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台河道工程管理与数字化建设

2009-02-01张成久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09年12期
关键词:工程管理河道数字化

张成久

[摘 要]建国六十年来,凤台河道工程管理得到了不断加强,河道工程管理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本文通过近十年来河道工程管理与数字化建设实例和取得成果,展望未来河道工程管理与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前景,阐述工程管理数字化建设是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

[关键词]河道 工程管理 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09)12-0018-02

1 概况

凤台淮河河道管理局前称凤台县淮河河道管理局,2004年11月因水利机制调整上划为省属水管单位,负责管辖凤台县和毛集实验区两个行政区划内的重要河道工程管理任务,共管理堤防总长123.91公里;管理中型涵闸4座;小型涵闸4座;管理河道总长107.86公里。建国六十年来,河道工程管理机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附属到独立行使职权,河道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加大投入在水利厅及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管理手段发生重大变化,从过去粗放管理,逐步实现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涵闸远程自动化控制,对重点堤段、重点河段及部分管理设施进行监控视频,为全面提高凤台河道工程管理,特别是防汛抗旱的指挥调度发挥了强大作用,数字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2 工程管理与数字化建设回顾

建国六十年来,河道工程管理工作得到不断加强,河道防洪工程标准经过三次治淮高潮的治理得到了大幅提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局不断加强同南京河海大学的技术合作,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河道工程管理数字化建设得到快速发展,解决了河道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难题,促进了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为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工程管理数字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1)2000年,在凤台县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由南京河海大学承担技术支持,采用遥测技术,建成中型涵闸上下游水位自动测报系统,为闸门控制应用提供及时准确的数字依据,并在2001年防汛指挥调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2006年,在省河道局的大力支持下,加大投资,租用电信光缆,采用互联网、计算机技术、视频监控、闸门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技术,建成计算机监控管理系统,真正实现了对我局管理的4座中型涵闸的远程自动化监控,实现了对闸门上下游、左右岸、开启情况的实时监控,该系统由摄像、传输、控制及显示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主要有控录一体机、视频多媒体软件、高密度彩显、摄像机及视频电缆等组成。该系统支持硬件诊断及组播功能,可同时显示多个画面,提供图象处理和分析能力,支持实时图象处理。系统的控制、显示全部通过控录一体机来完成,水闸所有的摄像机都通过视频电缆与控录一体机连接,通过控录一体机可对任一摄像机进行监视。操作人员输入系统密码通过控制面板来进入控制闭路监视系统,操作人员也可以对摄像机进行常规控制,为快速、准确传输汛情,为科学调度闸门及2007年防汛抢险发挥出巨大效益。切实提高了闸门工程的管理现代化水平。

(3)2007年在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办公自动化水平,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创建凤台河道局网站,并与凤台县水利网相连,从而实现水利资源信息共享,实现我局办公自动化,促进了机关效能建设,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4)2007年抓住淮北大堤加固机遇,争取投资,对中型闸进行技术改造,采用闸门开启自动仪,实现对闸门开启度大小的数字化管理,结束了闸门开启度大小长期靠现场操作人员听、看判断的原始方式历史,确保闸门启闭准确到位。

(5)2008年我局进一步加大投入,根据需要,建成重要堤段、有条件的管理段首、重点河道采砂禁采区及办公区的视频监控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数字化管理水平,为水政执法、采砂管理、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提供依据,有力地打击了水事违法行为,并为公安部门破案提供了多起有力证据,为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做出了贡献。

3 工程管理与数字化建设展望

建国六十年来,河道工程管理技术不断取得进步,特别是近年来,以建设数字化水利为总体目标,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安全、健康、效益”淮河为奋斗目标,淮河水利人始终不断努力,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人才引进与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水平,扩大技术应用面,努力实现河道工程管理的全面现代化。

回顾过去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展望未来河道工程管理任重道远。

(1)中型涵闸计算机监控管理系统不够完善,仅在局机关实现了远程监控管理,应建立各现场管理监控平台。

(2)堤防视频监控点较少,远不能满足管理需要,须大量加密布置视频点。

(3)河道采砂视频监控点更少,目前仅有哑巴渡禁采区一处,急需加密视频监控点,来满足有效管理淮河采砂的需要。

(4)应用GPS技术,建立淮河河道演变观测系统,为河道稳定治理研究提供可靠依据,填补无精确观测资料的空白。

(5)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建立水土流失观测系统,为水土保持研究提供快速、准确可靠数据。

(6)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结合本行业特点,不断引进新项目新模式,不断创新技术和提高数字化水平,从而实现河道工程管理的现代化。

4 结语

河道工程管理数字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工程管理科技含量的必然要求。数字化建设是实现河道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深入探讨河道工程管理与数字化建设,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水利有着积极地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工程管理河道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数字化制胜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某河河道演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