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文阅读审美能力培养初探
2009-01-22李增春
李增春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文字训练,而且还是学生获取文化知识,提高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美的鉴赏力、美的表现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大都文质兼美,图文并茂,且凝聚着人类所共有的美的精神与境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审美天地,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应利用这些美感因素,积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知美,在品词赏句中鉴赏美,在想象中体会意境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在反复诵读中感知美
“培养审美情趣,主要是以课文作为凭借”,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内容无所不包,融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语言美、思想美、艺术美于一体。要让学生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美,感知美的存在,读是前提基础。我国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这就说明了反复诵读的重要性。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最初接触到一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轻声自由读、默读等形式,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整体的了解,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语文审美能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结构,就永远也不能创造和欣赏作品。”所以,初读、整体感知尤为重要。然后,再通过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品读去发现文章中美的因素,并把感情倾注于读之中。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巧用现代电教手段,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面对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优雅动听的音乐,做到目观其形、耳闻其声,当然不可喧宾夺主,现代多媒体的应用是辅助教学的作用。如在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通读全文,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体会。然后让他们说说感受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这样,他们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自然景物有了整体的感知。接着,在优美的音乐衬托下,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多媒体课件,立刻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身临其境地置于春的环抱。然后,笔者让学生把自己认为美的句子有感情的读出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体悟到的美的图景。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及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而这种审美的感知力在日后不断的练习中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诵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诵读感知课文中的形象,体味语言的节奏韵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就能产生无穷的美感,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有极大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提倡“美读”。“美读”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倡导的一种读书方法,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二、在品词赏句中鉴赏美
汉字根植于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沃土之中,是音、形、义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变幻无穷的组合中,凝结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而且汉语中一词多义、一字多音以及语法规则的灵活性,使文章的表现形式灵活多样,语言含蓄,内涵深刻。因此,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应细细地领悟汉语丰富的表现力,久而久之,不但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悟性,也将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品味词语、欣赏句子中发现美、理解美、鉴赏美。首先,要抓住重点字词进行教学。作者写文章时,总是字斟句酌,以达到用词精炼准确。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中词句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品味。通过比较、推敲、讨论,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学习体会到遣词造句的精妙。如《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写到:“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是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特别传神,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景象;“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鲜明富有光泽。这些字词,教师如不引导学生认真琢磨,他们就很难体会出其中的妙用。其次,要引导学生深人分析句子。
三、在想象中体会意境美
在审美化教学活动中,审美想象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如果说审美感知的作用是为主体进入美感世界打开大门,那么,审美想象就是为主体在美感世界里遨游插上了翅膀。审美想象可大致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再造性想象是根据现成的语言或其他手段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面对天空中飘浮变幻的云彩,人们会把它想象成一匹奔腾的骏马或是一个飞天的形象。创造性想象则是运用记忆中的表象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既可以采取浓缩的方法,把许多表象集中、组合、概括、凝聚起来,创造出具有诸多意义的新形象。发达的想象、联想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多种多样的艺术形象,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文字凝练,意境深远,尤其是课本中的优秀诗歌和散文,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富有意境美。所谓“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就是那种情景交融、如果说理解能够再现形象美,那么想象更能体验到美的意境。那些优秀诗歌和散文,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才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置身于美好境界之中。例如,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学生初读后,往往只感到形象的鲜明、辞藻的华丽、音韵的和谐等外在的美,而西湖那“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奇妙景象,只有调动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投入以往的审美经验,并加以重构与重解,才能体会到诗人借西施的淡妆浓抹来表达自己对西湖山水的喜爱赞美之情。阅读教学中注重意境美的开拓,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4.
[2]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民教育出版社,1993:223.
[3]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