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味蕖的艺术世界
2009-01-25蔡利东
蔡利东
在我国画界的大师中,多数都是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借鉴了西方技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如徐悲鸿、齐白石等都备受关注,名声显赫;同样是一位一流画家,郭味蕖却因命运多桀、时代风云变幻,虽然笔下万千气象,画作独树一帜,却一直默默无闻,没有得到应有的画界地位。这是记者在山东省潍坊市参观完《郭味蕖美术馆》之后的强烈感想。
郭味蕖(1908~1971),幼年入私塾学习传统文化,青年时期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929年入上海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后在“中国人应该更懂得中国画”的感悟下,入北京故宫博物馆故物陈列所国画研究室临摹古代原作,并随黄宾虹先生学习画论和鉴赏。1951年受徐悲鸿先生之聘任职中央美术学院研究部、民族美术研究所。1959年调中央美院中国画系任花鸟画科主任。“文化大革命”中,郭味蕖被“疏散”回山东潍坊老家,1971年含冤去世,时年63岁。
作为画家,他精研传统,学通承变,他是传统花鸟画向现代转型的重要代表画家;他的花鸟画开一代新风,闪烁着时代的光辉。
作为美术史论家,他学养深厚,著作丰赡,《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知鱼堂书画录》、《中国版画史》等专著和近百万字的《艺术论》代表着他的学术成就。
作为美术教育家,他主持制订了《中央美术学院花鸟教学大纲》,为建立和完善高校艺术院校花鸟画教学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所著《写意花鸟创作技法十六讲》是他一生教学经验的总结。他培养了大批花鸟人才,影响了一个时代。
作为文物收藏家,他富收藏、精鉴赏,收藏与研究并重。他的“知鱼堂画”多为中华绘画传世之瑰宝。
基础牢,不做画界“墨奴”
在郭味蕖美术馆内有一个醒目的横幅,是郭味蕖先生告诫后人的至理明言,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创造,要推陈出新,便必须向前人学习。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可能有发扬创造。这是规律,永远是这样的。将来也必然有人继承我们,又有创造。”这话既阐述了创造的本质,又彰显了一代大师的艺术胸怀。
从1959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是郭味蕖艺术生涯中最紧张、活跃、充实,最出成果的时期,他的许多重要作品,如《大好春光》、《河山似锦》、《惊雷》、《银汉欲曙》、《银锄》、《东风朱霞》、《苍龙岭下》、《毛主席词意四幅》等,都是这个时期创作的。他认为一个有创意的画家,必须深入两种生活:一是社会生活,即与人民同甘共苦,做人民的代言人,这是最根本的一条;二是自然生活,即深入观察和研究山水花鸟在自然界的生态和规律,如山石的地质属性和形态差别,花草树木的生长规律和形态特征,以及这些自然物在春夏秋冬、风情雨雪中的变化等等,并把它和人民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赋予这些自然物以人的思想感情。
在表现方法上,他提出“三结合”,即花鸟与山水结合、工笔和写意结合、泼墨和重彩结合。一方面努力创造花鸟画的新程式,另一方面沿着传统文人画的道路继续探索,双轨同步是他的又一特点。
这两个“深入”和三个“结合”,是郭味蕖在生活的启示下不断探索并通过刻苦艺术实践总结出来的可贵成果,它使郭味蕖成为推陈出新的先驱。
底蕴深,其画千古流芳
记者对中国画的认识一直以来就是大写意、突出主题就够了。看了郭味蕖先生的几十幅画作,在视野上、灵魂深处受到极其强烈地冲击:原来中国画也可以画得如此大气磅礴、撼震人心的!中国画是中国人的原创,完全可以成为世界艺术画廊的瑰宝而当之无愧。
郭味蕖先生把中国国画发挥到了极致。《银锄》中那在田间地头劳动后的银锄散发着被泥土磨亮的莹光,伸手可及,亲切生动。《大秋》展示的是丰收的红高粱,挺拔而又沉甸甸的穗头憨态可掬,令人喜爱,被发黄的高粱茎和叶相衬,寄托了中国农民对丰收的渴望。
一幅幅一人多高的中国国画原作,冲击的是眼球,撼震的是每一根神经,得到的是莫大的艺术享受。这种艺术享受使心灵受到感染、情愫变得更为美好、情感受到催化和陶冶,最后转化为爱国、爱生活的风尚,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站在郭味蕖美术馆里,我想到了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徐悲鸿、刘海粟、李可染、李苦禅、傅抱石,甚至达芬奇、梵高……郭味蕖,他是杰出的另一个!一时被乌云遮盖,但历史终究要给他公正的评价。
仔细看,郭味蕖先生的笔墨酣畅、逸兴横飞,无论是经营的巨作还是随意点染的小品,都体现了画家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品格和情操;那些农具、蔬果、野草闲花都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就是传统题材的梅兰竹菊,也一扫旧文人画那种出世的冷逸和孤芳自赏的情调。
在郭味蕖的画作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中国画家为人低调、谦虚的风骨,也看到了他留给后人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力量。作为一个后来者,我为中国有这样一位杰出的国画大师而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