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2009-01-22蔡启茂钟世红

职业·下旬 2009年9期
关键词:设计教育教师

蔡启茂 钟世红

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接受式教学方法,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了师生互动,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但是,教学实践中教育技术是否发挥了积极作用?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它们々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将有利于更好地应用教育技术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

一、存在的问题

1资源配置方面

(1)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级学校在硬件环境的配备上差异较大,硬件资源配备不到位、不均衡。

(2)软件资源不足。这里所说的软件资源主要是指能够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主要包括根据具体课程内容而设计的学习材料,这种材料通常带有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或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材料,这种材料大多不是为课程教学专门设计的,虽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但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有帮助,另外也相对较容易得到。

(3)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不高。许多老师片面地认为只有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因而忽视了传统的标本、挂图、模型等资源。许多学校的硬件资源之所以没有真正发挥作用,重要的原因不是缺乏,而是没有充分利用各种硬件资源来为教学所用。

2教师能力方面

(1)教学观念陈旧。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难以接受并应用教育技术提倡的“主导一主体”教学思想。认为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目标是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只能是由以往传统的“人灌”变为“电灌”或“机灌”,投影的大屏幕只相当于普通的黑板。

(2)基础理论缺乏。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能实现教学的优化,因此不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缺乏教育学、心理学、教育传播学、教学设计、教学系统科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不能准确地分析学生,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方法解决教学问题,难以实现优化学习的目的。

(3)媒体技术薄弱。只有少部分年轻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的需要制作相应课件,而大部分中年教师不具备课件制作的能力,还有部分教师习惯于利用黑板、粉笔进行教学,不愿意接受现代媒体。另外,多数教师缺乏教学媒体功能、特性的分析能力,及选用媒体应遵循的原则等基本知识技能,影响教学媒体的合理选择和有效的设计、使用。

(4)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高。许多教师对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技术不熟悉,不知道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有的教师感到无法有效地将教学设计的策略、技术与方法应用到教学的设计中:或是教学设计形成的教学方案在应用于教学实践时,不自觉地部分或是完全放弃原有的设计方案,而凭自己的经验和当时的情景进行教学。

3学生学习方面

(1)身心不成熟导致的教育技术应用效率低。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表现出自控能力不强、注意力容易被转移、情绪容易受外界影响等特点,会在应用教育技术进行的教学中产生不利影响。

(2)学习能力限制了学习过程中教育技术的应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自主探究问题的过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即自学能力。学生由于受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发展程度的制约,容易在教师提供的广泛学习资源中迷航,如果得不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学生将会因徘徊不前而浪费时间与精力。

(3)由于学生对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缺乏足够的认识,只有简单的学习经验,不会使用学习策略,直接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观念原因

造成教育技术在应用中出现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观念,典型地反映在:一是没有形成现代教学观念,表现在许多教师没有形成新的、正确的教师观、学习观、学生观、评价观,对学习资源在学习过程中的促进作用认识不足:二是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不到位,对教育技术的理解仍旧停留在技术、方法、手段的层面上,只强调硬件技术手段的应用,忽视了软件技术和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作用。这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使得教育技术的应用都只停留在教学表面,而不能从本质上实现优化教学、促进学习的功能。

2经费原因

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以保证必要的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的开发与建设。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一些学校无法实现现代教学环境的配备,或是根本没有现代教学设备的配备,或是相应的软件资源跟不上,或是相应人员培训不到位,这都影响了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

3学科原因

作为新兴应用学科,我国的教育技术在自身理论体系上尚有许多不完备的地方,这同样影响了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多年来,我们对教育技术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硬件环境建设、软件开发技术等方面,而对软、硬件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方法、规律却关注得不够,研究也不深入。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现象与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是有一定关系的。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如果脱离了教学实践,它的指导作用就会削弱。作为从事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人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教育技术理论方面的先行研究工作。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1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的培训

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但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技术化的教学技能。为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不仅要加强信息技术等“硬技术”的培训,同时还要注重教学设计等“软技术”的培训。因为在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使老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等要素有机结合,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素质,增强教师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意识,要把对教师的教育技术的培训作为实施继续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

2建立良好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学校应该形成一套激励与制约机制,将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作为老师必备的技能,并将成果纳入教师聘任、考核、晋升、培养的条件中,形成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的良好学习氛围,促进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

3合理配置硬件设备。大力开发软件资源

(1)硬件设备的配置要与软件平台的开发相结合。配置硬件设备要视财力而定,尤其应注意发展的阶段性,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的配置。

(2)更加重视软件开发。有了必要的硬件设备,就要大力开发教育教学软件,尽量避免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开发出现“书本或黑板搬家”现象。同时,要充分考虑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展开、学习信息的呈现、学习过程的控制、人机交互作用以及信息反馈、评价等问题,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要加强学校间教学资源环境的共享,包括软件学习资源共享、硬件设备支援等,这是解决经费问题造成的一些学校无法实现现代化教学环境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技术的应用,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但在应用过程中还需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我们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及时改革,才能促进教育技术不断地发展、提高。

猜你喜欢

设计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圆我教师梦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