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子”教学中的鲜活因素

2009-01-20安晓丽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通感例子弟子

安晓丽

根据本人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本文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生动的“例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一是歌词;二是成语;三是生动的故事和幽默的笑话。

“例子”,在教学中的鲜活因素,指的是课堂讲授知识的同时,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所授之课有兴趣,适当的“例子”可使课堂活跃起来,可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因为兴趣才是学生入门真正的老师。

一、把歌声带入课堂

青少年学生大都喜欢唱歌、听歌,一些优秀歌曲的歌词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于是在讲一些抽象语法时,我举了歌词创作为例。

如:通感是高中第一学期讲到的一种修辞手法,它的特点是各种感觉的互通,如把描写听到的声音用于看到的景象,高中语文第一册有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其中一句是“光与影有和谐的搭配,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用的就是通感。但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我张口唱了一句杨钰莹的歌“甜甜的酒窝,甜甜的笑”,酒窝和笑都是视觉形象,而这里却把形容味觉的词“甜”用采形容视觉,这就是通感。通过举例,学生就理解了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了。

我讲授歌剧《白毛女》的时候,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情韵,创设情感基础,一上课,我就打开录音机,让学生们欣赏“北风吹,雪花飘”的乐曲,这样,乐曲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大学纷飞,北风呼啸的境界,这悲凉哀转的音调所描述的农民生活的悲惨,从伴着音乐的喜儿的歌声里呈现出来,激起了同学们对农民悲惨生活的同情。欣赏杨白劳给喜儿扎红头绳的对唱时,也激起了学生对以黄世仁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的仇恨。

作文课上,要求学生陈述一件事,学生犯的最多的毛病,就是随随便便换句子的主语,如有的同学写道:“远处看,山顶上明显的有座宝塔。可是走进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这句话前后两部分的陈述主体发生了变化,使句意不太准确,表述不太畅通。修改时应强调前后句保持主语一致,我唱了一句济公和尚的主题曲为例,这例子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济公和尚正在把破扇子摇”。说话中提到某事某物,应紧接着以此物作主语,而不能中途更换,录上面的歌词,就不能这样说“从前有座山,有座庙在山上……”,这样通过举歌词为例,同学们就掌握了这一语法知识。

二、让成语活起来

成语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具有固定含义或固定结构的短语,其中古代汉语的一些用法和词语的含义都可在这里找到。所以,课堂讲授时,讲一些生动的成语,让千百万年前的语言现象在当今复活,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古代汉语中有一种词类活用现象叫做名词作状语,学生单纯的记忆要领大都是枯燥乏味,而两个成语则可记得又快又准,如“抱头鼠窜”、“蜂拥而至”、“狼吞虎咽”三个成语,这三个成语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他们并不知道包含着典型的语法现象,老师一讲,便会产生豁然开朗之感,学生知道这四个加点的词并不是成语的主语,成语的主语应是人,加点的词仅仅是动作进行的方式,可译作“像……一样”,这就是名词作状语,记住了这三个成语也就理解了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

文言实词“任”有几个不同义项,同样也可以举几个成语为例。如:

任重道远,任:名词,意思是“担子、职务”

任劳任怨,任:动词,意思是“担任”

任人唯贤,任:动词,意思是“听凭,任凭”

总之,让成语活起来,还需要有个方向,必须帮助学生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文本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所占位置,并使之明确化、具体化。

三、恰到好处地利用“故事”、“笑话”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导语,能激励学生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语言文学课本就应以语言的生动、幽默来感染学生,而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也就是在于使学生敢说、会说、善说,说得恰到好处,这种语言的技巧在一些生动的故事和幽默的笑话中比比皆是。

说话讲究口语化,否则就晦涩难懂,分不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达不到表达的目的。有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古板迂腐的私塾先生带着他的弟子去野外采风,途中有个小树林,林中有一对青年男女坐在一起正窃窃私语。一位弟子见后信口对同伴说:“瞧,里面两个人在搞对象。”先生听了他的话,瞪了他一眼,说道:“说话要文雅,以后再见到这种事情应该说‘龙戏凤。”于是他们接着赶路,在小河边有只乌龟在爬,又一弟子大声说:“快看,王八!”先生又训斥了弟子一番,并告诉他们以后应该说:“爬地龙”。当他们走到一个村庄外时,一队全身披麻戴孝的人迎面而来,一个弟子见状嚷道:“快看,死人了,死人了”,先生斥责道:“怎么这么说,应该含蓄的说‘朝西去”。最后他们又回到了镇子上,在一处勾栏门口,有个女子以手帕掩口,冲着行人笑,一弟子又悄声说道:“妓女!”,结果又挨了先生一顿训,先生捋着胡须、摇着头对弟子说:“含蓄点,应该说‘立门停。”第二天,弟子们把所做诗文交了上来,先生看后气的大病一场,其中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师父师娘龙戏凤,

生个儿子爬地龙。

师傅朝西去,

师娘立门停。

之所以出现了这样的笑话,是因为私塾先生只顾着说话含蓄而忽视了词语的感情色彩。

古文化常识要学到对人的称呼问题,不注意这些称谓,就会闹大笑话。有位农民问一个秀才:“令尊是什么意思?令郎是什么意思”这位秀才想捉弄这个农民,便回答道:“令郎是父亲的意思,令尊就是儿子”。农民听后,问秀才“你有几个令尊?”,曰:“一个”。农民说:“哎,我有三个儿子,给你一个吧,那你就有两个令尊了。”这样的笑话学生就了解了令尊和令郎的意思了。除此之外,人物的语言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如一秀才、官吏、财主、农民在一起赏雪,有人提议每人一句,作一首诗:

秀才说:“大雪纷飞落地”,

官吏说:“都是皇家瑞气”。

财主说:“下他三年何妨”?

农民说:“放你娘的狗屁”!

以上的阐述,都说明了例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有了它,教学的节奏性就充分的表现出来了,内容充实,手法多样,听、说、读、写、思巧妙安排,长短多少合节奏,就起到了有计划的调动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使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有节奏的转换。

由此可以看出,恰当举例,成为我们掌握教学规律并用以指导教学的重要因素,这样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通感例子弟子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团圆之后》:“戏改”的“一个鲜明的例子”
初中英语课堂妙用“举例子”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基于“通感”理念的沉浸式幼儿玩教具研究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防治9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扫净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