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奇葩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嫣然绽放
2009-02-04卢铁栋
卢铁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盛景,杂技艺术作为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也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嫣然绽放,展露出迷人的风采。党的十六大以来,广大杂技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顽强拼搏、辛勤耕耘、努力探索、锐意创新,使杂技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杂技团体蓬勃发展,结构优化
改革开放后,“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的杂技队伍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据统计,20世纪末,全国县以上和部队、产业系统专业杂技团体共124个,从业人员1.2万余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杂技团体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民间杂技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遍布全国,数以千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十几万民间杂技(马戏、魔术)大军,从业人员占全国杂技从业人员的90%以上。2001年以来,杂技历史悠久、基础深厚、资源丰富,为杂技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的河北吴桥县、肃宁县大王庄,河南周口市、濮阳县东北庄、宝丰县和安徽宿州埇桥区,先后被中国杂协命名为“中国杂技(马戏、魔术)之乡”。
锐意创新,杂技创作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以来杂技创作日新月异,勾画出一条从技巧创新到节目创新再到晚会创新的发展轨迹。杂技工作者以“难、新、奇、美”为杂技的审美特质,坚持“以技为本,技艺并重”,不断创新技巧动作挑战极限,配合各种艺术手段精心编排处理,观赏性和感染力大大增强,杂技舞台面貌焕然一新。90年代,一些杂技团体以节目创新为基础进行整体构思,应用某一主题和综合艺术表现手法,把互不关联的节目组成有机整体,创造出杂技主题晚会的新形式,继而又向带有情节的“杂技剧”迈出探索步伐。近年来,一大批大、中型杂技团体创作演出了大量主题晚会和杂技剧。其中,《中华魂》《依依山水情》《天鹅湖》《西游记》先后获得国家级赛事的最高奖。
走向世界,广泛开展文化交流
改革开放的潮流推动中国杂技走出国门登上国际舞台,参赛、访演、商演等文化交流活动数以千计。1981年,广东杂技团前往法国巴黎“明日”国际杂技节参赛,拉开了中国杂技参加国际大赛的序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杂技工作者摘取了国内外所有顶级国际杂技赛事的最高奖,据不完全统计,共获得首奖、金奖150余项,被誉为“世界杂技金牌储藏库”。为进一步扩大中国杂技的影响,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1987年,河北省政府和文化部、中国杂协共同创办了“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1992年,文化部外联局、艺术司、中国杂协和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了“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节”;2001年,上海国际艺术节创办“赛中赛”——上海国际魔术节。目前,这些赛场已成为颇具规模的东方赛场。2006年8月,北京在23届世界魔术大会上以227票、62%的支持率,夺得了2009年世界魔术大会举办权。改革开放后,中国杂技大踏步走向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地区都留下了中国杂技团队的足迹。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中国杂技开始频繁对外进行商业性演出,商演在境外演出中的比例不断提高,杂技每年商演创汇占我国对外演出创汇的80%以上。
创办杂技赛事,引进竞争机制
改革开放推动了杂技艺术发展繁荣,催生了杂技艺术的节庆和赛事。除上述国际赛事外,文化部于1984年、1988年先后创立了“金狮奖”全国杂技比赛(自第七届起更名为“文华奖”全国杂技比赛)和文华奖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中国文联、中国杂协于1998年创立了中国杂技“金菊奖”比赛,在展示杂技艺术成果、促进业内同行交流、推动杂技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作用。在政府部门倡导和杂技界共同努力之下,杂技赛事越办越科学、规范,举办水平越来越高。2008年举办的“文华奖”第七届全国杂技比赛,首次禁止含有痛苦、残忍及其他不宜观看的内容、明显低龄化的表演以及明显忽略安全措施的节目参赛,首次将参赛节目分为平衡、柔韧、腾翻、攀缘和操持等五类进行评选,首次将金奖数量从往届的数十个削减为6个,体现了政府部门对杂技艺术的发展导向以及杂技工作者的自觉、进步与成熟。为鼓励、支持我国杂技健儿创造优异成绩,促进杂技艺术进步繁荣,荣毅仁基金会特别设立由文化部主办的“荣毅仁基金会杂技艺术奖”,对近年来在国际国内重要赛场上获奖的杂技艺术家予以奖励。2006年,该奖首次为2004—2006年度在国际国内重要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节目颁奖,其后按年度进行评选、颁发。
