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什么用?
2009-02-03陶西平
陶西平
早就听说北京东直门中学金帆管弦乐团的演奏水平很高,但一直没有机会去听。最近,正好到这所学校去讨论学校文化建设问题,应校长之邀,听乐团演奏了一曲格林卡的《路丝兰与留德米扛》。同学们那样投入、那样准确地诠释着这首名曲。我深深地为他们饱满的热情和对作品的深刻理解而感动。而更令人感动的是乐团现任指导教师秦熙。他对我说,他中学时代就是金帆交响乐团的乐手,当年我曾经多次听过他所在乐团的演奏。后来,他出于兴趣,上大学就报考了音乐专业,毕业后又到中学担任音乐教师,并指挥中学生金帆管弦乐团。我这次能来听他指挥的乐团演奏,他非常激动。
这不禁使我想起20多年前的往事。那时,北京中小学的艺术教育还相当薄弱,除了个别校外教育机构外,学校里没有多少文艺社团活动,流行音乐占领了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阵地。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陶;台学生的情操、推动群众性艺术活动的开展,北京市教育局决定首先在一部分学校中成立一些高水平的文艺团体,以发挥引领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民乐、管弦乐、舞蹈、钢鼓乐、合唱等文艺团体相继在一些学校成立起来。这些文艺社团统称“金帆艺术团”,寓意是: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才的彼岸。当时就有人问,开展这些活动有什么用?今天,秦熙老师对艺术教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算是给那些提问者一个响亮的回答吧!
走出东直门中学的校门,我又想起一件令我深受触动的亨。
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台北一女中的乐仪队到内地访问,这是一个有较长历史和较高素养的学生表演团体,他们在北京的演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当时,北京除了少先队的鼓乐队以外,中小学还没有行进的乐仪表演团体。因为乐仪队表演既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演奏水平、较好的身体条件,还要有很强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我们看到这项艺术活动很有教育价值,就倡导北京有条件的学校尝试开展这项活动。近20年过去了,2009年春节,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这项倡导取得的成果。
2009年春节期间,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府依照惯例,为华人、华侨举行了欢度佳节的传统活动——花车游行。每年这项活动都会有极少数法轮功分子捣乱,今年他们也雇了一些乐手,吹吹打打,试图制造混乱。但是,一支身着镶着金边的白色礼服、在指挥引领下行进的铜管乐队阔步走上街头。他们以风发的意气,雄壮的乐曲,精心编排、不断变换的队形,吸引了悉尼街头观礼的广大市民。市民们用欢呼声、喝彩声,表达了对这支队伍的高度赞扬,没有人再去理睬那些捣乱者。这支乐队就是北京中学校的行进乐队之一——北京二中的铜管乐队。孩子们用自己的才华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由此我想到,教育当然是有目的的活动,但我们不可对教育的目的做简单的理解。我们常常遇到有人质疑:学这个有什么用,学那个有什么用。这使我想起一个传说:据说,富兰克林用风筝在雷雨天取电成功时,旁边有一位抱着小孙儿的老奶奶问富兰克林:这有什么用?富兰克林反问老奶奶:您抚养孙儿长大,他将来有什么用?老奶奶回答说:我现在说不出,但他长大了肯定会有用!富兰克林说:我的发现也是一样,我现在说不出它有什么用,但我相信,它将来总会有用处。后来,电的使用几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其实教育就是这样,也许我们不能简单地回答所有教育活动的直接用处,但是只要我们为学生打好基础,将来总会对他的一生发展有用。所以,我们的目光不能只局限于教育活动的简单的实用价值,这大概才是真正“大气”的教育吧。
编辑沙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