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年中考古诗文默写题例析

2009-01-18孙秀启

第二课堂(初中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灵活运用名句记忆法

孙秀启

中考重视对古诗文的考查,2009年各地中考对背诵古诗文的检测方式丰富多彩,具体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直接型默写题

例1(北京燕山卷) ①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

③夫战,勇气也。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④滴水之恩,________________。(俗语)

解析直接型默写题是一种传统的考查方式,要求考生直接默写出题干所指定的古诗文名句。这种题型大多提供上句,要求考生默写出下句;或者提供下句,要求考生默写出上句;或者提供文章的前后句,要求考生默写出中间的文句。有些省市的试卷还在题目后注明作者和出处进行了提示。这样的题目比较简单,只要同学们平时按要求完成背诵任务,注意积累,就能比较容易地填写出正确答案。

答案①不亦说乎;②古道西风瘦马;③一鼓作气;④当涌泉相报。

二、理解型默写题

例2(江西卷)①中国人都喜爱用《爱莲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②美国一些政客把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其目的无非是转移国内民众视线,逃避责任。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回答)

解析这道题属于情景理解型默写题。考生应紧扣题干给出的语境提示,从积累仓库中快速调出《爱莲说》和《醉翁亭记》中的名句,然后按提示语的要求认真斟酌后作答。这要求考生不仅要熟悉、记得默写的内容,还要对诗文有较好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并能灵活运用。

答案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三、迁移运用型默写题

例3(湖北黄冈卷)虽然甲型H1N1流感在美洲迅速蔓延,大有“________________”(用李贺诗句填空)之势,但我国已经启动了严密的防疫机制,大家没有必要恐慌。

解析这道题属于迁移运用型默写题。这种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自己日常所学的知识,借助联想,根据题干的规定要求,在积累的仓库中搜索出恰如其分的语句填入其中,写出符合命题意图的答案。

答案黑云压城城欲摧。

四、开放型默写题

例4(江苏常州卷)请写出古诗文中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两个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型默写题。这种题型将课内外的诗文积累联系起来,由内引外,注重知识迁移。这种考查方式更富灵活性、综合性,答案往往不确定,有助于考生更好地发挥个人主动性。当然,这对考生的要求也高了,考生只有具备一定量的知识储备时,才能信手拈来,从容作答。

答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例5(浙江嘉兴卷)我国把端午节定为法定节假日,说明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请写出与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等)有关的古诗词名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写出连续的两句)

答案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学习备考策略]

同学们要想做好古诗文默写题,在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对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做到熟读成诵,能正确默写。文言文,应背熟教材中要求背诵的段落或全文;诗歌,一至九年级教材上的都应掌握;课外的,千古传颂的名句要能灵活运用。

2. 掌握适合自己的背诵记忆方法,如“归类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辨析记忆法”等。重视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训练相结合,提高效率,强化记忆。

3. 古诗文默写的重点应放在:① 教材规定需背诵的篇目;② 教材中引用过、涉及到或注释中注解过的名句;③ 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课外名篇名句。尤其是那些有较深的文化积淀、有积极意义的名篇名句。

4. 熟悉古诗文默写的常见考试题型,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文默写题不会出得太生僻,一般都是考生熟悉的,所以记忆准确、书写正确、灵活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编辑 白 鸟)

猜你喜欢

灵活运用名句记忆法
灵活运用放缩法,提升证明数列不等式的效率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灵活运用转化思想 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高中数学学习中公式的记忆法则
《论语》中的名句(二)
《论语》中的名句(四)
《论语》中的名句(三)
如何灵活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
超强记忆法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看图说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