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张家口地区土地利用的探讨
2009-01-29张晓英李雪飞刘荣杰
张晓英 李雪飞 刘荣杰
摘 要本文对张家口地区的土地特征进行了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张家口;土地;地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2-0097-01
张家口,位于中国河北省西北部,地处京、冀、晋、蒙四省市区交界处,是北京的北大门,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重要的地理文化名城。全市辖4区、13县、2个管理区,1个高新区,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分为坝上、坝下两个不同的自然区域,总人口4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0万。
1本地区土地利用特点和现存的问题
1.1可利用的土地的类型较多,但区域之间差异明显
全市地形特点以阴山山脉大马群山分水岭为界,分为坝上、坝下两个自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结构是:土地总面积368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0.4万公顷,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2.7%,林地面积占15.5%,草场占12.42%。张家口市土地类型多样,草原广阔,荒山野岭面积大,河川、盆地水利条件一般,土地后备资源充足,在河北省属地广人少地区。其中旱地所占的比例比较大,主要分布在坝上的各县,靠天吃饭的土地较多。以为受到气候、地质、水文、土壤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张家口地区的土地可利用的类型的分布和利用程度有非常明显的区域差异。沽源、康保、张北、尚义4县为坝上张北高原,属内蒙古高原南缘。该区域面积为12480平方公里,海拔1300-1600米,南高北低,地势较平坦,草原广阔,多内陆湖泊(淖),岗梁、湖泊、滩地和草坡、草滩相间分布,是典型的波状高原景观。坝上土地以草原、耕地为主,所以土地利用率低,土地效益低;南部坝下4区9县,地处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海拔500~1200米,该区域地形复杂,山峦起伏,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分布,面积24467平方公里,河川占24.5%,丘陵占18.7%,山区占56.8%。坝下地区主要以耕地、林地、园地为主,土地利用率较好,土地效益能达到中等。
1.2坝下地区矿产丰富,但利用率和利用效益低
例如坝下的蔚县,位列全国煤炭资源大县,有全省三大煤田中唯一没有大规模开采且保护较为完整的煤田,也是国家的一个重要煤炭供应基地,煤炭产业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但是煤炭企业规模较小,私人煤矿比重较大,机械化生产率低,安全性较差。同时煤炭的利用相对较低,纯粹的煤炭输出占了绝大部分。而且对当地的污染影响较大。总体来说,煤炭造成当地产业结构单一,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很难适应现在的市场经济。
1.3部分地区林果用地比重大,但利用率和利用效益低
坝下各县森林面积较大,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8.93% ,但森林覆盖率较低,只有24.18%,有林地比重少。林地林木蓄积量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经济效益较低,实际利用率低,但是林业用地的潜力却很大。宣化区县园地以葡萄种植为主,葡萄栽培在宣化有1300年的历史,“半城葡萄半城钢”之称足见宣化葡萄在宣化经济中的地位。宣化白牛奶葡萄以其皮薄肉脆、酸甜适口、刀切不流汁、品质上乘的特点,曾在1909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荣誉产品奖”,从而享誉国内外,是我国北方最好的鲜食葡萄品种之一。宣化区葡萄有3000亩左右,多为百年以上的庭院漏斗架式,具有很好的观赏性、较高的经济效益和一定的历史人文价值,鲜果年产量在1500吨,发展前景看好。但实际利用目前还是不够充分,按果木郁闭度或果树亩合理株数计算,种植区还有不少未种植的区域,所以的土地利用率低。种植的果园只占可以种植面积的44%,人工种植导致低产果园面积较大,利用效益很低。
1.4未利用的土地较多,但是开发难度高
本地区有40.6%的土地尚未开发利用,其中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占29.1%,主要分布在坝上和坝下的荒地和山区。因为环境条件非常艰苦,岩石都是裸露的,而且气候干燥,风沙大,导致水土流失很严重,可以开发利用的难度大。未利用土地中,田坎所占比例较大,为25.2%,田坎系数高,平均田坎系数为0.12;耕地切块破碎,田坎弯曲度大。根据适宜性评价,经田块整理合并,沟渠裁弯取直,可相应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田坎的整理有一定潜力可挖,且易开发、见效快。坝上的荒地,草地面积很大,占未开发利用土地的43.5%,其分布主要在山区,海拔较高,坡度较大,而且土层较薄,土壤不够肥沃,严重缺水,劳动力缺少,能够开发的难度较大。
2对于合理开发本地区土地的建议
2.1宣传国家土地政策,确保耕地资源
全面开展国家土地的基本国策的宣传,使人们认识到耕地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增强对耕地问题的危机感,提高人们珍惜耕地,保护耕地的自觉性;政府要编制土地利用的长期和总体的规划,相关部门要划定农田保护区,保证一定的耕地面积;同时要严格控制区县的城镇扩充的用地规模,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乡镇政府要加强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严格禁止私搭乱建住宅,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以往占用的耕地,要通过相关政策的引导,和对农民给予一定补偿的方式,逐步做到退回返耕。张家口地区具有发展多种养殖业和种植业的优势,但由于很多是国家级的贫困县,粮食产量较低,所以优势与劣势并存。因此,要调整农业的内部结构,保证粮食的种植面积。
2.2增加相应投入,提高耕地的质量
农地开发重点在对中低产田土进行整治,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实行沟、渠、路、林配套,建设园田化高标准农田。这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且实施面广量大。政府投资可以较小,主要在开发中起规划、协调作用,而集体经济组织或个别地方基层政府则成为主要的投资主体。在具体的实施当中,要依靠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各级政府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现有耕地的亩产率,科学灌溉,种植,是解决本地区土地矛盾的有效途径。针对本地区土地质量较差,靠天吃饭,雨水不足的缺点,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要大力开展以兴修水利设施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比如广挖机井,修建水泵房,排水渠。扩大抵抗自然灾害、稳产高产田的种植面积;同时要加强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发展机械化农业,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种与养相结合,合理轮作,大种绿肥,增加有机肥,提高土壤的肥沃,培养地力,要因地制宜地整理土地,加强对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严禁非法开垦,保护现有土地。
2.3发挥地处山区的优势,加快本地区的森林建设
张家口地区的林业用地面积较少,森林覆盖率较低。多年来,本地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尤其是三北防护林的建立,改变了过去在造林上缺乏整体规划,所种植的林种较单一,后期养护不力导致的资源浪费,效益低的情况。尤其是坝下的山区气候和坝上相比,较湿润、温暖、夏季雨量丰富,而且山区的土壤较坝上的土壤肥沃,天然就具有发展林业的优越条件。因而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采取封山育林和人工种树等办法,积极保护现有林区,提高森林的覆盖率,大力的绿化荒山,种植经济作物,把当地优越的森林资源转化为商品和生态优势。
2.4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地区矿产资源
本地区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包括煤炭,铁矿,金矿等,但是现有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充分。因此,对矿产的开发利用,必须把眼前的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坚持开发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
参考文献
[1]王旭.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评估模式研究[D].新疆:新疆农业大学,2005.
[2]张英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D].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