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顾彩的月亮

2009-01-21龚光美

长江文艺 2009年1期
关键词:月亮

龚光美

顾彩何许人也?明末清初诗人、戏剧家,生于江苏无锡,字天石,别号梦鹤居士。康熙十七年入国子监,虽然没有做官,却因工词曲而名噪都下。后来游学山东曲阜,受到衍圣公孔毓圻赏识,聘为孔府西宾。更因酷爱戏曲与孔尚任成莫逆之交。他的名气不如孔尚任,但因为他l704年一次历时五个多月,行程八千余里的“容美古桃源”之行,铸就了一部奇书名叫《容美纪游》,倒在土家族汉族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足迹。

早春二月,跟随州电视台《寻访古桃源》摄制组,沿着顾彩当年进出容美的路线,且走且拍,徒步翻越被顾彩誉为“容阳第一门户”的大崖关。站在当年土司重兵驻守的关口上,我们似置身天上云中,飘然如仙,虽不能体验当年顾彩冒雨上大崖关时烟雨弥漫的奇景,却也能感觉到他诗中“破雨冲烟上碧峰,相攀徒旅入无踪”的激情,更能体会他“楚山无处不嵚崎,到此翻嫌路总夷”的感叹了。

下午5点,我们结束了大崖关的拍摄,循山路下坡,来到三路口接龙桥头。编导问我:“当年的戍堡空房在哪里?”我指着一块老屋场对他说,这里紧连去容美的古道,南望大崖关,北眺五峰界,西扼去五里坪的容阳古道,按照兵防要求,舍此无处适于设哨,当地老人说,这里自古就是布哨守卡的地方。直到民国时期,这里还有哨棚,解放初期,接龙桥头就住了一个班的解放军。当地人在这里挖地时,还曾发现过很多瓦砾、陶罐和碗碟残件。多方判断,“戍堡空房”在此无疑了。编导听了认为有理,立即作出一个决定:今晚就在这里搞一个篝火晚会,艺术地模拟和体验当年顾彩一行在这里避雨,烘衣,吃饭,留宿,赏月的情趣。参照顾彩“入关数里,名三路口,有戍堡空房,可以避雨,因入作饭,雨甚,遂留宿焉,衣襥无一寸干者。尽伐关前木,篝火燎之”的记述,再现“天宇澄霁,月明如昼,山翠欲滴,玩月久之”的意境。

自从读到《容美纪游》,我颇感自豪,忍不住感叹,这么一个偏僻的山村,竟然还有这样一段与文化人有关的轶事可以品味,真是有趣。试想,一个徒步翻越大崖关,被大雨浇成落汤鸡,冻得需要烤火取暖、烘衣的人,怎么还有心思作诗、赏月呢?后来我才慢慢明白,到三路口是他进入容美境内的第一夜,大崖关的雄伟、险峻、蛮荒,不能不让他诗兴勃发,雨后的月亮和沐浴在月亮清晖之下的满山杏花,不能不让他心醉神迷。正是在大崖关下沿溪而行,冒雨过关的感受,触发了他的灵感,才创作了进容美境后的第一首诗。在他看来,衣服被淋湿又有何妨?淋不灭诗人的激情;早春二月的寒风又算什么?吹不冷诗人的热忱。需知,顾彩千里迢迢来干什么?不就是要亲眼看一看仰慕已久的“古桃源”么?亲自走一走这条让蜀道之险也相形见绌的容阳古道么?

入夜,篝火燃起来了,音乐响起来了,人们跳起来了。摄像机抢拍着一个个镜头:夜幕中静幽幽的松林、泼喇喇的火焰,火光中晃动的人影,纷纷赶来围观的乡亲……我感动了,心也像熊熊的火苗在跃动,在升腾,我们用容美土家人的传统舞蹈和饱含山野韵律的古歌,欢迎顾彩,呼唤着月亮,急切地等待着月亮升起。有一位乡亲听说我们要等着看月亮,就提醒说,今天是农历二月十九,月亮怕是要在十点钟以后才会出来,能等那么久吗?有人说:“再晚也要等,因为今天的月亮是顾彩的月亮!”

“顾彩的月亮,说得好!值得一等!”我们响应。

为了等待,我们添柴加火,还从邻居家里弄来一篓子马铃薯,放在火堆里烧烤,等不到熟好,就有人开始从火中扒出来,吃得津津有味。

是啊,三百年前的往事,三百年后忽然地鲜亮起来,这该要归功于顾彩和他的《容美纪游》啊。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许可以找到像徐霞客那样走遍神州大地的旅行家、探险家,然而还有谁能花上近半年时间为了一个僻处武陵山中、名不见经传的容美进行充满危险的旅行?并且倾注满腔热情写出这样一部几万字的游记?它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对我们今天土家族的全体人民来说,无疑是一部空前绝后的经典之作、旷世之作,对当代历史学家、民族问题专家而言,它就是一部容美土家族的百科全书。它弥补了许多史料散佚的缺憾,其中关于土民生活的描述,关于容美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的全方位记载丰富而生动。

