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奶牛真胃变位的防治
2009-01-28陈彦霞
陈彦霞
奶牛发生真胃变位是由于高产奶牛的体格高大,脏器游走性较强,以及不正确的助产方式,强烈分娩躺卧姿势不正确和长期饲喂大量精料,饲草干枯缺乏维生素等引起的脏器功能障碍性疾病。
一、发病机理
1、奶牛在怀孕后期由于胎儿子宫长期挤压导致真胃发生迟缓,使真胃的运动机能受阻,真胃扩张和充气,真胃被迫游走到瘤胃左前方。
2、部分初产母牛由于体躯大、胸深、怀孕期运动不足,同时又饲喂大量的精料,青绿饲料的补充不足致使胎儿过大,助产人员在助产时强行拉出胎儿,造成子宫强烈收缩,此时子宫内积有大量的羊水、胎衣及胎儿代谢废弃物,使子宫收缩时间长,造成子宫收缩迟缓,压迫真胃,使真胃移过腹正中线到达瘤胃左下部或右上方造成本病发生。
3、奶牛营养代谢性酮病也引起本病的发生。
4、部分奶牛在产犊时躺卧的地势不对,加上强烈的子宫收缩,易引起奶牛发生真胃左方变化,大多数发生在分娩后,少数在产前3个月或产犊时前一天。本病发生后,母牛呈饥饿现象,但吃几口就退回不吃,对精饲料拒食,对粗饲料仍有一定的食欲,产奶量减少,排出粪便减少,个别有腹泻现象,体温,脉搏、呼吸都基本正常,病牛有脱水现象。若子宫迟缓引起真胃变位,病牛体温升高,食欲废绝,脉搏呼吸无大变化。
二、诊断方法
本病在发病初期诊断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血液、瘤胃液诊断较容易,发病中期听诊,腹腔穿刺检查比较好。在左侧9~13肋骨处听诊,有钢管音。直肠检查,右侧真胃处整个空虚,只能摸到子宫和肠管。腹腔穿刺用18号长针头或9号麻醉针头直接向腹部的中线呈45度刺入腹腔,可吸出真胃液或吸出气体,真胃液呈棕褐色,PH值1~4之间,真胃变化的牛PH值6.0~9.0之间,抽血检查能见到血液浓缩,主要是血清中的钾和钠的含量很低。
三、治疗措施
本病的治疗有保守疗法和开放疗法两种方法:保守疗法,可用糖钙疗法,补充钾液和钠液,给予大量富含维生素的青绿饲料,对真胃变位的病牛采用翻转疗法,此法运用于发病初期的病牛,如果翻转5次以上仍未见效的,确定该病牛真胃胃壁已发生粘连,应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疗法应根据以上诊断依据确定手术部位,术前先输入10%氯化钠300~500毫升,5%葡萄糖1000~2000毫升,同时加入维生素B150~150毫克,如果有重度脱水现象,葡萄糖用量可相应减少,增加复方氯化钠的用量。术部消炎可按常规办法进行,麻醉以局部麻醉进行手术效果较好,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位置,可将麻醉选择在第1到第4腹椎处,以3%普鲁卡因麻醉即可,但须注意每个麻醉点,麻醉药用量不能低于10毫升,最大量不能高于40毫升,以免对腹椎神经产生机械损伤。切口腹壁确诊真胃移位的途径后进行整复,如果此时真胃胀气应先用带有一截胶管的18号针头放气减压,根据真胃移位的途径将真胃送到右侧,术者用缝合线在真胃靠近右侧两端用缝合线在右腹壁固定,如果网膜断裂,要进行网膜缝合,肌肉腹壁缝合采用开腹术方法进行,到位、完整的手术缝合后约1~1.5小时,病牛就会有大量的食欲,术后要采用消炎、补液、强心、纠正水电解平衡的疗法予以治疗,护理方法可按瘤胃开腹术的方法护理。
四、体会
1、本病的实验诊断和临床诊断是确诊病的关键。
2、术部麻醉与真胃整复彻底到位是治疗本病成功的要素。
3、术部感染情况的好与坏是治愈的基本前提。
(作者单位:164021黑龙江省赵光农场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