖掘的全过程、窃听装置及缆线等都完整地录制下来。之后,将录像带、窃听装置、部分缆线通过外交信使邮袋送回国内。国内有关部门将这些实物和录像,作为对出国人员进行保密安全教育的生动教材。(责编 张潇中)

猜你喜欢

阿方阿尔巴尼亚新馆
我就看着不说话
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中的要点
路过人间的姑娘
林城东路上的贵州省博物馆新馆
阿尔巴尼亚申请加入欧盟
评说档案30年(之二)
那段青春,我几近迷失
水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