坐在篝火旁,我忽然想起顾彩的一位叫石天外的文友说过的一句话:“坐乔松下,如在水晶宫中,见万顷波涛,总在头上,真仙境也!”这种激情,这种意境和感受,恰如我此刻在自己家乡的松林之中感受到的一样。

也许是我们过于急迫的心情,让我们感到今天的月亮升起的速度格外地迟缓,直到临近十一点,才悄然露出她晶莹皎洁的脸来,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就在这一瞬间,大家一片欢呼,马铃薯也不吃了,一齐抬头看那从松枝缝隙中冉冉升起的明月。

啊,顾彩的月亮!我们以惊喜的欢呼来迎候她;我们以亲切的乡音来呼唤她。今天的月亮一如往常,清纯、皎洁,让大家忆起湮灭已久、鲜为人知的过去。是这个山乡久违了的文化氛围,让我和乡亲们一起受到了历史的足影,文学的魅力,领略到了潜藏、存在于平常风景中的民族文化精萃。

月亮终于从松枝的缝隙中升起来了,那月与往日相比,仿佛格外的大,格外的亮。在火光和月光交织中,我想象着甚至看到了顾彩三百多年前站在这里赏月时的眼神,那是艺术家的睿智,孩童般的新奇,戏剧家的幽默,旅行家的惊喜。我看到了群山环绕、松竹掩映的戍堡空房里的草铺、石凳、土灶。看见他从容脱下一身湿漉漉的衣服,挂在篝火边的树丫和竹竿上,然后缓缓步出屋外,翘首而待的身影。

诗人是不能没有月亮的。无论是他们的作品还是他们的生活情感。顾彩的朋友张潮就说:“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因为“月下听禅,旨趣益远;月下说剑,肝胆益真;月下论诗,风致益幽;月下对美人,情意益笃。”

孔尚任由此盛赞张潮“深得玩月三昧。”还承认自己爱月爱到“唯以月出之迟早,为睡之迟早耳”!

和他的朋友们比较,顾彩对月亮是情有独钟,更有新意,因为他最爱的是容美的月亮。不仅很美,而且情致各异,丰富多彩。

细检《容美纪游》,有好多首诗写到月亮。在宜沙别墅“天成楼”写的《和玩月》中用“万山擎月上中天”一句象征受到土司迎接的心态。在南村“九峰读书台”写《山家乐》,有“牛羊各自下,月出大于斗”的描述,展现的是一幅黄昏时光的山乡风情画。其构思之奇巧,意境之壮美,即是一幅摄影高手的佳作也恐难再现。在平山“小昆仑”写《平山月夜》,有“素女光辉下泬漻,仙人楼观倚层霄”的佳句。在云来庄“西阁”与田舜年泣别之前写《容阳杂咏》十四首,又有“蕉窗月出凉如洗,疑是佳人衒晚妆”;还有“鲛人泣月”,他就是这样赋予月亮以生命、情感,这是一种何其深沉的月亮情结啊?可见他爱月亮之深,又从他咏月之勤,证明他爱容美之深。到了天险万全洞,他又在“就月轩”中举行的诗会上吟诵了《宿般若船》一首,他描述在悬崖上看到的情景:是“人从天半语,月在下方晴”,其险中之美,美中之险,设身处地,令人震撼不已。此外,还有多处诗作都与月有缘,如“五度溪山月上弦”、“山违游子履,月挂主人楹”,“月暗歌停”等等,不胜枚举。月亮不止是成为他吟咏的对象,走进他的作品,而且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珍宝尤物,仿佛与月亮有三生之约,实在令人感叹不止。

啊,顾彩的月亮,我还能说什么呢?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顾彩的名字鲜为人提及,但他甘心作个“山中人”,与餐霞采芝者一起隐迹容美“古桃源”,忘却了京都的繁华和喧嚣,而不屑于宣传和“炒作”自己。他将诗中的月亮,当作了他的理想寄托和驱除世情烦恼的灵丹妙药,“尽将海外烟霞态,一涤俗肠使我快”!月亮,高悬在云汉之上,一尘不染,默默地向人间播撒着清晖。那是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凉世界,这个世界也是一切善良文化人终生追慕、颂扬的至高境界。人道是: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平时在家乡看月,觉得很美,竟不晓得想着顾彩看月,会觉得更美!真是多亏了顾彩,以他激情喷薄、千古不朽的诗文,用他不知疲倦、勇于攀登的精神,传承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是顾彩的月亮,见证了一次伟大的旅行,讲述了一段土汉文化交流史上的传奇。因为顾彩,月亮变得更美,使我们更多的人乐于追寻前人的足迹,再一次记起并且会永远记住这位汉族诗人、戏剧家、旅行家的名字。

责任编辑 易山

猜你喜欢

月亮
月亮 等
月亮减肥记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砸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