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2009-01-22霍霄艳

职业·下旬 2009年9期
关键词:职校中等职业办学

霍霄艳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如果说德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竞争力,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手杖。

一、目前职校学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

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职校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诸如说谎、自卑、嫉妒、冷漠、早恋、逆反等心理问题占相当比重。显然,职校学生面临的心理行为问题令人担忧。笔者经过分析发现,职业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学习上目的不明,方法不当,焦虑现象普遍:二是情感上表现冷漠,耐挫力弱,严重压抑:三是价值观念上道德判断失之偏颇,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四是人际交往有较大偏差,五是择业观念单一,就业能力不强:六是成长环境尴尬,严重阻碍职校生的健康发展。

二、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职业学校是培养适应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生产的技术工人的摇篮。技工学校学生正处于由少年向青年、由学校步入社会的过渡时期,在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职业学校必须查找原因,对症下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矫正职校学生的不良心理,从而使其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有用之才。

1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1)物质文化建设。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影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的形成等方面。

(2)精神文化建设。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特长,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例如,学校可设置各类兴趣活动小组,举办学生书画展、演奏会,放映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等,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给学生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激发学生上进的欲望。

(3)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班级制定细则。例如,对于迟到、早退、旷课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通过制定具体的奖励和惩罚的措施,对学生进行管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习惯。良好的学习风气、行为习惯一旦形成,便可以传递下去,并影响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成员。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心理咨询室

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对其进行问题预防与发展性指导;心理咨询室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对其进行缺陷矫治和早期干预。首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量,了解学生心理发展实际,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其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满足学生维护和发展自身心理健康的需要。另外,在心理教育活动中,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进行指导。

3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加强对家长的帮助指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威信、教育方式等会对子女的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通过互访、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形式,保持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及时沟通,并对家长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建立一种民主型家庭关系,教育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另一方面,引导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听取孩子的意见,促使孩子坦诚、主动地与父母交流,从而消除逆反心理。

(2)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要求全体教师具有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意识,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时,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应目标一致。全体任课教师应对学生统一要求,严格管理,对于有问题的学生要制定相应惩罚措施。

(3)净化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双重的,既能对学生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净化和鼓舞人的灵魂:也能对学生起消极作用,损害和毒化人的灵魂。所以,应净化社会环境,特别是学校周边环境,指导学生正确择友和交往。

总之,职业学校取得成绩得益于“市场化办学、就业性教育、产教结合、联合办学、订单培养”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要实现“请得进,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的目标,应提高办学质量,了解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动态,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实施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猜你喜欢

职校中等职业办学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我的职校我的梦
数据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