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奥地利职业教育成功的原因

2009-01-22闫其顺

职业·下旬 2009年9期
关键词:文理奥地利中学

闫其顺

笔者很荣幸参加了由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组织举办,江苏省技工院校无锡中外师资培训基地——无锡技师学院承办的江苏省技工院校第二期赴奥地利为期12周的师资研修班。此次培训的主要任务就是探讨奥地利职业教育成功的原因,从而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参考。

奥地利在二战中战败,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在战争结束后,特别是1955年宣布中立后,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奥地利人的生活质量已排在世界第4位,其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职业教育。为何奥地利的职业教育会如此成功,笔者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自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奥地利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振兴经济的“战略发展产业”,大力投资于职业教育。联邦政府每年有超过20%的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从而形成了适应和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该体系门类齐全、覆盖面广、普及程度很高。各行各业都有与本行业相适应的职业学校,受教育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接受各种教育,谋求发展。社会各界和公众对职业教育有很高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把搞好职业教育,提高企业人才素质作为保证经济界发展乃至保持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和基础保障。如,企业派遣高级技术人员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和研究指导,以保证企业中最新应用的前沿技术能及时与学校沟通;企业承担“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费用:企业派学生到各高级职业学校进修,也可以通过这种业余进修获得学历(一般高级职业学校都设有专为成人开设的班级):由行业协会(包括其所属的会员企业)来制订职业教育技能标准与培养方案,以及组织职业资格考试等,并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把对本行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和技能需求情况贯穿职业教育始终。学生的就业由政府、企业和工商业协会的共同参与来得到较好的保证。目前,奥地利学校的43%是初级职业教育学校,11%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8%是高级职业教育学校,青年人80%是通过职业教育学校学习和毕业的。

二、得益于统筹管理的教育体制下的高认知度与高教育普及度

奥地利的青年人80%是通过职业教育学校学习和毕业,职业教育普及程度较高,是得益于统筹管理的教育体制。奥地利实行9年制强制教育,这就意味着每个学生必须要最少完成9年的学习。当年九月份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入小学,小学学制4年,小学毕业的一部分学生进入文理中学学习8年,8年后凭文理中学毕业文凭不需考试直接进入大学深造。小学毕业的第一部分学生进入初等中学,初等中学学制4年,毕业后一部分直接参加工作,但在参加工作之前必须进技术学校学习一年,如此保证9年制强制教育;第二部分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学制分3年、3.5年、4年,学完全部职业教育课程,进入社会工作:第三部分学生进入学术性教育与职业教育兼而有之的学校——高级职业学校,高级职业学校学制5年,未取得文理中学毕业证书的学生也在这类学校内接受职业培训,其中一部分学生所学的内容学科性较强。学习5年后可取得文理中学的文凭进入大学或欧洲高等技术学院,另一部分学生凭五年制的文凭直接就业。奥地利的社会和公众对职业教育的接受程度较高,小学毕业儿童仅11%进入文理中学,其余均进入中学后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

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互相渗透、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奥地利的职业教育在统筹管理下走向了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渗透、有机融合的道路,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奥地利教育体制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的相互渗透、协调互补性。它的中等教育阶段的各种教育类型之间都可以相互沟通,即文理中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改上职业学校,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可以改上文理中学。在高等教育阶段也是如此,首先,高校之门是敞开的,文理中学的毕业生理所当然可以直接进大学深造:另外,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可以上学术型大学。这样一种相互渗透、协调互补的教育体制很有活力,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回旋余地和多种选择的可能性。

