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德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功能

2009-01-20马心丽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德育教育功能

马心丽

【摘 要】体育产业是体育适应社会经济体制变革,走向市场,促进体育业发展的一种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商业化形式。普通高等院校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因素,应用科学发展观和整体思维的方式及理念,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以人为本,处理好体育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发挥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高校体育;德育教育;功能

体育活动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内涵,通过体能训练,克服来自生理、心理方面的各种困难、阻力等,磨炼刻苦、勇敢、顽强、坚毅等意志;通过集体活动,树立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等群体意识和观念;通过竞赛,培养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等良好道德风尚;通过体育史和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事迹,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这是体育的德育功能。

进入高校学习是青年学子人生的一大转折,是他们步人社会的过渡时期,也是身体发育非常重要的时期。高等院校要抓住这一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利时期,处理好大学生德、智、体、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普通高等院校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因素,应用科学发展观和整体思维的方式及理念,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以人为本,处理好体育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发挥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与学生德育的关系

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是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体育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行为准则。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高校师生关系可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划分,有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发生的教育关系,也有单纯为满足交往需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即社会关系,概括为教育关系、心理关系和道德关系。

从行为学的观点看,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受教师的主观行为而控制的。教师的行为有心理行为和付诸实际的语言行为和身体行为,外在表现出来的语言行为和身体行为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道德品行影响也较大。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上、智力上,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是一种道德关系。学生会因教师的鼓励、支持而更加勤奋地学习,教师把对学生的好恶作为某种信息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行为具有调节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还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做到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在具体的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师与学生间的道德关系是靠责任感、义务感来维持和巩固的,建立健康的道德关系是体育德育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的道德观、信念观、情感、意志、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不仅要肩负教书的任务,更应担负育人的重任。

二、体育课常规教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德育教育

1.在课堂常规中结合德育教育

课堂常规是课前直接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等结合起来。比如每堂武术课教学中,课前与课后的抱拳礼就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礼节,在每次课堂上让学生形成这种习惯,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学生的武德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的教育。

2. 在教学内容中结合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利手段。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武术教学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宽广的心胸,见义勇为,疾恶如仇,尊师重道,磨炼出慈、勇、智、恒的坚强意志,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另外还应积极开展拓宽一些教学新内容、新形式。比如近年来在社会上逐渐风靡的素质拓展培训,其内容新颖、形式灵活,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再加上老师的引导从而对我们德育工作所提及的各种因素有更加深刻而直观的认识,甚至不需要老师(培训师)的引导自己都能够做到反省与升华。

3.在组织教法中结合德育教育

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既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通过队列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进行技术性较强的动作,通过同学间的协作练习,可以增强同学间互相帮助意识,能增进友谊、培养情感;通过对场地器材的保护,强化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在健美操等教学中,需要在有音乐设计的情境下,让学生想象身处在这种情境下通过模仿练习和运动,就会达到锻炼身体和陶冶情操的教学目的。在课堂小结中,评价和肯定一个学生时,会更加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这些会使学生个体不断内化,从而达到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4.德育在体育竞赛活动中的体现

体育教学活动应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竞赛能够激励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促使学生学会自觉协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使他们饱尝胜利的喜悦从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能使失败者形成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

5.体育赛事中的美育教育

审美情趣的开发体育和美育都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过程中包含着诸多美育的因素,如运动的形式美、体态美、动作美、精神美等,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美,激发学生创造美,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和表达能力。美育的教育可以来自教师和运动项目本身。言传不如身教,体育的特点就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教育,教师是学生首先感知的对象。如果教师展现给学生的是健康匀称的体魄、恰如其分的语言、大方得体的仪表、优美端正的姿态、熟练协调的示范动作等,就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美,激发起学习、模仿的欲望。在各运动项目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理论传授,教师还可以借助报刊、图片、电视、网络等手段,向学生展示优美高超的动作技术,讲述体坛名将拼搏的事迹,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如在篮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堂播放高水平的NBA篮球赛,通过适时地讲解,引导学生从个人技术美、战术变化美、明星人物的个性美、攻守转化的速度美、张弛结合的节奏美、比赛胜负的悬念美、赛场氛围美等多个方面欣赏比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观赏职业选手的高超表演,一方面使学生获得了美的享受,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不能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和形式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努力、去研究,以便使这项工作开展得更好,使学校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振国著.《教育改革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2]金一鸣.《教育原理》.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3]乐龚进.《教师职业道德》.北京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德育教育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