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义相析
2009-01-29
说说“南辕北辙”
某成语词典在“南辕北辙”条下引用了小说《欲海沉浮》中的一句话:“赵海生又一次发现两位主要领导,在重大问题上南辕北辙,细究缘由,隐约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之外,更多的似乎还是深藏于工作分歧背后的恩恩怨怨。”某报也载文说:“认为这是形而上学也好,是美满舒适也罢,身份角度不同,观点自然会南辕北辙。”这两处的“南辕北辙”用得都不恰当。
“南辕北辙”语出《战国策·魏策四》,说有个人要到南方的楚国去,却驾车往北走,结果越走离楚国越远。后来就用“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想要达到的目的相反,背道而驰。例如清·秦力山《说革命》:“旧政府不去,而望新学术与新制度之有效力,诚南辕而北辙也。”茅盾《杂谈文艺现象》:“如果一方面盼望有功于‘世道人心的文艺,而同时又不许文艺作品带着强心和清泻的药品,这何异南辕北辙?”
秦力山用例中的“目的”是“望新学术与新制度”“有效力”,“做法”是不推翻“旧政府”;茅盾用例中的“目的”是“盼望有功于‘世道人心的文艺”,“做法”是对文艺横加限制。二者的做法都同目的相反,自然不可能达到目的,这才叫“南辕北辙”。而前引某词典的例句,明明是说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和私人恩怨而在重大问题上产生分歧,某报的例句也是说由于“身份角度不同”而在观点上出现差异,既不是什么行动,也没有什么目的,更谈不到行动和目的二者之间有何相反之处,与“南辕北辙”的比喻义相去甚远,显然都不能使用这条成语。
天然的景物怎能“巧夺天工”
从媒体上看到这样两句话:“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猴子嬉戏,有的像双龙衔珠,有的似莲花盛开……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自然造化(巧,精巧;夺,胜过;天工,天然)。形容技艺精巧绝伦。元·伊世珍《琅環记》引《采兰杂志》:“甄后既入魏宫,宫庭有一绿蛇……每日后梳妆则盘结一髻形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巧夺天工……号为灵蛇髻。”郭小川《在社会主义高潮中》诗:“六万万双巧夺天工的手,创造着自己的幸福。”
“巧夺天工”只能用来赞美人工胜过天然,而上面所引两句话中的“山”也好,“海”也好,“石头”也好,本身都是天然的,怎么还能说它们的精巧胜过天然呢?
“始作俑者”不能用于好事
易中天《品三国·力挽狂澜》:“建议刘备联合孙权的,是鲁肃;说服孙权联合刘备的,也是鲁肃。鲁肃是孙刘联盟的始作俑者,也是孙刘联盟的第一功人。”易先生的《品三国》深受读者欢迎,可惜这里的“始作俑者”用错了。类似的误用还有不少。《新闻晨报》一篇报道说:“内地大片的始作俑者张艺谋昨日在面对媒体记者时终于承认,大片不应该成中国电影的唯一出路。”
“始作俑者”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意思是第一个用俑(土制或木制的偶人)来殉葬的人,恐怕不会有后代的吧。表示孔子不仅反对用活人殉葬,就连用俑殉葬也认为是不人道的。后来就用“始作俑者”比喻某项坏事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开创者。清·魏禧《姜贞毅先生传》:“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刑,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闻一多《冬夜评论》:“作者或者以这堆‘俏皮话很能表现情人的衷曲,其实是东施效颦一样,扭腰瘪嘴地故作媚态,只是令人作呕罢了!新诗的先锋者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可见“始作俑者”是贬义成语,只能用于坏事。而许多人都把它当成“创始人”“首倡者”的同义语。孙刘联盟是一个重大而英明的决策,怎么能说它的首倡者鲁肃是“始作俑者”呢?在内地首先拍摄大片,作为一种尝试是可以允许的,也不是什么坏事,显然使用这条成语也是不妥当的。他们的问题在于都忽略了“始作俑者”的特定含义和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