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系型话题“刚与柔”写作导引

2009-01-25王红心

新作文·初中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苏轼人生

王红心

文题展示

山为刚,水为柔;大树为刚,小草为柔;太阳为刚,新月为柔;男人为刚,女人为柔……有时,刚中有柔,柔中又有刚,对“刚与柔”你怎么理解?请以“刚与柔”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

一、题目分析

“刚与柔”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属于并列共存关系。所谓“并列共存”,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谦虚与表现”,对此就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对“成人与成才”要理解为“要成人,更要成才”或“先要成人,后要成才”;再如“仰望与俯视”应理解为“既要仰望又要俯视”,即“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

二、立意角度

关系型作文辨清关系至关重要。关系辨明了,思维就有了方向,审题立意的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刚与柔”这个话题是并列共存关系,“刚”与“柔”二者缺一不可,正如山水萦绕,才能描绘壮丽江山;日月辉映,才能绽放万丈金光;花草相衬,方可吐露勃勃生机。所以最佳立意就是“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刚柔兼济铸成功人生”。只写一方面,不把“刚与柔”结合起来是不符合关系型作文写法的,属于偏题。

三、构思角度

1,可以写厉史文化散文。

具体做法是从历史文化名人写起,通过想象演绎其留下的经典故事或生平事迹,参悟其刚柔兼济的品格,正如材料所说“男人为刚,女人为柔……有时,刚中有柔,柔中又有刚”。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心中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原来人性含有两面:其一是男性的、阳刚的,如猛虎、如高山、如太阳、如苍鹰、如怒马、如飞瀑;其一是女性的、阴柔的,如蔷薇、如流水、如新月、如小草、如夜莺、如驯羊、如静池。人性里这两种相对的方面更多时候表现出的是调和。有多少刚毅如山的男儿又柔情似水啊!楚霸王叱咤破人胆却泪如泉涌别虞姬;苏子瞻“西北望射天狼”却“十年生死两茫茫”难忘他的妻;辛稼轩“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却“罗帐昏灯,哽咽梦中语”;林觉民“难舍弃,思国情”却也是滴尽相思泪,难忘“意映卿卿”(林觉民妻子陈意映)魂牵梦系……又有多少缠绵妩媚的女子一扫脂粉气,刚毅如山,让七尺男儿汗颜失色!“绝艳惊人出汉宫”的王昭君毅然选择了“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绿肥红瘦的季节,月满西楼的时候,看鸿雁南下,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可以写自然景物、人文景观类的文化散文。

大自然的山水等景物也渗透着刚与柔的哲理。如材料所说“山为刚。水为柔;大树为刚,小草为柔;太阳为刚,新月为柔”;长城的刚毅,西湖的柔美;杭州、苏州的柔,荆州、虎门的刚毅;北京、上海的刚柔兼济。可采用并列式结构,精选刚与柔的典型来写出大自然或人文景观昭示出的刚柔兼济的哲理。

3,可以写议论文。

“刚”是一种宁折不弯的精神。是搏击、抗争、不屈不挠,正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柔”则可以是一种暂时的隐忍、成功前的沉潜,正所谓“能屈能伸大丈夫,审时度势真英雄”。正如余光中所说:“完整的人生应该兼有这两种至高的境界。一个人到了这种境界,他能动也能静,能屈也能伸,能微笑也能痛苦。”准确立意之后围绕“刚柔兼济铸成功”来写,也会写出非常深刻独到的议论文。

4,可以写托物抒情散文。

巧妙构思,借刚柔兼济的物寄托情怀。这样的物有“韧如丝”的芦苇,外表柔弱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等等。构思时可以以物为线索贯穿全文,象征某类人、某种精神,采用物人合一的写法,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意味隽永的散文。

佳作赏读

范文1

风中的芦苇香

邸青

在湖心,在水湾,都有那片白茫茫的绒花。是芦草,在风的节奏里舞动着如丝如缕的叶子。浅水滩上游移着若有似无的芦草香。

惠特曼说,女人像芦草,在微风前摇曳,但在暴风下也不会摧折。

确实如此,至柔者至刚。微风中的摇曳是她天性中的脆弱敏感,暴风里的伏倒也是她骨子里的隐忍内敛。但正是这样的柔才能挨过雨打,才能挺过风吹,才能等到天晴,正是这样的柔才能换来生命中永恒的站立的姿态。女人并非没有威仪,她本可以在微风中岿然;女人也不是没有勇气,她本可以在暴风里迎难而上。但在生命的河里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她眷顾,比如真理,比如自由,比如爱。她必须活着,用柔的心去包容凌厉的刚。倘若她一味地在风里抗争,那恐怕生命便如明日黄花,凄凄然地凋零了。这种死称不上一种刚强,而避其锋芒的柔倒是一种智慧,也可以说是一种真正的刚。

