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09-01-18张海花
张海花
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广泛应用,没有其他学科形象、生动、具体,再加上教学手段的单调,使学生学起来有些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尤其是中下层学生,本来知识层次就不高,对数学课缺乏兴趣,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作为新时期的一线数学教师,这个问题的解决已刻不容缓。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数学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如果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加学习实践,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优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美丽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的应用便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相遇问题”的教学,原先我们通常采用画线段示意图和教具演示的方法,由于感知程度低,不少学生被动学习,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现在我们改用微机动画演示,先分别出示小红和小明家,再闪烁出学校(两家之间),让学生先弄清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声响提示后两人分别从两家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l分钟在学校相遇时再次声音提示。小红行的路程用红色表示,小明行的路程用蓝色表示,屏幕是浅黄色,色彩清晰明丽。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感到新鲜,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积极、热烈。
●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实践证明,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选取多媒体,准确地把握多媒体在教学实践中的演示契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突出训练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地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在平面几何中讲解“三角形全等”的有关知识时,可制作这样一个课件,使满足全等的两个或不同色彩的三角形在鼠标控制下,通过旋转、平移、重叠、闪烁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地描述图形全等内涵,便于学生切实理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利用多媒体,进行练习设计
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好,是传统练习方法无法比拟的。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有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减负提素”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写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的表扬和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利用多媒体教学,发展学生思维
运用电脑模拟演示,不仅能够启发、诱导学生进行判断、推理、概括、比较、辨析等,而且有助于开拓思路,起到发展思维的作用。
在教学“边长与角的大小见关”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首先运用计算机出示一个角,接着从中移出两个相等的角分别放到原图左右两边,将左右两边角的边作缩短和延长操作,最后再把两边的角水平移回到中间的角上,从而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角的大小与边无关”的结论。
再比如这样一道思考题:“一座大桥长6400米,一列火车通过大桥每分钟800米,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约9分钟,这列车长多少米?”学生解答时有困难,我们用微机做模拟实验,在声响提示下火车开始移动,并以车头为准在所行道路上改变色彩,当车尾离开桥面时,再次声响提示,火车停止,学生从动画演示中不难看出火车所行的路程就是桥长加火车长的总和,从而用方程方法解决问题。
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和教学实际的需要,将会使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活动,多媒体也必将给数学课的教学带来深刻的影响。