为加强和提高学生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水平,奥地利的职业教育普遍增加了普通文化科目的教学,并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而不仅仅是偏重于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在奥地利,初中毕业后,学生约14岁左右,可分别进入普通高中、高级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综合技术学校。在普通高中的教学中,引入了一些职业技术教学内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学生毕业后即可直接进入大学学习。高级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可直接进入大学学习。因此在其教学中,强调要掌握技能和技巧的同时,理论也是必须掌握的,这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相互渗透和有机融合的特点是奥地利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体现。仅就职业教育而言,奥地利的职业教育是一种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合理的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一般经过1~4年的学习后就能接受继续教育,有农业、林业、经济、旅游、社会关系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给学生的选择余地较大,其教学内容兼有职业教育与普通文化教育,这类学校的学生在学校内接受职业培训,其中一部分学生所学内容的普通文化知识性较强,学习5年后可取得文理中学的文凭进入大学;另一部分学生凭五年制的文凭直接就业(这类学校的课程既有实践性又有实用性,主要是旅游和经济方面的专业)。根据奥地利的教育制度,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选择有较大的自由,除了第一次选择培训专业以外,在以后的学习中亦可以改变自己的选择,以使其才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无论在“模拟公司”,还是在实习工厂里,学得都很认真,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四、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关键在于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前途导向并重,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奥地利职业教育除了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并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外,也十分重视职业前途的导向教育,广泛地为学生提供职业情报信息,培养学生对社会上有关职业的兴趣,以及独立选择职业的能力。其职业前途导向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的个性,以此为基础来确定自己将来的就业目标,并为就业做好心理、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指导学生选择职业,为日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奥地利的职业教育,不仅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及职业前途指导,同时强调学生的敬业精神教育,成功地把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他们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敬业精神、道德高尚、学识优良、技术过硬的职业技术人才。奥地利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认识比较清晰、明确,具有较强的敬业爱岗精神和求知欲望,因而在职业技能的学习、锻炼上,表现出特别的主动、专注和刻苦,追求技艺精湛。奥地

利人在工作中严格按工作程序工作,一丝不苟,从来不会偷工减料、马虎从事,这使他们的工作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可靠的保证,更无假冒伪劣产品。这种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使奥地利的经济受益匪浅。在职业教育中大力倡导品学兼优、敬业爱业的优良教育传统,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五、理论联系实践的特色——“双元制”和“模拟公司”

奥地利职业教育对于技术性专业,主要采取了“双元制”模式,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可以在工厂、车间实习,能够迅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对于商业经贸专业,主要采取了“模拟公司”模式,即在虚拟的市场环境下,让学生在模拟的商务公司——“模拟公司”内参与商务活动,学生在公司的各个岗位上按照实际公司的职能运作,深入了解市场经济各个环节的运作情况。在奥地利,实习公司共有614家,其中3%是为成人学校服务的,5%是为其他学校服务的,90%以上是为商业学校和其他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服务的。职业学校学生都有自己的实习公司,每个班学生超过16人要建立2个公司,一个公司配备2名实习教师来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

实习公司有很多类型有商业的,包括物品的采购、销售、议价、秘书、管理等工作都必须有学生承担并构建详实的设想计划和执行计划,有银行的,包括进行各种银行帐目正常运作。

奥地利教育文化部在维也纳联邦职业教育学院设立了职业教育实习公司总部。高级商业职业学校的学生都必须来这里实习,合格后才能上岗工作。为了运作后的评价,各“实习公司”均要到总公司下设的“实习公司银行”中开设帐户。向有关的部门交纳保险金和税金(尽管这些资金的流动都是模拟的)。通过这些业务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相互间的合作,提高解决各种商务活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先进的、高技术含量的校内实操实训设备

在奥地利最先进的设备可能不在企业的生产线上,而在职业教育技能训练中心。这不仅因为其教育经费比较充裕,有能力购置较精良的设备,更重要的是企业非常关注“未来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未来市场的占有”,主动向行业协会教育中心或职业院校实训室捐助最先进的机器设备,甚至提供关键技术指导等。从而使得奥地利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始终处于技术的前沿。

七、教师素质是职业教育质量的保障

奥地利职业学校选聘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不仅有一个专业文凭或者大学毕业文凭,专业课教师要有一个“师傅”(是奥地利的一种技术职称)头衔,还需在执教前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其中,不少职业学校的教师是本行业的专家。这些都促使奥地利的职业教育保持了很高的教育质量。

综上所述,在客观探讨促使奥地利职业教育走向成功的原因后,相信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具有可借鉴之意。

猜你喜欢

文理奥地利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in China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我在奥地利留学时的点点滴滴
消防员 ——克雷恩(奥地利)▲
文理大类培养与专业培养两种模式下大学生不及格率的比较研究
火药桶
居高临下的祝福
杀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