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教育与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2009-02-01黄少雄
黄少雄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IQ)相对应的概念。它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通常表现为责任心、主动性、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等。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加上独生子女比例不断增大,家庭、学校、社会对孩子的期望值高,重视智商开发、忽视情商教育的应试教育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导致中学生情商严重缺失,并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学生心理缺陷严重、人际关系紧张、道德滑坡严重等。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情商素养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修养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必须注重对中学生进行情商教育,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
一、加强情商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加强中学生情商教育有利于教会学生做人。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中学生要成功地与人交往,首先必须学会做人,这是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上生存立足的必要条件,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保障。对中学教师特别是德育工作者而言,要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就是教会学生懂得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并据此能够作出适当反应与行动;懂得判断该不该妥协,学会与别人相处,得到别人的认可;懂得激励自己,用情绪来说服他人、安慰他人、激励他人;懂得不要为一点小事而烦忧,有很好的自控能力;懂得与他人合作,在与人合作中发挥自身潜力,不断发展自我、创造自我、超越自我,等等。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中,获得事业的成功,只有20%取决于智力因素,而另外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情商。情商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情商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训练的结果。情商教育被教育界公认为当前教育实践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实践证明,那些自以为是,以自己为中心,不善于合作的人是干不成大事的。而当前的中学生相当部分是独生子女或少子女孩子,他们的共同弱点正是情商方面的不足。如果在学生时代没有形成良好的情商,不利于将来的择业和工作。
二、加强情商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人格,情商教育有着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优势。
良好的情商教育能使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的情绪,明白自己情绪的由来、优势及缺点,进而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提高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通过情商教育,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作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从而培养学生要有“自知之明”的观念。学生的自我评价过高,则易产生自满、主观武断和轻举妄动;反之,则易产生自卑、信心不足、行动软弱无力。人首先是社会的人,从某个意义上讲,一个人的价值、观点只有得到他人的认同后才真正成其为个人的内容,这方面的教育,对当前身为独生子女的学生尤为重要。
良好的情商教育能使学生及时察觉他人情绪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理解他人的品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让学生学会关心、同情、理解他人,避免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或孤独,不利于日后的工作、学习。因此,注意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在交往中生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工作者应正确处理学生交往中出现的纠纷和矛盾,引导学生多作自我批评。面对学生交往中的纠纷,教师不能一味的指责他的不是,甚至和其他学生一边倒地声讨。这可能会负向强化学生的观念,日积月累,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笔者认为,教师都不能以成人的观念来判断学生间的是非,应与学生异声相教,引导他们多作自我批评。
三、加强情商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情商是道德的基石。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而且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会他们感悟做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同时也要强调集体意识、社会公益意识,避免因道德和人格的发展发生偏差而形成某种不健全的心理,走向极端、狭隘或偏执。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增强公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人格完善的人。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