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2009-02-01李永亮
李永亮
“非指示性”语文教育是郑逸农等教师在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反拨和调整所形成的教育理念,它的教学形式以“二不”和“四自”为标志: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其核心命题是“把人当作人”:师生平等,真诚对话,自主成长。它基本的教学流程为:教师激趣导入;学生初读文本,并说说各自的初读感受;学生再读文本,自主确定学习主题;学生围绕学习主题,研读欣赏;学生交流研读心得,并提出问题,现场讨论;教师补充提问,并介绍自己和研究者的研读心得;学生聚焦优美的语句美读品味;每人反省自己的学习得失,并提出调整对策;教师提供课外作品,让学生比较阅读,拓展深化;学生总结学习的感受与收获;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下面就“非指示性”教育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中推行的可行性探究、意义以及困难与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一、“非指示性”教育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中推行的可行性探究。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初中级专业人才,我们更应关注培养学生整体的语文能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多不是很“乖”的学生,他们成绩不是太好,但他们的思维很活跃,敢于发言,敢于质疑。加以用心引导,他们能成为“非指示性”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主体。
二、实施“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意义。
实施“非指示性”语文教育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的课堂里,学生不必接受教师一味的灌输,而是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主题,当堂开展探讨。笔者曾用传统的教学形式上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因为篇幅很长,又带有文言性质,课堂上比较沉寂。后来将“非指示性”理念运用于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先给学生播放了剪辑好的《水浒传》里关于林冲的视频:威风凛凛,娇妻相伴,然后告诉学生林冲后来妻离子散,充军发配,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在导引下,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进行初读。此阶段,学生读后感都比较肤浅,大多只是读出林冲勇敢、优柔寡断等浅层性格。接着组织学生再读,并分组讨论,学生们说出了更多感想:故事的发展与环境密不可分;故事情节非常紧凑,环环相扣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交流、讨论、质疑,基本上确定了三个主题:人物性格、环境描写、故事情节。这时,笔者再组织学生回到课文中,再次品读欣赏。同时,教师也适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针对学生的主题提出自己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反省课堂上的得失,再提供《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等相关作品,让学生比较阅读。推荐《林黛玉进贾府》等阅读篇目,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补充阅读。同样的课文,不同的教学形式:前者如瘦弱的纤夫拖着一条大船,整个课堂沉重难进;后者如一个鼓手击打鼓点,众多精壮小伙努力划桨,龙舟轻松疾行。
实施“非指示性”语文教育能激发教师备课的主动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非指示性”语文教育课堂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三、“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所遇到的困难与解决办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不够高,因此导致在实施的开端会出现冷场甚至学生不作为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通过一定的手段、方法规范课堂规则,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非指示性”的语文课堂里,需要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职业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差,学生表达能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给学生建立一个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是常规的课堂教学中的发言,也可以是专门的环节——课前或课后演讲。通过长期的锻炼,不断给学生表达的机会,逐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促进“非指示性”课堂的顺利开展。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我想,“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就是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它是行之有效的。
责任编辑李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