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教学插上音乐的翅膀
2009-01-20曾尚书
曾尚书
【摘 要】音乐和历史原本是两个不相关的学科,在新课程下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尝试将音乐融入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在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和总结全课中均可以使用相关的音乐,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让历史教学插上音乐的翅膀,让思想飞翔得更高。
【关键词】历史教学;音乐;歌曲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像音乐这样能深深的打动人们的心灵:当你听到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你会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可爱;当你听施特劳斯的《维也纳圆舞曲》,你又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声中,你可以想象到那个春风和煦、明月当空、山水相连的动人画面;《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激励无数热血青年将满腔的热情投入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去……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总能够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篇章,而每一首音乐篇章的背后又总有许多厚重的历史。历史和音乐就这样在时空中交叉和重叠。作为历史教师,我也喜欢音乐,我尝试着将音乐融入课堂教学,让历史教学也插上了音乐的翅膀。
一、音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功效
(一)激发兴趣
音乐声波是一种高质量的能,当人们欣赏一曲高雅美妙的音乐后,音乐声波中的能作用于人体后可转化为一种生物能,可使人体中潜在的能量得到激活,从而使人的生物节律得到调节。在历史课堂中播放音乐,使原本僵死的课堂顿时变得生机勃勃,使原本枯燥的历史顿时变得鲜活生动。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各个器官都能被音乐所激活,通过音乐学生显然对历史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情感
音乐抒发人们的情感,如《在松花江上》让人感受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白山黑水在日寇铁蹄下蹂躏的悲壮之情;《黄河大合唱》让人感受到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抗击日本侵略的奋发之情;《长江之歌》则抒发人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音乐,让学生用声音来感知历史,抒发他们的发自肺腑的真实情感。
(三)帮助理解
许多音乐作品都是一定历史时期对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写照,如《国民革命歌》中歌词“打倒列强除军阀”,就反映了国民大革命的两项重要的历史任务:对外打倒帝国主义,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对内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还有《解放区的天》歌词中“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则反映了解放区人们经过土地改革翻身作了主人后喜悦的心情等。通过对这些歌词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四)发展记忆
在历史课堂中听一些如《我爱你,中国》、《十送红军》等旋律优美的歌曲,能使学生融入音乐的世界里,精神放松,心情愉快,对改善记忆有着极显著的效果。诚如马克思所言:“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可以使用的音乐曲目。(以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为例)(如图1)
三、如何将音乐有机地融入历史课堂教学中去
(一)烘托气氛,导入新课
美国好莱坞大片的导演们总是在影片开始的三分钟设计个小小的高潮,以吸引观众的眼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历史课的成功与否,在课堂开始的一至三分钟的处理安排也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播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音乐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三节《九一八事变》一课,教师一开始先播放音乐《在松花江上》,整个教室里顿时弥漫着一种忧伤和悲壮的氛围,当音乐悠然而止,教师乘机抛出问题:“东北的白山黑水是如此的让东北人民所热爱和留恋,但为什么他们却要离开自己可爱的家乡呢?”,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则顺利的导入新课。再举一例,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三章第三节《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一课中,教师播放歌曲《解放区的天》,该歌曲节奏欢快,歌词富有感染力,让人感受到是一种喜悦的心情,到处是充满阳光和笑声。当学生还沉浸在欢快的气氛中时,教师马上提问:“是什么样的事情让‘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出其原因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从而导入新课。
(二)作为材料,组织教学。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音乐不但可以烘托课堂气氛,以导入新课,有时它还能起到了历史材料的用途
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二章第四节《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一课中,当教师讲到“由于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封锁,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1941年到1942年根据地出现严重的困难局面”时,教师话锋一转,道:“严重的困难局面并没有难倒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相反到1943年后原来荒芜人烟的南泥湾却成为了陕北的好江南”,教师然后播放歌曲《南泥湾》:“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般/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然后提问:1.共产党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使得昔日荒芜人烟的南泥湾成为了陕北的好江南?2.除此之外,共产党还政治上、思想上还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回答,教师很顺利地完成了“抗日根据地建设”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任务。
以音乐作为历史材料,让看惯了文字、图片材料的学生们耳目一新,倍感几分新鲜,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也有许多好处。
(三)画龙点睛,总结全课
一节好课就像一出精心设计的戏剧,不但需要开始如虎头,中间如熊腰,还需要结束如豹尾,这样的设计才能堪称完美。
浙江省2004年历史优质课评比中,一位参赛老师在《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的结束时播放了歌曲《春天的故事》,这时屏幕上闪过了“1、鼓起来的钱袋子。2、降下来的恩格尔指数。3、精起来的饮食。4、大起来的住房。5、长起来的住房。……”等十项反映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数据。在音乐声中所有的学生和听课老师都被深深的感染,深切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的变化,下课许久许多人还沉浸在音乐之中不能自拔,此时此刻或许没有什么比音乐更能表达人们的心情了。
音乐是声符碰撞的迷宫,音乐是情感涌溢的海洋,音乐是心灵弥散的空间,音乐是生命流转的记忆。在音乐的世界里我们感受历史,在历史的天空中我们认识音乐,让我们将历史教学插上音乐的翅膀,让思想飞翔得更高。
参考文献
[1]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叶小兵等著.历史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