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供应链的中国优势

2009-02-01

物流 2009年11期
关键词:主管可视化供应链

逸 云

全球化令跨国公司的采购和制造业继续向低成本国家迁移,亚洲已经是全球最主要的采购地,西欧和北美地区的采购额将会急剧下降,一个崭新的全球供应链格局正在形成。

9月20日,第二届供应链学会全球供应管理大会在上海举行。这次会议结合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严峻形势,以及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动向,就中国能否继续保持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优势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IBM全球副总裁及首席采购官约翰?帕特森先生表示,在全球供应链价值可持续发展中,中国优势仍非常明显。

供应链面临五大挑战

2009年全球经济将负增长1%,全球供应链的发展还会继续保持全球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业务和供应链价值的实现更加依赖国际市场,供应链上的参与企业越来越多,产品组合纷繁复杂、不断更新换代。

IBM在2009年对在全球大型跨国公司中任职的400位供应链主管做了一次调查。经过400位主管的共同观察,识别出未来供应链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成本控制(55%)、供应链可视化(70%)、风险管理(60%)、日益提高的顾客需求(56%)和全球化(43%)五个方面。

成本控制。在IBM的调查中,43%的主管选择总成本,也就是说供应链主管们选择供应商主要是看这个供应商能否帮助本企业降低总成本。此外,价格、质量、能力和交付问题也是供应链主管们比较关心的问题(见图1)。

为了有效地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帕特森先生认为企业应该采用更加智能的成本控制,这些控制措施包括应急解决方案、激励方式、可变成本结构和外包功能,这样就能更加灵活、有弹性地控制成本。

供应链可视化。供应链可视化,主要是实现更加智能的可视化,这包括需求与供给的及时识别和反映;智能设备和探测装置的使用(用来补充、预测、排程和生命周期状况);进行基于决策支持的分析;构造多伙伴合作平台。如果很好地完善上述活动,那么企业就可以清晰地了解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运作情况,掌握合作伙伴的动态情况,这样可以更好地安排企业的生产过程。而现在供应链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供应链可视化,可以说供应链可视化是很多供应链主管特别关心的问题。

在IBM的调查中,供应链主管们最关切物流供应商这一环节,因为现在的物流供应商在供应链可视化方面很难令人满意。在其他几个环节,供应商在供应链可视化方面不太令人满意,顾客和合同制造商在可视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有这些都阻碍了供应链可视化的实现。

供应链风险管理。供应链主管们认为物流和运营的过程控制,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的合作项目,供应链计划中的风险战略、化解对策和允许监督破坏行为的事件管理技术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未来三年内,供应链主管们要对这些方面进行完善(见表1)。

以上调查结果按照领导人和其他人两种人员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领导人更关心供应链风险管理实践活动,说明风险管理更是企业战略层面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值得企业的重视。

日益提高的顾客需求。调查还显示,供应链主管们认为开展一些产品创新活动非常重要,这可以满足日益提高的顾客需求。这些产品创新活动包括:与合作伙伴(供应商、提供商)一起设计和采购;根据顾客需要确定产品的形状和规格,绿色环保设计;在产品设计上和顾客合作。

全球化——跨国公司继续向低成本国家实施采购和制造业迁移。IBM调查报告认为,随着欧美国家制造业成本的不断提高,亚太及其他新兴国家的低成本优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已经或正要实施低成本国家采购,或者将本国的制造业向亚太及其他新兴国家迁移,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全球供应链格局。现在,亚太地区直接材料采购占世界采购量的38%,亚洲已经是全球最主要的采购地(见图2),未来也依然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东欧具有很高的发展潜力,年平均增长率预计达到43%。新兴的中南美洲和非洲国家尽管现在占的市场份额很小,但是未来的平均增长率却很高,大约有19%和13%的增长率。西欧和北美地区目前的采购额很高,但是市场份额会急剧下降,市场快速萎缩,平均增长率为-30%和-15%(见图3)。

