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法律基础课中案例教学法的正确运用

2009-01-22宋国东

职业·下旬 2009年9期
关键词:基础课案例教学法

宋国东

案例教学法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改变传统的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的一种方法,它是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师生共同分析和讨论各种案例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自20世纪初被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用于教育以来,已为愈来愈多国家实践证明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具有特殊效果的教学方法,并广为采用。目前,在我国职业学校法律基础课程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好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体会其精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法律基础课中如何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使其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法律基础课由于理论性强,逻辑思维要求高,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较为困难,容易出现难学、厌学现象。而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能够以生动的案例及故事情节反映教学内容,使复杂理论知识简单化,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减轻了法律理论的枯燥性,增强了其趣味性,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思路,营造了良好的教学课堂氛围,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

2有利于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个适合教学实际、学生乐于接受的案例,往往需要教师下功夫去收集,需要教师平时细心从书刊、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去精选案例。而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以及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心。同时,要凭借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将案例恰当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达到启发学生、教育学生目的。因此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不断反思教学行为,探索教改途径,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材,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3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采用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严格。由于案例教学的特殊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主动探索并举,学生将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教学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采用案例教学法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通过阅读、调查和分析,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培养开放型现代化人才的好方法,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的时机把据

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课程运用的过程中,时机把握很重要,适当的时候运用案例,能够就课堂教学中达到画龙点睛之效,反之,在不恰当的时候运用,只凸显了案例,忽视了教学内容,让学生抓不到教学重难点,就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案例教学法运用时机的选择中应该注意坚持以下几点:

1在营造浓厚教学氛围之时

法律基础课是一门集理论性、抽象性、实践性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理解难度大,产生厌学心理较为普遍。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是上好法律基础课的前提保证。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或开头,或结尾,或中间穿插一些典型案例,给学生以新鲜感,这无疑将会给学生带来强烈兴趣,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例如,我们在讲授“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这章节时,在导入新课时,播放一段受害人为了自我防卫而打死抢劫犯罪嫌疑人影片,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该受害人打死抢劫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触犯了我国法律”的疑问去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为了寻找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会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学也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2在讲解难点、重点之时

我们知道每堂课都有教学难点和重点,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把握难点和重点是每堂课教学的目的之一。案例教学法在讲解难点、重点之时运用,通过形象的案例将难点问题简单化,重点问题强调化,这必将使难点和重点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并印象深刻。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引用司机开车过程中,刹车突然失灵,为了避免撞伤路人,而被迫急打方向盘,撞翻路边水果摊的案例来让学生真正理解“紧急避险”概念中“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在迫不得已情况下牺牲较小利益而保全较大利益”这句话的含义。

3在着重教育学生之时

法律基础课教学不仅仅是法律知识的直接灌输,更多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教育,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让学生不违法,主动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注意将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学生实际相联系,适时给予学生警示、明示教育,而在这时候运用案例教学法,更能使得教师的教育具有实际性,更易学生接受并铭记于心。

三、案例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方法上的要求

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根据教学实际,案例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口述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难度不大,能够通过一个简单案例就能说明问题的教学内容,可以直接口述运用案例,这样不仅便于学生直接了解案例,又节省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口述过程中要将案例的重点加以强调,以便学生更好的把握。

2板书法

在运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板书的形式将案例记录下来。板书过程中,应着重写下案例的关键词,这样不仅便于教师的讲解,同时又便于学生把握住案例的重点,展开对案例的讨论。

3小组讨论法

在案例教学中,针对一些值得争议并且争议比较大的的案例,教师可以运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来讲解。将持相同观点的学生归纳为一个小组,各小组间通过举出证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对各自观点论证,学生将对案例和教材内容理解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运用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法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加以引导,将争议的焦点引导到与教学内容相关方面上来,同时要控制课堂教学秩序,防止教学秩序混乱情况的发生。

4多媒体教学法

在案例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是当前教师乐于采用和学生普遍接受的方法。多媒体的运用会使得案例以声音、图像的形式,将生动的故事情节呈现在学生面前,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又增加了案例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增强了课堂的信息含量,极大丰富教学内容。特别是在教师讲解抽象性理论以及较为复杂问题时候运用多媒体教学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在案例教学法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法律基础课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明辨是非,增强法律意识,树立起法制观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看到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

趣,一味的迎合学生“好奇”心理,而是要看到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否能起到以小见大,是否达到了传授知识和教育学生的目的。为此,教师在案例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重实效

教师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教授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用案例不能太多和太复杂。如果案例列举过多甚至搞案中案,容易冲淡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是典型的本末倒置;案例引用的太复杂,容易让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理解案例上来,忽视对教学内容的联系和理解,同时也增加学生学习的疲劳感,出现对案例教学的抵触情绪。

2注重联系实际原则

在案例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去思考问题,理解案例,不仅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达到了学以致用,教书育人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将案例始终紧紧与学生实际相联系,通过案例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学习知识、认识社会,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或者他人的利益。

3注重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在于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过程中,要通过列举案例、讲评案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讨论案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通过剖析案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教学秩序的控制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但学生往往会因观点的不同而形成激烈的争论,容易导致课堂教学失控现象。而良好的教学的秩序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保证,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尺度,适时维护课堂秩序,对较为争执的观点,要及时加以正面引导,为学生展开思考,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既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进行思想教育、法制宣传的有效手段。当然,案例教学法的正确运用还需要不断实践,反复总结,取长补短,同时还应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我们相信,只要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改革中勇于探索,肯下苦功,启迪真理的钥匙就一定会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的教学就一定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猜你喜欢

基础课案例教学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