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井
2009-01-28
山西省潞安县有一个规模很大的煤矿,他们拥有很先进的进口机械来挖掘煤炭,这里曾经成为我们的个拍摄地点:2006年,我们受德国的一家机械公司所托,拍摄在中国的煤矿里使用他们的机械的工作镜头。
这次拍摄我们要深入到煤矿的最底层,同时拍摄的素材也要提供给一个加拿大的艺术家,他要把这个素材用在个描述中国的作品里边。因为是个艺术作品,所以他们对拍摄风格有所要求,就是需要画面有点夸张,需要考虑多机位。
我们使用的机器是索尼HD900。因为煤矿的特殊环境,我们为摄像机特意安排了比平时更密封的套子。还有,因为煤矿里面非常冷,我们多准备了些电池。当然我们工作人员也需要多穿两件衣服。
听说在煤矿里启动机器时,如果发生摩擦产生电火花,很可能会引起爆炸,所以虽然我们拍摄的煤矿是个设备很现代化的地方,很安全,但是我们每次开机的时候也都很小心翼翼。此外在煤矿里需要亮度高的照明设备,但是如果电力太大的话,也会存在上边讲述的爆炸隐患。因此,我们从德国带来了一个密封性的照明设备,其外壳是铁制的,厚度0.5mm,即使发生电火花也能保障安全。
后来我们到了地下250米的地点。到了地下坐矿里的小火车然后再走路,到拍摄地点要移动大概4公里。到场地,一共24个矿工帮我们拿设备,带路等等。后来他们也担当了群众演员的角色。
拍摄结束后,我们的脸及身上都黑乎乎的了,于是跟矿工们一起去他们的澡堂里洗澡,在食堂吃饭。跟他们聊天的时候我了解到他们工作多么辛苦,我们还谈到了将来的梦想等等,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当时我们跟一个中国摄影师合作,他的名字叫吴樵。他曾经跟田壮壮导演合作拍摄过著名纪录片《茶马古道》。他是个很专业、工作很认真的摄影师。这次拍摄的环境虽然很特殊,但是他能做到冷静的把握现场。因为这次一方面要拍宣传片,一方面还要拍艺术作品,客户对画面质量的要求也很高。他对色温的了解很深,对自然光的运用有很好的把握。在现场,他多次给导演很好的建议,很积极地相互沟通。因此我们合作也很顺利、很愉快,他的建议给国外导演很大启发。他的工作完全符合我们客户方的要求。当时我们的组织方也认为他是中国新一代摄影师。另外潞安集团公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也功不可没。当时的负责人史先生很懂拍摄节奏,他们提供的时间、场所令我们有充分的拍摄空间,可以灵活安排拍摄工作。被拍摄单位能够理解拍摄内容,也是在不利的拍摄条件下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回顾起来那次的拍摄经验还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