全球化同样面临着挑战,通过IBM的调查,我们发现采购所在地国家的监管和法律问题、评估和管理新设企业、新设企业的产能问题、质量问题、订货至交货的时间问题、交付问题和可靠性是供应链主管们未来关注的焦点(见图4)。

中国的位置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很多方面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成本竞争力;供应链绩效衡量标准,如制成品库存中转率等;新产品开发费用与预算费用相符度;产品上市时间的减少;设计和开发模块的标准化。同时,中国还加快制造业的发展步伐,在质量管理控制和性能提高、领导才能培养、人才开发、制造业的升级、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等方面提高重视程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保证实时信息的透明化,提高政府工作的弹性以适应全球化商业发展的需要。这些都大大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巩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环节上的地位。

通过比较供应链中的各种要素,中国和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中国,获利是供应链的首要目标,质量也不断提高,比其他大多数国家做的都要好。企业税费的减少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远没有达到人们想象中那样的程度(表2)。

通过在中国的调查结果,我们看到利润增长、成本减少、质量提高是在中国受重视程度最高的三个方面,这和同为制造大国的印度极不相似。在印度,反应能力最受重视,其次才是利润增长、质量提高和成本减少。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这样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战略更容易巩固在全球供应链可持续发展中的优势。

中国独特的价值优势

王孝华是美国铝业公司的副总裁,同时也是中国采购中心总监。针对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优势,王孝华认为中国将会在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发挥领导者的作用,同时也在全球供应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王孝华认为,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制造基地和重要采购地,得益于中国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主要优势)、投资成本、本地采购成本以及庞大的经济总量和政府鼓励;而全球采购活动青睐中国,则源自成本低廉、质量保证、产品种类和顾客满意。其中成本减少是中国制造保持竞争力的主要力量,因为保持一种稳定和可获利的增长可以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那些想在全球舞台上竞争的公司,必须有一个很好的中国发展战略。和中国的供应商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就成为供应链价值成功的关键因素。

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当前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尽管现在世界各个地区的劳动力成本的增长率非常高,会在某种程度上逐渐削弱中国制造的优势,但是中国劳动力的平均成本仍然是很低的。据预测,到2009年和2014年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只是0.9美元/小时和1.3美元/小时,虽然和印度、东南亚地区的劳动力价格很接近,但是仍然大大低于台湾、韩国、日本和欧美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将继续保持下去(表3)。

总成本的节省。在中国采购还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能够带来30%的成本节约。和美国商品相比较,中国商品通过劳动力成本、物料费用和研发成本上的节约,就使得商品制造成本降低到传统投标价格的50%。在此基础上加上运输费用、保险、税收和管理费用,也只能使总成本达到投标价格的70%,由此就可以为采购者带来30%的附加值。

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花费比美国要低20%,材料费用比美国要低6%,跌价成本和登陆总成本要比美国各低2%,所以能够为全球采购者带来更多的成本节约,获取更多的利润(表4)。

如今,中国已经是绩效表现最好的低成本采购国家。与其他低成本国家相比,中国备受青睐。埃森哲曾经对美国和欧盟238位来自不同行业的采购执行官做过一次关于最偏爱采购地的调查。调查显示,中国是美国企业和欧盟企业采购执行官们的首选采购地(表5)。

低成本国家采购也不是没有风险,但是经验表明,这些风险正在逐渐减少。以前低成本国家采购的公司经常考虑以下这些问题(表6),但是随着跨国公司的低成本国家采购活动的增多,逐渐表明以下这些方面的阻碍作用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在实施或正在实施低成本国家采购。

在本次大会中,相关领域的企业高层经理还就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的相关市场机会进行探讨。伊顿公司的两位高级副总裁Craig Reed和Stuart Harrison、BP石油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张弛博士、库柏工业集团供应链中心总监潘勇均博士也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专家们的一致看法是中国将会保持在全球供应链价值可持续发展中的优势,这需要中国企业更多地利用现今先进的技术成果和管理方法,需要更多中国企业家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主管可视化供应链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我是白骨精
梦想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我是白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