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学作品中的错觉描写
2009-01-29王乔
王 乔
摘 要: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错觉描写。本文通过举例,先分析了其多种表现形式,然后重点探讨了错觉描写的功用:能在写景时强化形象性,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能吸引读者“眼球”,增强作者读者之间的互动;描摹物态,曲尽体物之妙;以错见真境,因错出奇效。最后,指出了其局限性。
关键词:错觉 描写 功用 形象 互动
高校教材《心理学导论》(第二版)对错觉的定义是:“错觉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错觉不同于幻觉,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正常现象。”[1]的确,错觉原本正常,其产生也自有合理性。画家吴冠中曾说:“感觉中有一个极可贵的因素,就是错觉。”因为,画画要反映情感,而“情,偏于自我感受,孕育着错觉”[2]。其实,不光绘画领域,一切文学艺术领域,都少不了错觉。而文艺家对错觉的描写,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审美享受。
一、错觉描写的形式
在文学作品中,错觉描写俯拾皆是,形式多样。
(一)全篇特色。鲁迅的《狂人日记》整篇都运用了错觉描写,再现了一名“狂人”特有的病态心理。他异常敏感(“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日夜瞎想(“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易生幻象(“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具有“被害妄想症”症状(“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些描写宏观上属于现实主义手法,微观上却得益于主观色彩。
(二)局部精华。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中有精彩的错觉描写:“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群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其中,“好像群山后退了一些”、“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等句构成了段落精华,突显了小屋光线的特征——“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表明作者的感受准确而优美。
(三)托身奇思妙想。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也有精彩的错觉描写:“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划线的语辞就描写了错觉,展现的并非现实真景,而是想像之幻境。“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等句,也是错觉描写,它借助大肆铺陈的手法,带给读者美丽且令人震撼的想像,突显宫女们为侍奉秦皇而极尽奢侈之能。
(四)藏身炼字修辞。李清照的《鹧鸪天》:“秋已尽,日犹长。”句中“犹”意为“仍然”。自秋分以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这是常识,怎么白昼“仍然”很长?原来,这里描绘的是主观错觉。借助错觉描写,李清照获得了常识与理性所无法获得的效果;根据下句“仲宣怀远更凄凉”可知错觉缘于乡愁,恰如杜甫的“月是故乡明”一样。
二、错觉描写的功用
(一)在写景中强化形象性,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错觉描写用于绘景,最能强化形象性;用于抒情,最易收到情景交融之效。王维的《山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借助通感手法写出了“空翠”带来的一种错觉——虽实无雨,胜似有雨。刘禹锡的《忆江南·春去也》“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以“疑”“似”二字为标志,描写了情意绵绵的错觉:“弱柳”、“丛兰”与“我”依依不舍,或举袂挥别,或潸然泪下。诗人移情于物,在“有我之境”中“以我观物”,使“物皆著我之色彩”,方收此效。
苏轼的《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平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这里的错觉描写反映出了舟船由狭窄的颍水进入宽阔的淮水之际客观景象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单调与新奇两相交织的复杂感受,可谓主客一体、情景交融了。详言之,江面的特殊环境(如宽窄、视野、水速、船速)带来物理错觉,特定的心理状态(帝阙世情恶,太常官倖言何幸;杭州风物佳,通判职卑人不悲)带来心理错觉。两种错觉互动,形成奇妙的体验。
孙犁的《荷花淀》中也有错觉描写:“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这就很好地表现了青年妇女们在躲过日军扫荡之后那种惊魂甫定的心理状态,以及告别忧惧带来的惊喜。
