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皮影
2009-01-25张韬
张 韬
皮影是一种融表演、音乐、美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载体。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艺术形式之一。你若想了解它,不妨到它的老家——陕西华县去看一看。
华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风淳朴,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古老而独具特色的民间皮影艺术,在这块土地上已绵延流传了两千多年。有专家称
“世界皮影在中国,中国皮影在陕西,陕西皮影在华县”。华县皮影以原生态的表演形式,被称作中华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吸引着众多的民俗、民艺学家及爱好者。
华县皮影的表演技巧正如古人所赞美的“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全本戏的表演由“前声”“签手”“上档”“下档”“后槽”五个人组成。共操持月琴、板胡、二弦、长号、唢呐、大鼓、小鼓、扁鼓、大锣、小锣、钗子、梆子、碗碗等二十多种乐器,所产生的音乐效果如同二十多人所组成的乐团。生、旦、净、末、丑均由“前声”一人演唱,同时“前声”还要操持月琴等五种乐器。银幕上的所有皮影表演都由“签手”一人所为。一双粗手,能在小小的皮影亮子上掀起狂风巨浪,厮杀出千军万马,能让本无生命的“牛皮娃娃”活灵活现,融入喜怒哀乐的生活情绪,摆弄出世间的千姿百态。
华县皮影的雕刻工艺更是线条流畅、粗细相兼、刀法娴塾、炉火纯青。过去华县人刻皮影要宰杀两岁左右的小牛的皮为原料,经泡、刮、磨、推、刻、凿、染、熨等十多道工序手工精制而成,人物造型小巧玲珑,身高约三十五厘米,多为正侧单目形象,特殊人物也偶有正面造型,身子和头的比例为五比一,刀法多以镂空为主。一个复杂的皮影人物要用三十多把刀具,刀凿并用,刻凿三千多刀,刀线与凿孔相互衬托,点线分明,虚实相兼,使皮影雕刻图案简而不空,繁而不乱,充分体现了变化与统一的艺术法则。常用的图案有雪花、万字、梅花、鱼鳞、松针、星眼等。
华县皮影的染色简洁明快、对比强烈,以红、黄、绿、黑为主,牛皮本色留白,采用中国画的工笔重彩之法,以刀线分色,用单色平涂,使皮影色彩艳而不浮、厚重沉稳、耐人寻味。
华县皮影的造型设计神形兼备,惟妙惟肖,它经过千百年来无数民间能工巧匠和文人画家的提炼,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以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并吸收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砖、画像石和唐宋寺院壁画的风格,创造了及其生动的形象世界,包括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政治、戏剧传奇人物和客观存在的自然万物,以及虚无缥缈的幻想世界。如传说中的《阴曹地府》、《封神榜》、《西游记》、《聊斋》等故事中的各种形象,都能在华县皮影艺术中找到。至今使国内外的设计大师和艺术家们赞不绝口,感叹至极!
华县皮影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殿堂里不可缺少的一颗璀璨明珠。华县皮影的造型设计是中国民间艺术智慧的结晶。华县皮影的雕刻工艺是皮影艺术奇葩中更富魅力的精灵。
清乾隆年间,华县皮影发展进入盛行时期,班社多达20余家,分为“老腔”皮影和“时腔”皮影两大类。“时腔”即为现在的“碗碗腔”,其剧目多以言情故事为主,委婉细腻、曲折动人,耐人寻味;而老腔皮影的剧目则多以楚汉故事为主,粗犷激昂,铿锵奋进,至高潮时全台人员齐声吼喊,因此又称“满台吼”。乾隆十一年至三十年前后,因当时的人们厌恶战乱、向往安逸,粗犷激昂描述战事的老腔皮影逐渐被委婉细腻的“时腔”皮影所淘汰,从此华县皮影的音乐——碗碗腔一直兴盛不衰,流传至今。
时光荏苒,经过百年的洗礼,目前华县的皮影已经连一个真正健全的班社也找不出来了。许多老艺人带着后继无人的遗憾,离开了皮影,离开了人世。活着的皮影表演艺人也所剩无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