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技工学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2009-01-22

职业·下旬 2009年9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周 丽 刘 勇

技工学校以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生为主要目的。因此,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保证教学质量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认识课堂教学的作用

认识课堂教学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是指导教学的方向,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

1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教学方式

按照教学要求,技工学校的教学分成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两部分。这两部分都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尤其是理论教学更是离不开课堂。

2课堂教学是师生全体参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教师要教对、教会还要会教:学生要学对、学会还要会学。

3课堂教学是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主要途径

技工教育以专业知识为教学重点。专业知识的学习涉及多个科目,既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又要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课堂学习将这些相关的知识系统起来,在学习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课堂教学的注意事项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不能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达到教学目的。

1教学观念的改变

现代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现代教育活动中应准确地自我定位,明确教师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样化。要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者、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人。由此可见,现代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不是阶段的,而是连续的。

2学生基本情况

学生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结构掌握情况、学生的对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兴趣等。技工学校的招生对象既有初中毕业生也有高中阶段的毕业生,学生的基础不同,对待学习的态度也不一样。有些初中毕业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兴趣低,很难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高中生源中有学理科的,有学文科,还有其他高中阶段的学生,这些学生基础相对较好、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但各自的基础也不尽相同,教学中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必然存在差别。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不同情况,以更好的完成教学。

3教学内容和大纲要求

技工学校的教学涉及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些不同的课程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要求,每门课程又具有本身的特点和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课程内容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连贯性,结合教学大纲和实际需求,通过教学让学生系统的掌握课程内容达到教学目的,适应社会发发展的要求。

4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

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改进,不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还是现代的行为导向型、任务驱动型,不管黑板、粉笔还是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教学内容选择,而不是为了追求新意和形式。要有创新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1课前充分准备

教师的精心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一是要备学生,二要备教材。同样的学生,不同的内容,要有不同的教法: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也要有不同的教法。

(1)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课的灵魂,包含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一堂好的课,肯定有正确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的。在现实中,存在着很多不备教学目的,随意性很强的课。没有教学目的课,没有了灵魂,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

教学目的是建立在研究教材和学生基础之上的课堂教学目标,直接制约教学方法的选择、实践知识的补充、重点难点的确定以及教具的选择等。如《机械制图》中的《三视图的投影》,在讲授时基础知识明确,教具、课件均能辅助教学,但对个别学生来讲,没有形成空间概念,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所以教学目的要有对学生空间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逐渐的积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讲解的核心,是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课堂教学,必须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具有真理性的知识。还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学习状况、教材及教学环境等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组织教学,为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创造条件。

课堂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教材中的知识,还要善于用新的教学内容补充教材,有选择地介绍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使课堂讲授的水平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增长学生的见识,加速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分析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质和规律,为学生揭示出所传授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实践性,使教学过程的组织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规律,符合实际科学技术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充分发掘教学内容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求真的科学观点和态度,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例如讲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教材内容是与实际技术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只讲解教材中的内容,则不符合科学性。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是受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制约,在讲解时就必须要科学、系统地完成该内容的教学。

(3)重点难点的处理。在每一次课堂教学中,都会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在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确定教学重点时还应参考实际工作需求。课堂中的难点,要在全面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确定了重点和难点后,讲授中就应围绕教材重点讲授,对难点要做细致分析。

2教学过程的艺术性

教学过程如果呆板、枯燥,效果肯定大打折扣,所以提出教学过程的艺术性,让学生愿意听、主动学。

(1)教学态度的严谨性。教师应以严谨的态度治学,行为举止应大方、得体、文明;板书应整洁、规范;应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总之,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是学生的表率,要为人师表。

(2)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每堂课都应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努力。教学方法不仅指教师教的方法,还包括教师对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及学生学的方法。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关系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对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掌握所学知识有极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教学目的,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就某一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完成本专业对学生所要求的专业能力的训练。

教学方法应根据培养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所学的知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方法就是最恰当的方法。

(3)教学过程的互动性。爱因斯坦说过“学校始终应当把学生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取得知识放在首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确定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利用教具、挂图、课件的直观性,加以讲解和引导,达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讲解《机械基础》中《变速机构》时,可以利用实物模型或课件演示,真实再现变速机构的工作原理。学生通过观看,直观地理解主要内容。课堂上再让学生分析其结构,并说明其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后及时跟进

课后及时的跟进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环节,包括课堂小节和课后辅导。

做好每节课后的小结,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小节主要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归纳,对本节课知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重、难点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方向标。所以如果教师在一节课的最后将重、难点交代清楚,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就形成了框架,学生就可以进行扩展,更好地掌握它们。在课堂小结时强调本节的重要性及与其他章节知识的重要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习题或是复习来进一步巩固这些内容。

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对课堂中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地发现学生在接触新知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解决学生的困惑。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心中有数,要有备而导。学生会有许多的疑惑,教师要给学生耐心细致地解答。针对共性的问题,教师要讲。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更应当多关照一下。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情况,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下一节课教学内容。辅导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部分。这更多地体现一个教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总之,课堂教学是具有系统性、严谨性、目的性和互动性的活动。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断总结经验,开创进取,立足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为国家培养出栋梁,这才是千百万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和梦想。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