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王熙凤的语言特色
2009-01-29邢泽基
摘 要: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浓墨重彩的人物。作者叹息她的命运,却掩饰不住对她才能的赞美。她是大观园群芳苑中的一朵奇葩,虽然最终也没能摆脱命运的泥沼,但在她盛放之时却是那么的妖娆而绚烂。尤其是她那丰富多彩且极具生活韵味的语言,既显示出她聪明绝顶、变幻莫测的机心,又使凤姐这一人物形象散发出独特的个人魅力。
关键词:王熙凤 语言 生活
王熙凤的语言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她的语言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使读者眼界大开,看到种种生活态和社会相,而且心智也大开,体会到王熙凤聪明绝顶、变幻莫测的机心。王熙凤的语言辛辣、鲜活、俗气却也十分讨喜,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听觉盛筵,一场不折不扣的生活秀!
王熙凤被称为“凤辣子”,她的语言必是辛辣的。凤姐自己就标榜过:“凭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可见她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她的语言也充分体现出了她凤辣子“辣”的一面,这种泼辣与无所顾忌,是大观园中其他的主子丫环都没有的。在第七十二回里,宫里的夏太监打发小太监来“借”银子,说是借,其实就是敲诈。可这些人却是不能得罪的,但也不能过分纵容他们,不然,他们会更加贪得无厌。小太监对王熙凤说:“夏爷爷买房子,短二百两,上回借的一千二百两,年底再还。”凤姐就说:“你夏爷爷好小气!这也值得放在心上,我说一句话,不怕他多心,若都这样记清了,还我们,都不知还了多少了,只怕没有,若有只管拿去。”一面说着,一面打发下人把自己的首饰拿去抵押了银子,来打发那个小太监。这样一方面表明了自己心明如镜,揭示了太监来的真正目的,却又不挑明,给他们留了面子和余地;另一方面也用自己的行动明确告诉对方:我们家也不富裕,没有多余的钱孝敬你们了。这样泼辣果敢的女子,却全然不似街头骂街的泼妇,她们的语言是粗俗而蠢笨,但凤姐却是富有智慧和手段的。
如果说对外王熙凤显示出了一副外交家的大家风范,靠着这点“辣”,不卑不亢,顺利完成任务不辱使命的话,那么对内她的语言就是鲜活的,贴近群众的,来源于生活的。如果你仔细品味,就可以发现她充分汲取了俗语、俚语、歇后语等口语中的精华。她的状物、拟人、叙事、言情都很生动。有一次赌钱,她指着贾母的钱箱子说:“得了,得了,把我面前的这一吊也拿去得了,里头的钱在招手了,你就一股脑儿的拿去,省得里头的钱费事儿。”在这里她用了拟人的手法,把一场简单的赌局之间金钱的往来说得幽默风趣。也许凤姐的语言里没有什么“书袋”,也没有显示出她的学问,但是她以生活为“老师”,以生活为最大的学问,这使她的语言充满了智慧,富于鲜活、生动的气息。
也正因如此她的语言少了些书卷气,多了些俗气。比如说贾母每天轮流的用水牌来吃,“都想绝了”,那么王熙凤就说:“老祖宗只是嫌人肉酸,若不嫌人肉酸,早已把我吃了呢。”看这话说得多俗气啊!“吃人肉”!一般的人听了也许都已经吓坏了,可是贾母听了却是另一番感受。她为什么不吃凤姐呢?那是因为喜爱啊!俗气的语言谁都会说,但恐怕也只有凤姐才能说得如此有味道了。
带着点辛辣,带着点新活,伴着点俗气,凤姐以其幽默而谐趣的语言,着实成了贾府上下,尤其是老祖宗的“开心果”。所以我们不得不说她的语言是讨喜的。即便是贾府的丫环们也说她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底下就使绊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可就是这样的一张嘴,使贾母的生活多了乐趣,有凤姐出现的场合总是笑声不断。例如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凤姐先是巧妙地夸林妹妹漂亮:“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但是如果她的赞美仅限于此,那必然把迎春、惜春、探春等众姐妹冷落了,连邢、王二夫人也会有意见。聪明的凤姐当然不会,于是她接着又说:“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这样的话不但赞美了黛玉,还暗抬其他姐妹,邢、王二夫人也有面子。听到这话最开心的还是贾母,因为不管是外孙女,还是嫡亲的孙女,都是贾母的亲人后代,这不是贾母的福分吗,她怎么会不高兴呢?
凤姐会讨贾母的欢心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逛大观园的时候,贾母说她小时候因为淘气,摔了一跤,头上落下一个疤,一个窝。凤姐马上就说:“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出些来了”。我们都知道寿星的头上的确是凸出来的,刚好和贾母的相反,可是她却能将话锋一转,随机应变,这样的笑话大家都知道她是随口编的,但是编得这样喜庆,这样圆满,我们不能不佩服凤姐的即兴发挥。
在原本喜庆的场合喜上加喜不难,可是要使贾母在气头上转怒为喜,这就很难了。但是凤姐却能够做到,且做得相当成功,滴水不漏。譬如邢夫人要讨鸳鸯,贾母气得乱颤,在这种紧张的情况下,谁都不敢吱声,可是凤姐却开口了,她说:“我倒不派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倒寻上我了”。大家很奇怪,怎么贾母还有不是呢?凤姐不慌不忙地说出理由来,“谁教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得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这句话让大家都愣住了,凤姐你怎么还敢批评老祖宗呢?连贾母自己也在想:我有什么错呢?细细听来才发现,这哪里是批评,明明就是变相的赞扬嘛!看似在说贾母的不是,其实她是“明贬实褒”,赞扬贾母会调理人,贾母听了怎么会不舒心地笑呢?但是这又比一般的奉承来得好听又耐听多了,因为凤姐的这种说法带有一种新鲜感,一种刺激性,使你急切的想听、愿意听,好比那破土而出未开封的女儿红,闻着香味就迫不及待地想打开了尝上一口!难怪红学前辈王昆仑先生说:“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面对这样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的确是相当好的一句概括!周瑞家的称凤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呢”,这一点也不夸张。她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她心机之缜密,处事之明快,言谈之风趣,应承贾母之匠心独运,应酬宾客之大方得体等,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她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语言艺术家。
“言谈极爽利”和“心机极深细”是密不可分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见说话与为人处事是分不开的,人情世故也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凤姐生在现代,她必定是一个领导者。现代的职业女性正需要这样的大胆泼辣,敢作敢为,能够处理好各式各样的人际关系,周旋于家庭与事业之间,以一种独立自主的姿态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何勇康.红楼梦研究[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2]傅光明主编.新鲜红楼梦(续)——在文学馆听讲座[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3]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批语[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4]周先慎.明清小说导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俞晓红.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笺说[M].北京:中华书局,2004.
[6]王蒙.红楼启示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邢泽基 河南省驻马店机械电子工程学校 4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