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危机主导巨型油轮兴衰
2009-01-22
陈在田
从被劫持到戏剧性地被释放,不久前沙特巨型油轮“天狼星”号让人们对巨型油轮这个海上庞然大物兴趣盎然,据称这条船长330米,载重31.8万吨,最多可载200万桶原油,面积相当于3座标准足球场,满载排水量则相当于3艘航空母舰。其实“天狼星”号远非世界最大的船,不过这些海上巨人几无例外,都是清一色的油轮。其实油轮最初诞生时,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个子,它为何会变得越来越大?
最初的油轮很“苗条”
19世纪末,随着石油在能源中所占比例开始扩大,在海上运输石油的工具——油轮应运而生:这条名叫“好运”的船长97米,载重量仅3000吨,它诞生于德国汉堡,1886年7月13日首航。
然而随着石油运输量的飞速增长,精明的承运商很快发现,油船造得越大,运油的成本也就越低,于是有人开始打起“巨轮”的主意。20年代中后期,汽车的普及令美国石油消费需求大增。美国向德国订购了一艘空前的巨型油轮“CO STILLMAN”号。但直到此时,油轮尚未成为海上巨人,“泰坦尼克”号那样的巨型客轮和全球穿梭的散货船,都可以傲视它们,在油轮发展史的头50年里,它的身板发育有限。
油轮如何变成巨人
1953年,4.8万吨的新油轮在德国汉堡下水,这条船以希腊船王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的妻子的名字命名,并一度带动起用美女命名油轮的时髦。希腊船王们倚仗巨型油轮,靠低成本、低运价攫取了大批客户,也引起了竞争者的觊觎和对巨型油轮的渴求。时代给了二战后的日本以契机,其军事造船业庞大的产能闲置浪费。上世纪50年代末,日本承接了一个划时代的大合同,并创造了造船史上的奇迹,被命名为宇宙·阿波罗的巨轮让日本取代德国,成为巨型油轮建造王国。1966年1月,“东京丸”号下水,这艘油轮载重突破15万吨,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英国客轮“伊丽莎白二世”号,从此油轮傲然成为船舶巨人中的老大。此后10年是“日本的10年”,也是油轮个头越变越大的10年。1976年12月,超级油轮史最辉煌的一幕拉开了:由日本设计的“海上巨人”号开始建造,这艘油轮长458.45米,载重量超过56万吨,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艘船。
油轮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突然变成庞然大物,除了成本因素外,当时全球化工业全面石油化,加上原油价格便宜(1970年的价格是每桶2美元),因此需求量陡增,而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后苏伊士运河关闭,油轮被迫绕行好望角,增大的航程迫使油轮必须足够大才能摊低运输成本,而无需考虑通过苏伊士运河,又让造船者不必顾及油轮重量、尺寸限制,因此油轮才突然变成庞然大物。从1965-1975年短短10年间,平均每年竣工的超级油轮多达59艘,每艘都在25万吨以上。然而好景不长,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攀升,超级油轮订单大量被取消,建成的油轮也被迫大量提前退役。巨人的时代刚刚开始就黯然谢幕。20世纪末以来,油价一度回落,巨型油轮的生意又突然好起来,对“石油财富神话”的热炒令石油运输量大增,一时间仿佛又一个超级油轮时代即将诞生。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石油投机的崩盘让一切幻灭:急遽下挫的国际原油运输量令已经预订新巨轮的船东叫苦不迭,种种迹象表明,第二个超级油轮时代可能尚未开始,就匆匆谢幕了。
不幸的海上巨人
超级油轮固然能节约单位运输成本,但船大、适应性就差,许多超级油轮无法进入大多数港口,不得不弄很多小船“伺候着”,在苏伊士运河等“咽喉”被堵的特殊时期,巨轮需求旺盛,一旦“非常时期”结束,它们就成了明日黄花。
更让许多船东产生心理障碍的是,巨型油轮往往命运多舛。号称“第一个海上石油巨人”的“CO STILLMAN”号就是个倒霉蛋。这艘德国人造、美国人用的油轮在二战中被征用,负责在加勒比海阿鲁巴岛和纽约间运输油料,这条航线远离战场,原本十分安全,可它偏偏被一艘游猎的德国潜艇“U-68”号撞上,2枚德国鱼雷将这条“德国造”送入海底。法国人引为自豪的Batillus号1976年才交付使用,1985年已躺在高雄拆船厂里等着被大卸八块,上世纪80年代中期,高雄的拆船厂先后拆毁了几十艘超级油轮,被戏称为“超级油轮墓地”。
最倒霉的则是那艘历史上最大的船“海上巨人”:还没等船造好,它原来的主人、一位希腊船王便已破产,将之转让给香港船王董浩云;董浩云投入巨资加以改造,直到1981年才拿到船投入使用,只用了1年,就在1982年5月14日通过霍尔木兹海峡时,被伊拉克幻影F-1飞机两枚“飞鱼”导弹击中。按说两枚小小的导弹击中如此庞然大物,就跟蚊子叮了两口差不多,可倒霉的“海上巨人”号竟就此沉没,直到1989年才捞起来,最后这艘现代化海上巨人只能以海上油库的凄惨身份,在卡塔尔近海渡过最后的光阴。在油价又回落到正常水平的今天,当经济衰退的阴云消散,海上巨人们或许又会重新在国际航道上不知疲倦地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