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2009-01-22姚江华

职业·下旬 2009年9期
关键词:分层中职目标

姚江华

所谓分层教学,是一种大教育的思维,包含课堂教学与德育等诸多概念。它是分层递进,既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道德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的差异,采用显性与隐性分层的形式,实行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的、着眼于促进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的途径来适应学生差异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最终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中职语文分层教学的缘由

1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

随着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职业教育从过去的资源地区短缺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并向普及化发展,这必然导致中职学校生源整体文化基础水平下降和学生差异程度的扩大。而近年来,国家教委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并着力打造普高、职高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中职教育的功用因此变得多样化,肩负着升学和就业等多重任务,就业的学生只需要学习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必要知识,升学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知识。中职教学若无视新情况,仍实行统一规格、统一要求、统一目标等单一模式教学势必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不同规格、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改革教学势在必行,分层教学对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要

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智力性和非智力性差异。它首先表现在不同学生的同一方向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其次,表现在不同方向的发展也是各有优劣长短。有的学生语文思维能力较强,但动手能力较差:而有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想象能力,但理解能力较弱。再次,表现在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例如,有的学生喜欢语文,而有的学生喜欢数学或其他课程。应该承认,学生存在着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智商、求知态度、学习习惯和心理倾向等方面的差异。若无视学生个体差异,仍按传统教学方法“一刀切”、“一锅煮”,势必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实施分层教学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有效途径。

二、中职语文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与功能

1中职语文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因材施教”原则。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这些都是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原则之一。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给学生分类一不学而知叫“天才”,即上等,百学而后知叫次等,教育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教育学生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和爱好。比如学技能就业,学本事创业,打好扎实基础继续深造谋取将来发展等,在这个意义上实行的分层教学,不仅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而且迎合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变革,适合职业教育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多样化。

(2)心理学的“最近发展区”原理。教学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学习内容主体应在学习者的经验范围之内,新知识只能以“最近发展区”,即原有知识的边沿上逐渐扩大外延。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学习内容主体应该是不同的,即在教学中,对不同成绩基础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再通过他人的帮助和学生自己的努力,

“跳一跳,摘到桃”,让每一个学生,特别是语文特困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内驱力是一个人成功的首要因素)。

(3)“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样也是实行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如何科学分层,应依照“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基本原则。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学习条件和发展方向以及心理需求选择层次,切不可由学校或教师简单地根据学生原有成功分成“好、中、差”层次或班级,这样对学生来说是被动的,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还会挫伤学生的自尊,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只有支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会使分层教学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科学的依据。

2中职语文分层教学的功能

分层教学能唤起中职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多数中职学生因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和“一锅煮”的教学方法,挫伤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与信心,但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成功的愿望是不可磨灭的。实行分层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愿望自主选班、选定学习目标,从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各类学生掌握了的学习主动权,有了自由支配的空间,极大地满足了各类学生的表现欲,尤其使各类学生感受到了情绪上的愉悦感和学习上的成功感,极大地唤起各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成功的愿望。

三、中职语文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1具体确立教学目标是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导向脉搏。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马杰认为,“要是学校目标规定得明确而具体,使学生知道学习成功的标准是什么,那么教学多半是成功的。”中职语文分层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既要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又要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总目标及各层次学生的可能性水平来制定,应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对ABC三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例如,A层(升学成为技术型人才)发展性目标,达到大纲要求,确保继续深造,持续发展奠定“够用”的语文基础,培养自学能力、探究精神,学会主动学习;B层(升学与就业)提高性目标,基本达到大纲要求,激励他们发挥潜能,努力赶上A层学生;C层(就业成为技能型人才)基础性目标,达到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起点,确保专业课教学的“够用”,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2分层实施是保证

(1)学生分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较好:B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基础知识、智力水平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

(2)分层备课。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

内容,课堂提问和技能训练注意层次和梯度。

(3)分层授课。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台为辅。作到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搞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有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3科学构建训练分层是关键

基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智力因素的差异,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会有强弱之别。如果对每个学生的训练都同一标准,则势必是强者兴趣过剩,弱者畏难扫兴。在阅读教学中,采取分层训练的方法,既有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的统一尺码的训练,又有因人而异训练的兼顾,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训练的机会,提高整体水平。

(1)分层次“训”,异步参与。在阅读教学中,“训”要有价值,课堂提问则是重要的手段之一。问得“合时宜”,能燃起每个学生思维的火花,疏通其思维的流程,进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异步达成同一训练目标。

(2)有侧重“练”,同步参与。每个学生所处的“最近发展区”是不同的,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果子”,设计“练”时应有所侧重,可以采取“分食制”的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练”。这样的设计,既避免了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成绩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又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全面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效率。

(3)搭阶梯“训练”,全程参与。例如,《感悟珍珠港》一课的划分段落教学,可以搭起如下训练阶梯:引思,让学生充分发言,展示各种分段的结果,延时评价;促思,要求学生各抒己见说出分段依据,每个学生用心听,认真思考各种意见的理由;深思,说说通过这篇课文的分段学到了哪些关于分段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在学生初步掌握按地点和根据课题目意思分段这两种方法后,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各找一篇,分别作两种分段法的例证。如此架设语言训练阶梯,活化训练过程,能有效促使每个学生都进入和经历学习划分段落的全过程。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分开层次,承认差距,拓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好更多的机会。同时,分层与学分制同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全员全方位育人。

猜你喜欢

分层中职目标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