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日记

2009-01-20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倒数周长日记

陈 蕊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日记正是将原有的课堂教学与生活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和解决的方法有机结合的载体,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实用性。学生坚持练写数学日记,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将会有极大的提高。

一、生动事例,激发写作热情

要让学生写好数学日记,首先就得让他们明确什么是数学日记。我告诉他们,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数学家之所以能攻克一个个未解之谜,对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们的起步都是对问题的质疑,并且通过点滴的记录最后形成结论的。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在研究过程中,记录了自己很多的解题思路、独特想法,通过积累撰写了许多数学方面的文章,为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研究资料。同时,适时给学生找来优秀的数学日记让他们范读,记录日记的格式,详细了解内容的范围。感受数学日记其实就是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写身边的事。通过相关的介绍和引导,激发了学生们写数学日记的兴趣。如果他们也能坚持写数学方面的文章,不仅可以把数学学得更好,还能把写作水平提高,学生写数学日记的愿望也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有序指导,培养写作能力

数学日记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一些事例,或产生的具体问题通过整理加入相关的数学内容总结而成的。这其中数学的内容必不可少。在开始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的数学日记有的话不成句,内容简单;有的无话可谈,无事可论,把日记写成了“流水帐”;还有的干脆就是把数学题变成了数学日记。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就是学生们缺少观察、缺少思考、缺少联想和总结。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找到写作的方法,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寻找写作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有的放矢地指导写作。

(一)课堂是最好的素材库

由于学生所学数学知识有限,精力和时间也有限,在指导写数学日记时多是结合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来选材的。让学生把每天在数学课堂中经历的趣事,有价值的问题,有创意的解题方法写下来,这就是很好的写作内容。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根据低年级教学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特点,日记的主题可以定为“快乐的课堂”。指导他们将每天数学课堂印象最深的部分用简单的语句表达出来。比如,在《图形转换》一课的教学中,孩子们把在“折衣服”活动中,图形变换的过程记录得很清楚。“我发现四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八个三角形也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真是太奇妙了。回去我还要试一试,看看还有什么图形也可以拼成正方形。”在《周长》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对测量物体的周长很感兴趣,纷纷在日记中写到“今天的数学课我测量了数学书的周长是70厘米,我发现数学书的对边相等,只要量两次就可以算出周长了。”在这些数学日记中学生们不但学到了知识,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表达了获得新知后的快乐心情。

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有了很多的知识铺垫,从数学教学中引发出的相关问题学生更易于接受,容易理解,有利于写作。因此要更注重让他们从问题的分析理解和解决方面来选材。

1.对于课堂中的质疑问题,可以将争论的过程或是阐述的观点记录下来。如在《倒数》一课中,学生在课堂上对“0的倒数”进行了论述,并且在日记中进行了归纳“我认为0没有倒数的原因:①从除法的关系来讲,0的倒数是1/0,表示1÷0,而除数是不能为0的。②从分数的角度来讲分母不能为0,因此0有倒数也不成立。③假设0的倒数是1/0,那么与0相乘应为1,根据0×任何数=0的原理,这是矛盾的,所以0没有倒数。”

2.针对课堂某道题的解法说说自己的观点。“半圆的周长公式为πr”,很多人认为是正确的。而李根同学却在数学日记中写道“我认为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把圆的周长平均分成2份应该是一条弧,并非半圆,如果再加上一条直径才符合题意,量角器的形状就是半圆。我觉得应该将题目修改为‘圆周长的一半公式为πr更为准确。”学生的想法在日记中得到了阐述,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新想法、新发现及疑难得到了反馈,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3.回顾学习过程,梳理学习思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留给学生总结学习经验的时间往往是非常有限的,其实把数学教学反思的环节让学生用数学日记写出来是对教学有益的补充。学生把本节课学了些什么、怎样学会的、遇到了什么困难及还想了解哪些知识都说出来,这种形式梳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巩固了知识的重点,延深了教学的内容。

(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和数学相关的问题,如果能用发现的眼光、数学的视角来观察生活,数学日记的内容就会丰富起来。所以就引导他们写身边的数学。把收集到的数字信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例子”,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写成日记。对于年龄小的学生就可以写一些记账式的购物过程或是生活中简单用数学的例子。学生在家、公园、超市等场所找到的直观的形象、感性的数学知识,可以记录在日记中。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后,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找到了数字,公交站牌、电话、体育跑道、商品的包装上……到处都有数字,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数字中。”《我认识的“千克”》中写到:“通过学习,我知道千克和克是两个重量单位。在称东西的时候,重的东西就用千克做单位,轻的东西就用克做单位。一般1千克的食盐有两袋,一个鸡蛋重50克。”

高年级的学生可以介绍自己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如在银行观察利率和税率,帮助家里规划哪种存款最实用;比较一下同种商品的大小包装,总结买哪种划算;商场打折返劵的秘密;家里装修预算方案的设计等等。数学日记这个载体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丰富了数学知识的应用内容,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交流,感受写作快乐

为了调动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可以采用创设园地,办日记专刊,建立数学日记网上专栏,参加征文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写作的快乐。平时注意把学生的优秀日记编排成册。利用专门的时间范读,教师和学生一起来点评,给大家起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大家互相传阅,在同学互评、自评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批阅数学日记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给学生热情鼓励的评语,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用鼓励的话语帮助他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学生思考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简短的评语沟通了师生间的情感,更让学生在评价中享受了成功的体验。

数学日记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验到成功,获取了快乐。通过记数学日记,教师也及时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和学习兴趣,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相信数学日记在教学中会用她独有的魅力,聚焦学生更精彩的生活篇章。

猜你喜欢

倒数周长日记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惊喜倒数日历
巧算周长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周长小诊所
巧用倒数 求异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