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临帖
2009-01-22刘清泉
刘清泉
临帖是书法家终生的必修课。历代的书法经典中大量的宝贵信息,需要书法家花费一生的时间去琢磨、体会、探索。书法艺术的传统与现代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脱离了书法的本质就不成为书法。经典是智慧老人,临经典名帖就是与智慧老人对话,拒绝临帖就是拒绝进步。
一、为什么要临帖
为什么中国艺术强调临摹呢?这与中国艺术的特点有关系,中国艺术强调的是意。意是什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就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齐白石大师对中国画就有经典的概括,“不像为欺世,太像为媚俗”。他说,中国画要在“像与不像之间”,这就是典型的“写意”。写意是与西方艺术写实的本质区别,所以西方艺术强调写实,追求是与自然的一致,东方艺术强调写意,追求的是一种意境。意境的创立要靠经验的积累,前人的经验当然是一条捷径。
中国书法最初从绘画而来,最早的文字是象形字,写字如画画一样。其实,当时也分不清是在画画还是在写字,那时书和画是不分的,所以中国有句话叫做“书画同源”。书是对画的高度概括,是用最精炼的线条概括事物,当然也就是“大写意”。这种大写意的线条形成了书法所特有的书法语言。如果不是站在前人智慧的肩膀之上(临帖),就不可能很快掌握这种特有的语言。
我国历代书法名家无不在临帖上下功夫,有的甚至到了如痴的地步。唐朝皇帝李世民,一国之主,学书也做到“皆须古人名笔,置于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一代书圣王羲之临摹钟繇和张芝的字二十多年,甚至把家里的竹叶、树皮、木片都用尽了。宋代大家米芾见到好的古碑,要拜上三拜,在古碑前临上三天才肯离去,给后人留下了“米芾拜石”的故事。我国现当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提倡“学碑能不涉于僻,学帖不能流于俗”,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从欧阳询、褚遂良入手,遍习晋、唐的二王、智永、虞世南、颜真卿等名家,以后又至北魏、汉碑,宋元的“苏黄米赵”,成为代表我国五四以来书法成就最高的一代大师。在书法艺术之路上,只有通过临帖,渐渐“入门”,才能步入艺术殿堂。
二、临帖就要临经典
临什么样的贴呢?近年来,有些人为了哗众取宠,讨得评委们的欢心,专拣偏僻、怪异的字帖去临,用此来标榜自己艺术的“创新”,有的人还恰恰因此有了收获,在一些大赛中取得了好的名次。然而,这些人如昙花一现,瞬间的光芒之后,很快黯然失色。临摹不好的字贴就会误入歧途,耽误自己的艺术之路。临帖要找准目标,是第一位的,要抓住经典。近现代一些不成熬的作品,古代的非经典的作品,都是不可取的。古人有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其下下矣”。所以,学习的对象、学习的榜样要越高、越完美越好,一入手就要临摹最好的帖,一开始取法就要取好,这是学书法避免走弯路的重要前提。
在中国的书法发展史上有过导向性的错误。晚清书法发展中存在浮华的毛病,清朝几位大家,如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为扭转这种情况,大力提倡碑学。他们认为碑比帖好,魏碑比唐碑好,尊魏卑唐。康有为的观点使中国书法在进入一个本来应该振作,应该“更上一层楼”的时候走错了方向。康有为先生看出了问题症结,但却开错了方子,下错了药。他们又把“馆阁体”作为对立面来批判,这也毫无道理。“馆阁体”是抄写文件用的,是使用书体,本来就不是艺术品,批判它无的放矢,是无益书法的健康发展。其实,魏碑并不是不好,魏碑中有好的,但大部分又是不好的。差的魏碑中的稚拙率真、天真烂漫的意趣是可以吸收的,但这些意趣不能作为学习的对象,而应是欣赏、感觉的对象。如果把这些意趣当作一种方法来学习,作为入门的向导,当然是错误的。临帖就要临摹经典作品,如历史上有名的《兰亭集序》《祭侄文稿》《寒食帖》《圣教序》等。
三、要忠诚于字帖
临帖,就要忠诚于字帖,要把字帖当成老师。现在的书法界有一部分人临帖盛气凌人,嘴上说临帖,心里根本就看不起手中的帖,还美其名曰“意临”,那是自欺欺人。其实,看不起字帖正是说明自己艺术水平较低,对艺术的本质理解得不那么深刻。笔者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小时候看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总认为不怎么好,有的地方还不如自己,后来临了几遍以后,发现《兰亭集序》很好,又临了多年以后,发现《兰亭集序》实在是太好了,难怪李世民用“尽善尽美”评价它,不愧为天下第一行书。经典的字帖内潜伏着很多高深的东西。经典的字帖之所以叫经典,恰恰是那难以察觉的细节。如果临帖时不忠实于字帖,很可能与“难以察觉的细节”擦肩而过。临帖时只有忠实于字帖,仔细察觉每一个细节,品味其内在本质,然后“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才能达到临帖收获的最大化。例如,王羲之《兰亭集序》全帖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创造出一个生命的形象,有筋骨血肉完美的丰躯,且赋予各自的秉性、精神、风仪: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虽尺幅之内,群贤毕至,众相毕现。王羲之智慧之富足,不仅表现在异宇异构,更突出地表现在同宇的别构上。《兰亭集序》中有二十个“之”字,无一雷同,各具独特的风韵。重复的宇还有:“事”、“为”、“以”、“所”、“欣”、“仰”、
“其”、“畅”、“不”、“今”、“揽”、“怀”、“兴”、“后”等,都别出心裁,自成妙构。如果不经过长时间的对字帖忠诚的潜心分析是不会觉察到的。
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史,能够留下的几件经典作品不容易。后人要用一种虚心的态度去对待它们,不要随便地看不起它们。也不要对它们指手划脚,看不懂就谦虚地慢慢看,慢慢会看懂的,不要看不懂、学不好就否定它。临帖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贵在坚持,坚持不住就会半途而废。当然,对字帖的接受要有一个过程,比如,笔者自身对《兰亭集序》接受得就比较早。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就接受得比较晚。
四、要深入研究字帖
临帖要反反复复,一遍一遍,不厌其烦。要临摹完整的作品,仅临几行字,不算临帖。要不断研究、体会字帖中的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每一行、每一段,体会其精神气质,感悟其艺术本质。
临帖过程是感受、体会、收获的过程。临帖时要深入进去,抛弃一切杂念,要把临帖的过程当作在与古人交流,要把字帖当成一位很有学问的老师,一个很有修养的长者,他的一举一动,他的仪表、气度都在深深地打动你。
在临帖前,必须仔细地去读帖。读帖是一个研究和提高的过程,要认真研究字帖中的每一点画、一个细微的变化,以训练自己的眼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一件作品的真正高度,甚至可以说书法内行和外行的区别,就取决于细微的一点点上。所以,王僧虔说:
“纤微向背,毫发生死。”这一点点就决定了艺术的高度。王献之用了三缸墨才有一“点”像其父亲王羲之,沈尹默先生也曾因一个“捺”研究了八年,解决了许多清代书家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不静下心来认真临帖、研究字帖是不行的。人的一生都要临帖,即使在“功成名就”之后,什么都可以放弃,但临帖不能放弃。很多书法家到了一定水平就再也不进步了,这是为什么?这其中有学问修养、精神心态等原因,但不临帖是一个重要原因。只有临帖到了一定的水平,艺术修养到了一定水平,才能抛弃名和利的追求,到达艺术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