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2009-01-25张玉琴
张玉琴
数学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坚持数学教学生活化,带领学生亲近生活,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有关数学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关注身边事物。启发学生爱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特点、心理特征等,结合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感受数学存在的魅力。
为了激发一年级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第一堂数学准备课上,我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上数学?”课上,同学们非常踊跃地进行了交流。有的说我们跳绳、踢毽子时要用上数学;有的说我们到商店买东西要用上数学;有的说造房子要用上数学;有的说种地要用上数学……通过交流,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数学可以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起他们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二、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学数学
成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在新知学习中,如果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情境,本来枯燥乏味的内容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实施教学呢?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探索。
1亲历“生活实际”。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应该引领学生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蕴涵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我带领学生走进钟表世界,亲身体验一分钟有多长,设计了以下一系列活动:(1)听一分钟时间的歌;(2)用一分钟写几个字;(3)一分钟口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切实体会到抽象的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2联想“生活画面”。在教学《减法的运算规律》时,我向学生描述了这样的生活画面:小明带10元钱到文具店买橡皮用去2元,买铅笔用去3元,还剩多少元?解题时,我引导学生联想他们自己的购物情景:可以先算买橡皮后还剩多少元?再算买铅笔后还剩多少元?列综合算式为10-2-3=5(元);也可以先算买橡皮和铅笔一共用去多少元?再算还剩多少元?列综合算式为10-(2+3)=5(元)。学生在联想生活画面的同时轻松地理解了a-b-e=a-(b+c)这一减法的运算规律。
可见,从生活中找到问题的原型。然后将教材中的问题融入这个原型,对教材进行“生活化”的包装,勾勒出学生熟悉的“生活画面”,用生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顺着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规律,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这样,使本来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有趣,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模拟“生活情景”。模拟的生活情景可以拉近数学知识和学生的距离。学生在演练的过程中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有利于调动他们主动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体验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八册的相遇问题时,例题是这样的:“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芳每分钟走60米,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我让两名学生分别表演小明和小芳,教室前面的左右两端分别是他们的家,然后让这两名学生表演从出发到相遇的全过程。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景中明白了要求“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就是求“小明和小芳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列式为(70+60)×4或70 x4+60×4。这样,学生轻松地理解了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此后,我还引导学生模拟演练了“相背而行”“绕环形跑道行”等行程问题。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借助模拟的生活情景理解了多种行程问题的解题思路。
三、回归生活空间,引导学生用数学
学以致用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也是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生动体现。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可以验证、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体验数学的价值,继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回归生活空间,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数学小调查、信息查阅、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布置一些课外“长作业”。如教学《位置与方向》后,可以鼓励学生绘制自己卧室的平面图;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可以带领学生到商店了解商品价格……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善于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引领学生感受数学,联系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带领学生回归生活空间去应用数学,学生一定会爱上数学,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责编林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