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网升级带动中国商业赛事新走向

2009-01-20王欢

世界体育用品博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包厢莲花球场

王欢

2009年,是中网的第六年。升级为皇冠赛事并移师莲花球场后,中国网球公开赛已成为了亚洲最高规格的综合性国际网球赛事,就此完成了一次质的转变。在中网化茧为蝶之时,也成为中国商业赛事的领头羊。如何带动中国商业赛事走向国际化,实现理想的品牌推广计划值得期待。

赞助商成为赛事强劲动力

来到中网赛场,商业气息无不引起观众们的关注。赞助商和合作伙伴也提供了非常多而且有趣的游戏。今年中网赛场内的展位超过48家,每家都设计了游戏或者其他活动,并且设置奖品,为观众们提供欢乐。比如赞助商中信银行还引进了花式网球表演,很多观众们在现场感受到了趣味网球的吸引力。

虽然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不过今年中网的商务赞助反而实现了20%的增长。今年中网一共吸引了6家赞助商,以及21家供应商,包括首席赞助商北京奔驰,以及5家白金赞助商卡帕、索尼爱立信、Thinkpad、中信银行和劳力士,而且与赞助商的合作都是按照中网升级后的标准进行的。虽然6年来中网赞助商的数量在减少,但每年的赞助收入却在逐年增长。目前中网的收入模式中,赞助商部分占到了总收入的70%左右;电视转播占10%。而今年中网的票房爆棚,甚至可以占到总收入的15%到18%。另外,虽然纪念品销量大增,但随着中网总收入的整体扩大,纪念品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则降低到3%到5%。

“对一个成熟的赛事来说,这种收入比例模式并不是很合理的,赞助收入比例偏高。成熟的赛事赞助商比例较为合理的应该是占到总收入的50%到60%。对于中网来说,电视转播和票务在未来要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国际转播在未来会有很大增长,相信在国内几个主流电视台的支持、群众参与和商务观念支持下,中网的商业价值还会有提升空间。”中网赛事总监张军慧表示,“相关产品开发在所有成熟赛事中都不是主要收入,但随着赛事的发展、整体运营的良好延伸,中网也希望以后在纪念品等相关开发方面也有所作为。”

不仅是赞助商和票房增长强劲,今年进入到中网赛场的供应商也尝到了中网升级后遭遇热捧的甜头。仅从餐饮角度来看,棒约翰、新元素等提供公众餐饮的供应商,每天平均的客流量达到至少15000人,每家餐饮商的收入都超出了销售预期。

莲花球场只为中网盛开

今年中网最大的改变之一,莫过于比赛场地的变化,从南三环外的北京网球中心,搬到了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国家网球中心——莲花球场。这座去年刚刚举办了北京奥运会网球比赛的球场,也针对中网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整个国家网球中心区域内一共有11片比赛场地和6片训练场地。中央球场和1号球场为主要比赛场馆,分别能容纳超过1万人和4000人;2号球场以及其他8片比赛场地全部为外围场地,其中2号球场能容纳2000人,8片比赛场分别能容纳接近100人。中央球场和两块主赛场都采用了正十二边形造型,12个看台宛如12个花瓣盛开,就像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三朵盛开的“莲花”,因此得名莲花球场。

不同于奥运会在平等基础上设置的观赛环境,作为重要商业赛事,今年的中网对莲花球场进行了改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增加了内场包厢区域,以满足不同球迷观赛品质的需求。与以前的中网包厢相比,新中网新球场中的包厢精致了很多,以标准的6人和8人坐席精致包厢为主,一共提供超过220个包厢。

另外,今年中网赛场实现了无线网络的覆盖,无论是在球场外休闲的观众,还是在记者工作间劳动的媒体人员,都可以利用无线网络来上网。

虽然观众们已经感受到了奥运莲花球场的宏伟和靓丽,不过明年还将有一座更壮观、带屋顶的球场全新亮相助阵中网。2009中网组委会执行副主任、秘书长张雅宾表示:“新球场是在中网升级以后才决定建设的。之所以要建设新场馆,一是现在的国家网球中心既有设施不能完全满足商业赛事需求,二是中网的赛期以后都可能固定10月初的几天,跨越十一黄金周,虽然北京的十月是天气等各方面都不错的季节,但是10月晚上打比赛天气已经比较冷了,尤其是观众观赛非常辛苦,所以需要一个室内的场馆。第三就是考虑到怕雨天会对赛事造成干扰。”

新室内场馆位于现在国家网球中心的西南角,由属地政府朝阳区政府投资兴建。新场馆的座位预计会达到13000-15000座,超过现在的中央球场,不过最终准确的座位数还得视完工情况而定,包含包房、包厢等诸多商业设施,并将设立全新而齐备的媒体工作区。“新场馆将会与现有场馆形成东西呼应的局面,可以媲美世界上最好的赛事场馆,提供更好的比赛与服务。”张雅宾表示。

国内外媒体大力支持 为中网保驾护航

众多世界网坛顶尖选手的集体到场,也让中网的国际化进程开始加速,世界媒体关注的目光也开始在中网身上聚集。组委会官方透露的一组数据很具有说服力:报名参加今年中网报道的国内媒体达到了123家,14家网络媒体等,境外媒体则达到40家。多家境内外电视转播机构购买了今年中网的电视转播权后,让今年的中网比赛在110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能通过电视,观看到中网赛事。其中CNN、西班牙电视台、美联社、法国队报等多家知名境外媒体前来采访。从媒体构成看,中国网球公开赛确是一项国际赛事。报名参加采访的记者超过了500人,相比奥运会的时候,人数有所增加。而据保守估计,今年各国和地区电视台对中网的播出时间累计将在2000小时以上。

全球媒体对中网赛事的关注度如此之高,是组委会在赛前没有预料到的。而中网赛事能够借此机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一次如此广泛的传播,也让中网了解到了自己未来具有的提升空间。客观地说,中网的影响力还同四大满贯有不小的差距,但迅猛的上升势头,已经让中网成为了世界范围内一项具有影响力的国际赛事。

做中国商业赛事领航者

近年来,中国的商业赛事热闹非凡,一是外国俱乐部纷纷到中国打比赛,二是中国各地纷纷引进国际著名赛事,三是国际巨星纷纷受邀到中国参加比赛。赛事主办者,有赚了钱的,也有花了冤枉钱的,甚至更有亏了本还挨了骂的。

比如上海2002年成功承办了网球大师杯赛,国内外反响良好。今年却遭遇了退出事件,虽然这是个突发事件,但主办方表示以此为契机,更具体化与合作方的权利与责任。这也明显暴露出年轻的中国体育产业人士体育营销能力的单薄、在赛事运作上的不成熟和不规范、对体育产业复杂与风险的估计不足、与国际体育组织合作合同不够完善等劣势。中网在发展运作过程中也经历了同样的困难,然而第六年的中网已经逐渐走上正轨,它已经不只是一项简单的网球赛事,一种崭新的“中网文化”正在悄然形成。

纵观中国的商业赛事市场,从最初的三大球到今年刚刚掀起一股热浪的传统文化赛事WMA,一度引起国内外的共同关注。中网的快速成长无疑将作为中国商业赛事发展的一个优秀案例,在经济复苏之际,带动新的商业参与热情。

猜你喜欢

包厢莲花球场
岛上球场
一个没有包厢的剧场
莲花岛再见
球场之外
被清理球场全名单
卸妆
设“学习包厢”莫忘公共空间改善
让莲花自由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