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育政策在民族地区的适应性

2009-01-20

法制与社会 2009年31期
关键词:自治州寨子民族

李 蓉

摘要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某民族自治州的教育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指出了目前该民族自治州在实施全国性教育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育政策 地区 自治州

中图分类号:G40-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308-01

一、政策介绍

义务教育政策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国家机关、执政党为了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的综合发展而制定的、在全体国民中强制实施普及一定年限的免费教育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条例、计划、方针、措施等的总称。其实质是对义务教育的资源和受教育机会的分配。

“两免一补”政策是指国家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 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 并给寄宿生补助一定生活费的一项资助政策, 简称“两免一补”。

二、 教育政策在该民族自治州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不愿按时入学

“不愿按时入学”是针对初、高中年级学生而言。该民族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农民劳作轻松愉快,生活惬意。涵化作用下,民族人民不愿意外出谋生计,毕竟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外界的生活方式。该地区的人民信仰佛教,讲究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强求任何事情,大多数家长顺从孩子的意愿。种种缘由之下,认为学习是一件吃苦受罪、不能立马挣钱反而浪费时间的学生,则会放弃学业、中途辍学。

(二)民族节日扰乱教学进程

一位傣族女教师透露,该民族有传统的“赶摆”节日。“摆”是欢庆丰收、胜利、节日和宗教的集会。每个寨子的“摆”,时间和内容不一、规模和人数也不相同。无论是哪个寨子的“赶摆”,寨子里的人们都必须参加,否则其他人们会排斥不参加赶摆的分子。当赶摆日与上学相冲突,父母不仅替学生请假,甚至还会帮着学生逃学。当大部分学生都旷课时,正常的教学进度就会受到冲击。更让教师头疼的是,赶摆日不一样,今天一部分学生给自己放假,他日又有这样的现象出现,课程一耽误至少是一个月。学校领导和教师只能无言以对。

(三)教师编制影响教学质量

依据教育法规定,教师和学生比为:1:19。但在该民族自治州地区,尤其是在偏远的大山处,学生的数量相对来说很少。某县的一个农村中心完小,一个年级的学生不超过二十个。按照统一的教师编制来算,一个年级就只能给一个教师编制。但是,一个年级至少也有语文、数学、自然、音乐、美术、体育等门课程。一位精力有限的教师需要担负这么多的教学任务,他(她)的教学质量确实值得怀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因为一定的教学厌倦而大打折扣。

(四)各项资金不能按时到位

“两免一补”政策中的“一补”由地方财政负责。但受经济状况的限制,该民族自治州的财政较为困难,县市的财政也不能担负起这项任务。所以政府不能及时地拿出资金解决“一补”问题,因而不能真正解决贫困寄宿生的生活困难。

三、 相应的建议

(一)加强政府、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X学校的校长告诉笔者,乡镇政府都有明确的责任来协助学校顺利组织和做好九年义务教育工作。政府应该在学校寻求辍学学生时,给予及时充分的帮助。政府更应该向人们宣传国家的义务教育法规和相关的政策,让家长知晓当今的教育政策,让家长明确义务教育的意义和目的,让家长知道孩子在适龄阶段应尽的义务和应享受的权利。学校更应该向家长传递完成义务教育的使命感,向学生诉说掌握知识与解决生计问题的重大关系。

(二)协调各寨子之间的赶摆日期

笔者认为可以试着在一个乡镇里挑选出一个比较适中的时间,即各个寨子相近的时间,来进行大规模的“赶摆”活动。至于怎样协调,在笔者看来,可以由乡镇政府牵头,结合丰收的时间,各个寨子彼此迁就时间,最终商定一个时间。学校在这个时间段放假,既保证了民族节日的欢庆,也对教学进度有一定的保障。

(三)适当增加教师编制名额和组织志愿者支教

针对部分偏远山区的教育现状,“一刀切”的全国教育政策应该向贫困山区有所倾斜。一位教师兼带一个年级的课程,既可笑也可悲。没有编制,学校不会聘请其他的教师,因为贫困学校无力承担聘请老师的工资。恶性循环之下,学校的正常教学和正常运作都会受影响。

(四)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办事效率

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应将农村教育经费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根据本地财力状况, 有计划、有步骤地减免贫困学生的学习费用, 让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同时,应该简化学校申报贫困学生的程序,对于申报的材料要做及时的处理,提高政府和学校的办事效率,充分保证贫苦学生的各项利益。

(五)发挥民族优势,向民族艺术生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

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该民族地区的教育更应该充分发挥民族优势,将自己之长做大做精彩,突出民族特色。民族的东西是独一无二的,其他民族都不可仿制,自己民族的特点也只能、只会由本民族的人民彰显。在表现民族特色的过程中,民族艺术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政策可以适当的在民族艺术学生身上倾斜。

参考文献:

[1]李冬宝,赵秋月.关于云南省大关县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科技信息.2006.

[2]汪永泉.义务教育政策公平性的内涵.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2).

猜你喜欢

自治州寨子民族
我们的民族
寨子河油区长8油藏注水开发研究
“淳朴寨子”,一个品牌的形成——我在小山村里启动了“消费扶贫”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寨子
寨子
多元民族
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财政收支
挺进从江 黔东南自治州岜沙峰会会址项目征战纪实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