(二)吸引读者“眼球”,增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其最终完成者是读者而非作者。借助错觉描写能够吸引读者“眼球”,增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满足广大读者“喜新猎奇”的普遍心理,从而有助于作品的最终完成。
南北朝诗人萧慤在《春赋》中写道:“山头望水云,水底看山树。”这是典型的视觉错觉描写。它直观、形象地描绘出水天一色的奇景,营造出迷离梦幻的感觉,与王维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一句相类,但后者要晚出一百多年。这样的句子可以凭借其角度的新奇而吸引读者。
北宋曾公亮的《宿甘露僧舍》“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通过视觉错觉(及空间错觉)描写,表现出了一种逼人的豪气。他大约受惠于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句,但二者似乎方向相反,错觉的具体形式有异。这样的句子可以因为气度心胸的不同寻常而感动读者。
杜甫的《旅夜书怀》中也有错觉描写:“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垂”、“涌”两个动词吸引住了读者的注意力:星、月高悬苍穹,怎么会“垂”呢,难道快摇摇欲坠了?怎么会“涌”呢,难道想下水洗个澡?通过词语锤炼,形成了一种超常规搭配,产生了陌生化效应,满足了读者“忽熟趋新”的心理。
(三)描摹物态,曲尽体物之妙
好的咏物之作,能做到“体物肖形,传神写意”(屠隆《论诗文》),错觉描写便有助于达此目标。李商隐有篇《虱赋》:“亦气而孕,亦卵而成。晨鹥露鹤,不如其生。汝职唯啮,而不善啮。回臭而多,跖香而绝。”描摹虱子之为物可谓达到极点——它欺软怕硬,同时又很笨。但说“晨鹥露鹤,不如其生”,显然只是一种带有夸张的错觉,这是诗人“有意为之”的。出以反语较之直言其事,更能道出事情本质,曲尽体物之秒。这是在情感上极其憎厌虱子才故意营造出的心理错觉。
即使不是咏物体裁,亦可借错觉来描摹物态,服务于抒情或说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运用视觉错觉形象地表现了潭水的空明澄澈和鱼儿活泼自如的形神姿态,曲尽其妙,此物、此景、此情,唯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把握得真切。
(四)以错见真境,因错出奇效
韩愈的《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它借助错觉描写反映了草色在不同观察距离下的奇特现象。按透视常理,颜色该是“远淡近浓”,但这里说“近却无(色)”,岂不错得太离谱了?但仔细一想,还真移易不得。因为时逢初春,草不但其色嫩黄,而且比较稀疏,此时只宜远观,颜色才有整体感,近观只看见颜色的零碎分布。可见,错觉在整体上逼近了真境,正如模糊语言以其特有的模糊方式反而能够达到表达的精确一样。
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但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这两句话都是错觉描写,用在小说的语境里,十分恰当,甚至可说产生了奇效:强化了“我”在山区公路上感受到的崎岖:上下簸荡如同船行海浪上。“我”穿过早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跨越并叠加了时空,借助错觉,准确地传达出由漫长难熬的等待带来的失望之感。
三、错觉描写的局限
(一)错觉描写往往借助于别的描写手段和技巧,难以单独发挥作用。比如,要借助比喻(“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要借助通感(“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要借助夸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要借助反讽(“晨鹥露鹤,不如其生”),要借助对比、拟人(“平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要借助炼字(“秋已尽,日犹长。”)等。错觉描写难以独存,大概是因为纯粹的错觉难以获得认可。
(二)错觉描写在作品中只能起调剂和补充作用,不能占据主导地位。如果文学作品处处篇篇都用错觉,反而不好了。因为这给读者带来阅读新奇感的同时也会带来审美疲劳,并形成精神负担——为了接受不同作家各自相异的个性化错觉体验,读者必须准备不同的解码系统。显然这不现实。再说,那对作者也是一种考验,他必须时刻准备逃离常规的感觉,并以此为写作的基础。这容易做到吗?
总之,错觉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拥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相当常见,而且功用突出。借助修辞手法,借助超常规搭配,它可以产生陌生化效应,增强文学作品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注释:
[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吴冠中:《绘画的形式美》,美术,1979年,第5期。
(王乔 四川渠县第二中学 63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