建设杂技场馆,填补历史空白
改革开放前,我国没有固定的专业杂技马戏演出场所,杂技团体只得利用一般剧场或流动马戏大蓬演出。改革开放后,几代杂技工作者企盼专业杂技马戏剧场的梦想终于实现:1992年,全国首座现代化杂技剧场——武汉杂技厅建成开放,结束了我国没有专业杂技剧场的历史;1999年10月,主体建筑为多功能杂技馆的河北省艺术中心建成使用;同年,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有“中国马戏第一城”美誉的上海马戏城落成,并于2005年再建一座膜结构穹顶的“中剧场”;2005年10月,依托长隆香江野生动物园,独立经营,可容纳9000多名观众的长隆马戏剧场在广州番禺建成。
科学育人,培养杂技人才
改革开放初,杂技人才培养多沿用“团带班”方式,由杂技团体招收学员,学员随团学艺并参加演出。由于受杂技团体自身条件制约,这种方式培养规模难以扩大,在文化课教学和综合艺术素质培养方面能力不足,渐渐不能适应杂技艺术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于是,一些杂技团体开始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委托当地或外地艺术(戏曲)学校代培学员,进而开办专门培养杂技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或在当地艺术(戏曲)学校中开设杂技专业,走上了正规办学、规模办学的道路。1985年,杂技之乡河北吴桥率先创办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带动了上海、北京、濮阳、遵义、聊城、项城等地相继成立专业杂技(马戏)学校,许多省市在艺术(戏曲)学校或职业学院中设立杂技专业。正规办学使杂技人才培养纳入了科学育人的轨道,大大提高了专业教学水平,加强了文化课教学和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不仅为本地杂技团体输送大批优秀人才,还为兄弟省市乃至其他国家代培杂技人才,为杂技艺术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
注重理论建设,研究成果丰硕
杂技艺术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中国杂协和各地杂协均把杂技理论建设作为重要任务,组织开展了大量理论研讨活动,使理论研究滞后于艺术实践的局面逐步改观。1981年9月,中国杂协主办的《杂技与魔术》问世,创办以来在推动杂技理论建设,团结培养杂技理论队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83年3月,文化部艺术局与中国杂协举办全国杂技创新座谈会,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艺术理论探讨活动,也是建国以来杂技艺术实践的总结大会。1991年,中国杂协因势利导,把各省的研究活动统一组织起来,形成一年一度的全国杂技理论研讨活动,于1992年至2007年期间,先后举办了10届全国杂技理论研讨会。1994年,中国杂协理论研究委员会成立,致力于统筹规划杂技理论研究,制定阶段性研究选题,开展学术研讨,扩展与国际杂技界的学术交流。随着杂技理论研究的深入,《中国艺术史·杂技卷》《中国新文艺大系·杂技集》《中国杂技艺术》《中国杂技史》《当代中国杂技》《中国魔术史》《杂技艺术教程》等一大批杂技专著以及杂技知识普及读物相继问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积极探索体制改革、产业发展之路
为推动杂技更好、更快发展,杂技工作者顺应改革开放的形势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积极探索杂技体制改革和产业化发展模式。1992年,吴桥县与香港共同兴建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景区,变杂技优势为经济优势;1996年,河北省整合优势杂技资源成立河北杂技集团,形成了规模经营和整体艺术实力;1998年,新上海马戏团走出国门,后在美国注册成立美国恒创股份有限公司,与美方共同投资在布兰森市建造新上海剧院;2004年8月,沈阳市将沈阳杂技团、南湖剧场、南湖剧场招待所3家文化事业单位转制重组为沈阳杂技演艺公司,进而成功进行了股份制改造;2006年12月,中国杂技团转企改制,组建了民营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控股的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推动杂技艺术按照产业化的运营模式加快发展。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杂技艺术的发展,可将基本经验归纳如下:其一,广大杂技工作者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文艺工作方针,以发展、繁荣杂技艺术为己任,从群众的创造实践中汲取营养,堪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典范;其二,以理论研讨指导艺术实践,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发展规律,探索发展方向,坚持以技为本、技艺并重、借鉴创新、向综合艺术发展,使杂技艺术焕发出旺盛的生命活力;其三,打破杂技团体国有国营一统天下,形成国有团体为主导、民间团体为主体、业余团队为基础的格局,营造出杂技艺术发展蔚为大观的壮丽景象;其四,大力发展杂技教育,走正规办学、规模办学的道路,加强文化课教学和综合艺术素质培养,为杂技艺术的腾飞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其五,树立精品意识,提高杂技的审美品格,努力创作构思精巧、艺术精湛、意蕴精深、制作精美的杂技精品,形成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杂技团体和众多杂技品牌剧(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