在风的眼中,他完全看错了芦草,在柔弱的外表下竟有如此坚强的心,可以叫她倒下但决无法叫她认输,她会一次一次地站起来。风永远折不断她的脊梁,无奈地望着她,也只得哀叹。外柔内却刚,这柔是一种韧性。莲子就是这样的。照片里的她素面朝天,清淡的眉目,透着水一样的温柔,但眸子深处,不乏犀利的光芒。莲子是个旅行作家,共同对自由的向往让她和探险家余纯顺走到了一起。莲子在饥渴与自卑中成长起来,旅途中漠漠的黄沙,天尽头濯焰的残阳都会使她在不经意中泪流满面。就是这样的一个弱女子,在得知爱人长眠在罗布泊之后,尽管她感到一股遥相呼应的力量倒下了,但莲子没有忘记扬起嘴角的模样。悲伤可以叫她绝望,但她柔弱的外表下却有着内心的刚强。莲子把巨大的痛苦埋进心里,继续活着,走着,爱着,继续余纯顺充满幻想的心灵自由。

不惟莲子如此,至柔至刚,柔中带刚,外柔内刚其实就是中国女子最深刻的描摹。这柔并非是巧笑倩兮的妩媚,而是识世明理的隐忍与为情所动的敏慧;这刚也并非是不让须眉的霸气,而是柔中透出的一种秉性与坚持。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厚重之气,才能宠辱不惊,经受得意与失意,出了乱世中的美神;才能去留无意,承受富贵与苦难,有了更迭里的恒星。

又一阵风起了,芦苇摆一摆,捋着飘摇的银发。隐隐的香气漫出水湾。

点评

这篇文章有几个突出的亮点:一是新颖,构思极富创意,巧借“芦苇”这个意象来寄托情感,揭示主题。风中的芦苇柔中带刚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以此来象征着柔韧的中国女子,物人合一,构思严谨。二是深刻,该文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女子的精神气质,这一“香”字表达了对中国女子柔韧精神的赞美。三是平实,很平凡的事物,很平窦的语言,却能于平实中见精神。此外,文章思路清晰,有条理,由表及里,由点到面,层层深入。

范文2

要知青松洁

茁颖

大浪淘沙,淘得英雄千古浪;斗转星移,星照尘寰万年青。胡笳塞笛,迎来达达马蹄;桂畔兰歌,吹落绵绵思绪。调侃之人落得一句浪漫,儒雅之士博得一段风流。但没有谁能取代你的位置,苏轼,高高伫立在登峰造极的北宋文人群落。

“一蓑烟雨任平生”,豁达如一潭深泉,平静无痕。“乱石穿金,惊涛拍岸”,豪放如一坛佳酿,酽酽得让人沉醉。无论成败,无论荣辱,你都深沉得如同一口掏不完的井。你源于刚强,又高于刚强,因为没有任何刚硬能伤害你。

你以刚烈抗拒荆棘,你以柔情融化冰雪。直到喑哑无声,你依然高歌;直到胸膛插遍弓弩,你依然在战斗,拔剑出鞘,亮出你不屈不挠不辍不息的镫色。

也许我不该用“妩媚”一词来形容你,但你的柔情细腻如水,清澈见底。你为王闰之写的祭文,你替王弗作的悼词,你亲手种下的三万松树,摇曳着倾泻了一个男儿的爱和痛,感与伤。你舍得下荣华富贵,挡得住艰难万险,到了这里,却无法面对梦中的黄粱再现。穿越十年的距离,世事已蹉跎,茫茫人海,陌生的面孔中再难寻一抹亮色。心中还有多少恨,恨里饱含多少爱,这浓重的墨汁颤抖在纸上,氤氲起多少凄凉无语、迷惘无助。夜深,风起,千里坟场,无缘相望。你已是尘面霜鬓,她依旧风华正茂。她回首凝眸,你早已泪流满面。断肠人梦醒之时,枕边依旧残留着午夜梦回的呓语,冰凉而晶莹如匕首般扎在你的心上。

