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姜尚,时间的掌控者

2009-01-28

国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殷商纣王姜子牙

谁能掌控时间,起码在现在这个科技水平下,还是一个美丽的幻想。但,时间虽然不能掌控,时机却是能掌控的。掌控好了时机,大概就和掌握了时间法则一样,也是可以收到以弱胜强的效果的。所以,对于任何人来说,做掌控“时间”的人,学会在最好的时机动手,是取得人生成功的一项重要技巧。

比如,姜子牙——

姓名:姜尚别名:吕尚、吕望尊称:太公望曾用名:飞熊

男,中国殷商末年时人。从事过贩卖、屠宰等服务性行业。喜读书,尤喜研究天文地理,兵书韬略。

古稀之年,离商赴西岐,于岐山下渭水边遇文王而发迹。从庶民直升宰相、相国,升迁速度堪为古之奇迹。

八十岁起,助周灭商,功成。分封齐地。

从姜子牙的履历来看,可以说,在他七十五岁之前,他的人生是不具备什么色彩的,为了谋生,他不得不从事一些看似低贱的职业。我们从史记的记载里可以看到,姜子牙从小就比较有理想,而且不仅仅停留在空想的地步,而是为理想,认真地打着基础,一步步实施着自己的计划。

可以说,按照他的才干,年轻的时候如果到哪家贵族门下当个幕僚,在殷商谋一个官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是,姜子牙为什么不那么做呢?

从小说《封神演义》来看,姜子牙没在年轻的时候到殷商做官是有原因的。因为他那个时候在昆仑山玉虚宫,跟道教的大人物之一、盘古元神三分化的原始天尊学习道术。但,这只是个演义故事,姜子牙为什么不入朝为官,还是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来进行推测的。

结合姜子牙的一生来看,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姜子牙不愿意入商当官,原因很可能是和他年轻时候所处的环境,以及殷商的大局面有关。

记得三国演义时期,相术大师管铬对曹操有句评价,依公之面相,当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假若拿两个人来做比较的话,姜子牙的本事就算是不高出曹操,也绝对不会低太多。但正因为有卓越的见识,姜子牙得以看出,如果自己在殷商求官的话,面临着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在姜子牙年轻时期,殷应该还处于武乙当政的年代。虽然武乙这个人玩得很荒谬,可是天下还是比较安定的,加上殷商当时有一批名臣,譬如比干、闻仲等人,能力不比姜子牙低,而且出身还是贵族。这个时候姜子牙若入朝为官,必定是得不到什么重用的,只当个挂名的小官,姜子牙并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这点和他的理想,几乎是背道而驰的。而过了几年,纣王登台后,殷的破败就逐渐显示了出来。姜子牙如果这个时候入朝为官,他又不是当奸雄的材料,只能被一些奸臣弄权把他当了炮灰,这更不符合他的个人追求。

所以,我们能看出,姜子牙在对于时机的把握上有多么的老道和隐忍。这种把握时机的慧眼与忍耐,都是常人所不可及的。他能从年轻的时候,等到古稀之年,头发胡子全都白了,把自己大好的青春都消耗了过去,才盼来了西岐的兴盛。

可以说,姬昌在某些观点和治国的想法上,几乎是和姜子牙一脉相承。换成了别人,等了七十多年,猛地发现了一知音,肯定是激动得呜咽而去,飞奔到知音的身边,进行强烈的自我推荐。

姜子牙不,他觉得,这个时机还是不成熟。于是就跑到西岐去,却根本不去见文王,只是弄了根钓鱼竿,在渭河边钓鱼。他知道,若是真的边钓边等,恐怕等到自己老死姬昌也不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于是他就想了个办法,直接弄根大头针,绑在鱼线上,每天在那里假装钓鱼。

这怪异的鱼钩,肯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当有人询问他的时候,他用两句话,把自己见姬昌的时机推向了高潮,掌握在了手中。一句是,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求鱼虾,但求王侯。另外一句是来传达自己人格的,就是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这些话,一般人是说不出的。这事情一传十、十传百传开,他判断肯定有人来看热闹,并越传越厉害,姬昌听说后,就能从两句话里感觉到自己的不平凡,所以肯定会来寻找自己的。

而这个来找寻的过程,正是姜子牙要抓的时机,这时机抓对了,身价百倍,马上登台拜相,位极人臣。

在战争中,在自己的人生选择上,被称为武圣的姜子牙同样很会把握时机。讨伐纣王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牧野之战前,姜子牙收缩部队,不和纣王的部队进行交锋。利用战争的压力,让那些心理激进或者扭曲的纣王的将士对征集来的奴隶进行鞭打、威吓,让奴隶内心里积蓄起了不满和压抑。正是这种做法,在战争重新开始后,导致了征集来的奴隶反戈一击,本来需要花费巨大代价去获得胜利的战争,只付出了极小的代价,就获得了想要的收获。

周成立之后,武王姬发把齐做为封地,封赏给了姜子牙。大概是觉得自己平生所学和理想都得到了实现,现在进入了悠闲的退休期,姜子牙从西岐出发,带着几个家将和仆人,一路游山玩水的朝着自己地封地而去。

路过一家荒野外的旅馆时,掌柜的听说他是到齐地上任的声名赫赫的姜太公,摇摇头表示不相信,这个掌柜说:“你看你那个样子,一看就是一个游手好闲的老人,哪像去自己封地上任,巩固自己封地的人呢?”

听了掌柜的话,姜子牙猛省。自己的封地接近东夷,有些蛮人是不归周朝管辖范畴的,自己现在这副悠闲样子,恐怕已经失去了挟胜利之威接收封地的最佳时机了。于是他加快步伐,赶到了齐地,结果刚到不久,果然自己封地受到了蛮人的骚扰。

好在得到了提醒,及时赶到的姜子牙很快就扑灭了战火。

姜子牙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军事家,他的兵法和指挥艺术一直是后代的军事家所努力学习的。也正是姜子牙,在自己的太公兵法里,把时与势定成了战争取得胜利的两大法宝。

做掌控时间的人,没错,这不是什么幻想。只要你尝试着不断观察,变得敏锐,就能慢慢地把握住时机,选择在最好的时间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功。

猜你喜欢

殷商纣王姜子牙
殷商遗址大搜寻
Deity Defying
商纣王的暴政
牧野之战
殷商鸮形器及鸮形纹饰探析
从甲骨卜辞中看殷商政治伦理思想
姜子牙为何不能救活比干
众叛亲离
双语话中国历史名人:姜子牙
殷商古城青铜器对现代设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