刚,何曾次于山之巍峨;柔,何曾亚于柳之婀娜。能伸能屈,在偌大的空旷中自娱自乐而不感到空虚;在绝小的罅缝里踌躇满志却不感到狭隘。刚柔兼济便是你的人生命题。

你有很多朋友,但我知道你是孤独的。没有人像你这样完美。有如火的激情,还有似水的柔和。有坚硬的盾抵御外界的伤害,又有刚利的剑出击强大的黑暗。胸中块垒,笔底波涛,你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你的人格有了一种跌宕起伏的魅力,亦是一种天真浩瀚的风韵。

初读苏轼,次读苏轼,再读苏轼,我看到的始终是一位铮铮男儿,傲骨嶙峋,笑对人生。要知青松洁,待到雪化时。岁月的浓雾怅然散去,历史的霜雪且暂相离,苏轼便以七尺之躯,站在风口浪尖,昭示着青松一般的坚强与柔韧。

点评

这是一篇文化散文,选择历史名人苏轼来写,选材典型。苏轼可谓是刚与柔的完美结合者。面对坎坷的命运,磨难击不倒,他刚毅如山;无情未必真豪杰,回想逝去的亡妻,肝肠寸断,他柔情似水。该文语言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文采斐然,多用排比、对偶等修辞,第二人称呼告与第一人称交错,字里行间饱蘸着深情,文字里氤氲着诗意。

范文3

刚柔兼济铸成功人生

刘轩

乱石穿空,一凉涛拍岸,这是刚;策马扬鞭,纵横驰骋,这是刚;鹰击长空,志翔天下,这也是刚。刚,是积极向上,是豪迈奔放,是拼搏与奋斗!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是一种柔;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一种柔;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更是一种柔。柔就是心胸开阔,就是旷达淡泊,就是审时度势,待势而发!

人生就像一场戏,一场刚与柔的戏,只有刚柔适时,才能把戏演精彩;只有刚柔相济,才能铸造成功人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用他的誓死不屈,用他的英勇无畏,诠释了刚的刚强与正义,支撑起中华民族一片永恒的天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用他的磅礴诗篇,用他的豪情壮志,印证了刚的英勇与激情,迸发出中华民族千年不朽的爱国情怀;“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用他的赤胆忠心,用他的崇高的牺牲精神,铸就了刚的无畏与奉献,照亮了中国历史的半壁江山。刚,是一个人的脊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刚代表着气节与尊严。

中国太极讲究“刚柔相济”,太刚了容易折断,这也正是我们有时应该柔的原因。

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年少时曾向一位老者求教人生哲学。老者告诉他人生哲学就是要学会弯腰。适时的弯腰,是一种柔。这种柔,并不是放弃,也不是妥协与退让,而是一种智慧,一种韧性。弯下腰,是为了解决无意义的纷争;弯下腰,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广阔的天空;弯下腰,是积蓄力量,是为了更完美更成功地重新挺直人生的脊梁!而此刻的柔,是为了彼时的刚!

曾国藩曾在给其弟的信中劝说道:“趋事赴会,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妾享受,则当谦退。”意思是说,在为国家效力时,在自己创业奋斗时。应该争一争,也就是刚;在追求名利与享乐时,在与家人相处时,要谦虚退让一些,也就是柔。曾国藩一生将刚柔兼济的道理领悟得极为深刻,并付诸于行动,铸造了自己近乎完美的一生。连毛主席都曾称赞道:“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山水萦绕,描绘壮丽江山;日月辉映,绽放万丈金光;花草相衬,吐露勃勃生机;刚柔相济,铸造成功人生。

点评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先用两段形象化的语句对照阐释“刚”与“柔”,然后亮明观点:只有刚柔相济。才能铸造成功人生!主体部分从人生的层面分别举例论证何时应该“刚”。何时应该“柔”,最后巧用曾国藩的例子来扣观点。思路清晰,材料丰满,事例典型,语言凝练,堪称佳作。

猜你喜欢

苏轼人生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人生中的某一天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独一无二的你
黑白人生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